孩子:作業,為什麼我看不慣你,還幹不掉你!父母:我太難了!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相信很多父母感同身受。


孩子:作業,為什麼我看不慣你,還幹不掉你!父母:我太難了!


網上曾經流傳一個段子:現在中國家長的現狀:一到三年級的家長最為囂張和暴躁,因為他們什麼題都會,四到六年級就變得比較低調了,基本上不罵了,因為大部分的題都不會,到了初中就變得心平氣和了,經常和孩子交流溝通,因為他們所有題都不會了,到了高中之後就該被鄙視了,只能幹一些做做飯煲煲湯的後勤工作。


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其實這段子的背後恰恰是造成孩子不愛寫作業的重要原因。因為在他們低年級的時候,父母的囂張和暴躁,使“教育”變成了一種破壞性行為。

孩子天生不反感寫作業,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之所以後來變得不愛寫作業,是因為在上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寫作業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壞了,等到了高年級後,即使父母周到的做著後勤工作,也難以喚起孩子寫作業的熱情。


孩子:作業,為什麼我看不慣你,還幹不掉你!父母:我太難了!


為什麼孩子會不愛寫作業?


1、不信任孩子。哲學家弗洛姆的一句話值得家長們體味:

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很多父母不相信兒童的本能是自愛和上進,總是處處插手孩子的事情,無形中打消了孩子很多積極性。


2、太相信自己,忽略孩子思維的獨立性。中國父母的通病:我對孩子說的話就是真理,不容改變和反抗。有句話說,父母是孩子的天花板,父母達不到的卻要求孩子做到其實是不現實的。父母要真正認清楚,面對一個有著獨立思維的孩子,你可以用強迫的方式左右他的行動,但你絕對左右不了孩子大腦中的想法。


3、罰抄作業。可能很多家長小時候都經歷過罰抄作業,如今想起來,是不是如噩夢一般。很多教師和家長都會用到罰抄作業這一招,這是最典型且最愚蠢的懲罰手段。很多孩子都聽慣了一句話:你要再不聽話,就發你寫作業!


罰寫作業最慘痛的例子就是:2007年4月25日,廣東增城市某中學一名初一的學生,因為英語考試時說話,被老師罰抄單詞,從第1課到第14課,每個單詞罰抄10遍,這個孩子當晚自殺。


從本質上講罰寫作業是教師或家長對學生的一種施暴手段,和教育無關。


孩子:作業,為什麼我看不慣你,還幹不掉你!父母:我太難了!

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寫作業?


1、使用逆向思維。《哈佛家訓》裡有一則故事:三位無聊的年輕人閒來無事時經常以踹小區的垃圾桶為樂,居民們不堪其擾,多次勸阻都無濟於事,別人越說他們踹得越來勁兒,後來小區搬來一位老人,想了一個辦法讓他們不再踹垃圾桶。有一天當他們又踹時,老人來到他們面前說我喜歡聽踹垃圾桶的聲音,如果你們天天這樣幹,我每天給你們一美元報酬。幾個年輕人很高興,於是他們更使勁的去踹,過了幾天老人對他們說我最近經濟比較緊張,不能給你們那麼多了,只能每天給你們50美分了,三個年輕人不太滿意,再踹時就不那麼賣勁了,又過幾天老人又對他們說,我最近沒收到養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給你們十美分了,請你們諒解。“十美分?你以為我們會為了這區區十美分浪費我們的時間?!”一個年輕人大聲說,另外兩人也說太少了,我們不幹了,於是他們揚長而去,不再去踹垃圾桶。

這個故事就可以運用到孩子的作業管理上,即適當的使用逆向思維,刺激孩子對寫作業的熱情,不要刺激孩子對寫作業的厭惡之情。


2、換位思考,不要站在教育的對立面,寫作業可以說是當今的全民話題,主要表現在到底是“教育”還是“控制”。想想自己小時候寫作業的痛苦經歷,不要讓孩子再重複你的痛苦,應該把寫作業作為獎品使用,讓孩子們在寫作業的過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


孩子:作業,為什麼我看不慣你,還幹不掉你!父母:我太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