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極度自律的人,是一種 '可怕' 的人

真正的自律許多人都是不理解的。

《異類》一書中的

一萬小時定理"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但是總是有人無法做到自律,或者有些人總是想著複製別人的自律。

不過如同東施效顰,最後恐怕弄的自己不會走路了。

畫虎畫皮難畫骨,畫人畫面難畫心,亦是同理。

真正懂得自律的人,你可能不知道有多麼可怕。

01.

彭于晏的好身材不是天生的,而他紅到發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生活中,極度自律的人,是一種 '可怕' 的人

微博健身照

02年順利進入演藝圈,卻沒有一夜成名。

他出演《翻滾吧阿信》時,他苦練了八個多月,幾乎每天都要進行十個小時以上的體操練習,單槓,吊環,鞍馬無所不練,後來體操的所有項目都學會了。最後林育信這樣評價他,“彭于晏就是在演他”

彭于晏在拍戲過程中中,漸漸變成了十項全能:體操、泰拳、專業自行車手...........等等一系列高難度專業。
如拍《黃飛鴻》,彭于晏專門拜了一位著名南拳教練,每天訓練10個小時。

拍《激戰》,他學習專業的綜合格鬥和武術。

拍《破風》,日均120KM的魔鬼騎行訓練。

拍《湄公河行動》,學會泰語、接受槍械訓練。

彭于晏:自律和拼命成就了我。

彭于晏曾說:我沒有才華,所以用命去拼,我不怕苦,就怕學不到東西!

生活中,極度自律的人,是一種 '可怕' 的人

做到自律,你就是下一個。

02.

正如全球華人中的首富李嘉誠說過:“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和條件,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自律!’’


生活中,極度自律的人,是一種 '可怕' 的人

採取控制你的生活


可能你會說做不到自律,太困難了,太累了,又不是每個人都要和他們一樣。

不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和他們一樣,成功不只是單方面的自律帶來的,各種因素都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小方面。

不過,我們可以做到的是,養成一個好習慣。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裡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又問:"在幼兒園裡學到了什麼呢?"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


生活中,極度自律的人,是一種 '可怕' 的人

培根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科學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談到習慣時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疫情期間,大部分人呆在家中,你可以從現在開始試著,通過27天養成一個終身受益的習慣,難道你還不想去做一番嘗試嗎?

很多人可能在看完這篇文章後,確實想去培養一個好習慣,但是你可能沒有堅持多久又放棄了,所以我給你們提供一些妙招。

一、第一階段為反抗期,出現在1-7天,身體會本能地抗拒一個行為的開始,這是最容易放棄的階段,經常表現為三分鐘熱度。

這時候每天就定一個小目標,做倆就心理暗示自己是超額完成,及不會耗損我們的意志力,也不會半途而廢。因為意志力的損耗往往是做我們不願意做的事情。


生活中,極度自律的人,是一種 '可怕' 的人

保持意志力


二、第二階段為

不穩定期,出現在8-21天裡,經常會遇到主觀、客觀因素來破壞你的習慣養成。

建立屬於自己的習慣機制,做事模式化,通過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做某事來不斷強化行為習慣。


生活中,極度自律的人,是一種 '可怕' 的人

遵守時間規劃


三、第三階段就是倦怠期,出現在22-30天裡,當度過前兩個階段,已經算是一種成功,這時習慣開始初步養成了,但同時消耗了你的熱情和意志力,會出現疲倦,對已經形成的習慣行為感到倦怠。

你可以做一些細微的改變,達到一種自我新鮮感,同時計劃著養成下一個習慣。


生活中,極度自律的人,是一種 '可怕' 的人

尋找新目標

加油!“越自律越自由。”

從現在起,拿出筆紙,把你想養成的第一個習慣寫下來,時刻勉勵自己,做到真正的自律,不再隨意放縱自己。

【今日留言區話題】

在日常生活中,你做到真正的自律了嗎?

歡迎留言區寫下你的想法,與我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