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家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娃突然就開始厭食、腹瀉、夜晚哭鬧,甚至還有感冒、咳嗽、發燒等症狀,但吃藥打針都沒有效果,搞得大人焦頭爛額。

事實上,出現這樣的狀況多半是“積食了,在孩子之中非常普遍。因為他們並不能自主控制飲食量,家長又擔心孩子發育不好,因此常常不小心就喂多了。

孩子的大部分不適反應,或多或少、或輕或重都與積食有關,它不僅會降低免疫力,還可能引發過敏性疾病。

換言之,只要家長能避開孩子積食的問題,養孩子會輕鬆不少。

但由於個體存在差異,缺乏經驗的新手爸媽並不能根據孩子的表現判斷出他是否積食,畢竟在不同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積食症狀,也是不一樣的。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寶寶出現六大表現要注意,可能是積食

①食慾下降,不認真吃飯,嘴裡存在臭味兒,有種酸腐或食物不消化的感覺。

②孩子的肚子圓鼓鼓的,如果會表達的話會明確稱肚子不舒服。

③晚上睡不踏實,總是哭鬧、踢被子或來回翻動,甚至有時還會咬牙。

④寶寶的手心和腳心都發熱,甚至體溫略微上升,有發燒症狀。

⑤寶寶總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哭鬧,愛折騰,父母不好照顧。

⑥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重,還有不少眼屎。

雖說孩子的積食表現各不相同,但如果以上這6種佔了好幾種,那基本上是沒跑了。

中醫認為孩子積食是積滯,指的是本身發育就並未完善的脾胃,由於孩子攝入的食物過多,超負荷運轉、消化不良,從而形成積。

之後,積食又沒有得到合適的疏導,在體內繼續囤積堵塞,導致孩子的脾越來越虛弱,最後營養、氣血無法流通,從而形成滯。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這樣一來,不僅影響孩子發育,抵抗力自然也就弱了,易生病。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導致寶寶積食的常見“飲食坑”要避開

1)過度餵養

在老人的觀念裡,孩子就是要胖乎乎的才健康可愛,甚至有的人以寶寶長成“米其林”為榮。

他們總擔心寶寶吃不飽,能多吃一口是一口,甚至當寶寶明確表示不想吃的時候,也要硬往嘴裡塞兩口才行。

事實上,寶寶和大人一樣也知道飽餓,沒必要強迫他吃飯。

過度餵養會給寶寶的腸胃加重負擔,時間長了損傷脾胃、導致積食,長期發展下去還容易受到肥胖症的困擾。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小貼士:

父母要摒棄“越胖越健康”這種不科學的理念,中醫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寶寶吃得差不多就不要再餵了,實在擔心他餓,少食多餐是好辦法。

2)追喂、哄喂等不良習慣

有的家長不注重培養孩子自主吃飯的能力,喜歡在後面追喂,甚至用糖果、看多長時間動畫片和孩子做交換。

但吃飯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呀,如果養成這樣的習慣,今後想讓他好好吃飯就難了。

而且這種情況下,由於孩子是被迫餵飯的,吃飯不專心,一般喂到最後飯都涼了,更加不利於脾胃吸收。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小貼士: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到飯點了就乖乖坐在餐桌前吃飯,不受外界其他環境的干擾。

因此,家長首先要把電視、手機都關掉,並讓孩子遠離玩具。

除此之外,要試著讓孩子理解吃飯的意義,享受美食。

3)飲食不規律

這裡指的規律是孩子吃飯的量,有的孩子挑食偏食,遇見父母做自己喜歡吃的菜就不停吃,甚至把小肚子撐得圓鼓鼓的;如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菜,便一口都不夾。

這種情況會損傷脾胃,導致積食。

小貼士:

對那些寶寶不喜歡吃的食物,可以進行混合烹飪的方式,將其隱藏或掩蓋,讓寶寶慢慢接受,而後再循序漸進地增大用量,如此一來挑食偏食的習慣便會有所好轉。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4)喜愛肉食,討厭蔬菜

國外有研究表示,孩子不愛吃蔬菜,其實是種自我保護的本能。

而且,蔬菜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口味偏苦,吃起來確實沒有那麼美好。

但肉類雖然營養高、熱量高,可吃得太多也容易讓寶寶長胖、不好消化,如果能配合富含膳食纖維

的蔬菜,促進腸胃蠕動就好多了。

小貼士:

還是跟上一點一樣,利用混合烹飪法讓孩子慢慢接受蔬菜。

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遊戲或競賽的方式,引導寶寶吃幾口。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5)總吃湯泡飯

相對其他食物來說,湯泡飯對咀嚼能力不夠強的寶寶來說很友好,因此家長也喜歡把米飯或饅頭泡在湯裡餵給寶寶吃,往往寶寶吃得也很香。

但事實上,長期吃湯泡飯不僅可能導致寶寶營養不良,還不利於咀嚼能力的發展。

更主要的是,吃湯泡飯無需太多咀嚼,因此缺乏了唾液澱粉酶的初步消化,會給寶寶的腸胃帶來更重負擔。

寶寶積食問題很普遍,六大表現要注意,五大“飲食坑”要避開

小貼士:

添加輔食的意義,就在於此時母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了,他需要密度更高、更加均衡的營養髮育。

因此,父母應該想方設法地讓孩子多嘗試不同種類的食物,並順應其發展規律,由細到粗,慢慢培養孩子的咀嚼和消化能力。

不應當為了省事或寶寶吃得香,就總喂湯泡飯,這是弊大於利的。

如果以上這些常見的坑都避開了,那麼孩子的營養問題,自然也就不用家長過多擔憂了。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