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味蕾一一家鄉的味道 涼拌柳梭·榆錢饃·蒸槐花

記憶中家鄉的味道,至今還在心頭纏繞,想起童年時的味蕾,滿口生津,久久難忘。來說說小時候家鄉的味道。

小時候特別盼望春天到來,春天來了,柳芽發了,那時候溝邊上有很多大柳樹,去溝邊的柳樹上捋柳梭,(柳梭像桑葚比桑葚小一些的樣子)捋滿一布袋回家,中午媽媽用水淖一下,放冷水裡浸泡幾個小時。柳梭性涼去火,味平,吃的時候,拌蒜汁,淋上香油,吃到口裡涼涼的,一點微苦,是下酒菜,柳梭的清涼和蒜香交織的味道,只有味蕾知道。

那時候,我們家院子裡有一顆大榆樹,兩顆槐樹,春天來了,老榆樹枝發芽了,過一些日子,風一吹,榆樹枝上鼓起的一排排小骨朵,一撮撮榆錢花開滿樹枝,能吃了,爬到樹上摘榆錢,順手抓一把乾淨的填到嘴裡,一邊吃一邊摘。摘好一簸箕,媽媽揀乾淨,洗淨空一下水,加入少量麵粉,開始蒸榆錢饃了(榆錢窩窩)。我燒鍋,(家鄉話就是燒火的意思)榆錢饃蒸出來涼著,媽媽開始用油炸蔥花做辣糊塗了,辣糊塗是用幹辣椒切碎,炸蔥花油在勾面,最後淋香油出鍋,辣糊塗和辣椒油不一樣,辣糊塗不是很辣而很好吃,辣糊塗炸好了,迫不及待拿榆錢饃掰開沾辣糊塗吃,一口氣吃了四五個榆錢饃,那個好吃啊,懷念家鄉的味道。

吃了柳梭,吃過了榆錢饃,就到了吃槐花的季節了,家鄉的槐花有兩種,一種是白色的花骨朵,一種是帶點紅色的骨朵,帶點紅色花骨朵的槐花帶一點甜,有淡淡的香味更好吃。槐花骨朵長大了開了,就開始捋槐花了,頂著陽光槐枝上的花骨朵開的早,我和哥哥搬來梯子,爬到樹枝上,把開的不開的槐花一律捋下來,抓一把吃一口有點像吃水果沙拉的感覺,滿口清香帶點甜。槐花做吃的花樣很多,槐花饃,蒸槐花,包包子等。捋好的槐花,用開水輕輕淖一下,攤開放在房頂上曬乾,收起來冬天裡拌餡包包子特別好吃。我最喜歡吃蒸槐花,捋的槐花摘乾淨,洗淨拌麵加一點鹼,媽媽就開始蒸槐花了。槐花蒸好涼一涼,熱鍋涼油,炸幾個辣椒段,爆蔥花,蒜苗,放入蒸好的槐花小火炒一小會兒放入調料,淋上香油就出鍋了。槐花的清香和蔥花蒜苗的香味交織著,瀰漫著,一口氣吃兩大碗,到底有多好吃呢,只有記憶中的味蕾知道。

後來在城市裡,買來一些槐花和榆錢按著小時候的做法,吃起來沒有小時候的那種盼望和吃起來那種香甜。長大了才知道,小時候的味蕾,承載的是媽媽的味道,是家鄉記憶中的味道。人已到中年,想起來小時候味道,現在還念念不忘。(文/潤玉程)

記憶中的味蕾一一家鄉的味道  涼拌柳梭·榆錢饃·蒸槐花

柳梭

記憶中的味蕾一一家鄉的味道  涼拌柳梭·榆錢饃·蒸槐花

榆錢

記憶中的味蕾一一家鄉的味道  涼拌柳梭·榆錢饃·蒸槐花

槐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