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是怎么炼成的


“诗圣”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


我向来喜欢读人物传记,因为我一直很好奇,那些“厉害的人物”是怎么长成的。纵然每个人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不一样,但是肯定有一些共性的成分。

这个爱好在我有了孩子之后更加加深了。

伴随孩子成长,我也想看那些“厉害的人物”的成长。

———————————————————分割线———————————————————

冯至先生的《杜甫传》是我很早以前就想读的传记。杜甫是我喜爱的诗人,冯至先生,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也是我喜爱的诗人。冯至先生为杜甫写传记,自然是我一直想读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杜甫的风格,“沉郁顿挫”四个字说得很清楚,而冯至先生的诗,有一种华丽丽的冷静在里面。因此我很期待看到他们两人的碰撞。

而且,虽然在印象当中,杜甫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悲催模样,但是任何人都是有少年时光,有青涩的成长轨迹的,我很好奇杜甫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诗圣的。

读完之后,果真没有让我失望,除了书里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格,总是以阶级论调来看待事物发展以外,整本传记翔实而客观,几乎没有一字一句虚言妄语,这在传记文学当中是难能可贵了。

不过,也正因此,这本书太薄了,看着不够过瘾。毕竟史料有限,也无可奈何。

回归到《杜甫传》这本书的内容上,我们一起来了解诗圣杜甫的身前身后事,特别是了解杜甫是怎样成为诗圣的,这个过程的进度条是怎样的。

一、显赫的远祖和诗人爷爷

中国宗族文化影响颇深,杜甫的家族是什么样呢?

杜甫家族里最显赫的是他的十三世祖杜预。

杜预是谁呢?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太起眼,但在古代可是如雷贯耳的。

杜预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在文庙和武庙里同时享受祭祀的人。也是极少数达到“三立”(立德、立功、立言)的人。这简直就是古代文人梦寐以求奋斗终生耀达到的境地。

杜预,西晋名将,三国统一,他出了不少功劳。武力值强悍,这是第一;杜预还注解了晋朝的法律,上承汉律,下启唐律,对法律的届的贡献很大;而且,杜预还注解了《左传》,写成了《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及《春秋释例》,后来收入 《十三经注疏》,这是我国古代学子们要学的经典教材。从后两点来看,杜预在文化上的成就也是非凡的。

有这么一个让人骄傲的远祖,杜甫一辈子也想建功立业。

除了杜预,杜甫的爷爷杜审言也对他影响很大。

杜审言是唐朝初年的大诗人,活跃在武则天时期。客观来讲,杜审言人品很一般,甚至是不怎么样,和武则天的男宠走得很近。

但是杜审言诗写得的确不错。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他的一首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这首诗放在光华璀璨的唐诗里,也算得上佳作。

有这样一位写出好诗的爷爷,杜甫很自豪,他说:吾祖诗冠古。意思是我们祖先的诗震古烁今。同时,杜审言对杜甫家族的影响就是,他们家要写诗才对。后来杜甫给儿子说他还说:诗是吾家事。意思是写诗是我们家的传统。

二、不缺爱的童年

杜甫,出生于在唐玄宗李隆基即位的第一年,那时也算个好年头,国家经历了一番劫难,正在年轻有为的皇帝带领下,向着昌盛发展。

杜甫的家,在河南巩县,也就是现在的巩义市,至今那里还有他的纪念馆和墓地。他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因此他在洛阳的姑母家住了好一阵子。他的姑母是一个很慈爱的人,爱护杜甫甚于爱自己的亲生儿子。小时候的杜甫和姑母的儿子同时得了重病,由于姑母的悉心照料,最终杜甫痊愈了,姑母的儿子却不幸夭折了。这确实是一件很悲惨的事情,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什么呢?杜甫虽然没有父母的照料,他却从小不缺爱,后来我们在他的诗歌当中,看到光耀天地的博爱情怀,想必和他慈爱的姑母的影响是有一定关系的。

就这样,带着家族的荣耀和理想,受着姑母的爱护,杜甫在洛阳慢慢长大。洛阳,作为当时唐王朝的东都,常常能够和长安分庭抗礼。杜甫少年时期就和洛阳的贵族名士相交往。这其中有李邕和王翰,前者就是李白不断交好的李北海,后者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作者。他们不惜放下自己的身段,和少年有才的杜甫交往。

这个时期,一方面,杜甫的才华得到了肯定;另一方面,他看到了很多权贵们的生活。我们熟悉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岐王宅里,崔九堂前,就是杜甫少年时期经常出入的地方。

三、青年壮游

到了二十岁之后,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漫游应该是唐朝诗人的一个传统。我们能从唐代很多诗人那里看到,比如李白:“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漫游的目的主要是增长见识,结交人脉。

杜甫前后有两次漫游经历,游历了江南和北方很多地方。这个时期,是他少有的豪迈和轻狂的时期。第一,这段时期杜甫刚好是二十岁到二十九岁,人生最华美的时光;第二,当时的唐朝社会正值开元盛世,是最富庶繁盛的时期。杜甫经历了一段很美好的时光。直到晚年,他还不断在回忆当时的情景,《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不过这段时期对于诗人来说,虽然物质生活富足,但是对于成为诗圣的进度条是明显增长缓慢的。这十年里,他基本上遇到的都是跟他一样的朋友,骑马打猎喝酒唱歌,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比起来他的远祖杜预,杜甫的青年生活可以说平庸至极。

不过在这段时期结束后不久,杜甫的个人生活绽放出一道强烈的光芒,他和李白在东都洛阳相遇了。

李杜的相遇是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后人可能很难想象,洒脱不羁的李白和整天愁眉苦脸的杜甫相见是怎样一个过程。其实,两人相见的时候,李白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三岁。正在青壮年时期的杜甫还没来得及“愁眉苦脸”,是他人生最好的时期遇见了李白。

后来,这两个人还遇上了高适,杰出的边塞诗人。这三个人在文学史上是三颗耀眼的巨星,当年他们在城中的酒肆里,苍茫的大泽里,不知道随意抛洒了多少珠玑。我们只能从他们的诗文里知道零星。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由杜老夫子亲口说出来“痛饮狂歌空度日”,看来那段时间过得的确很恣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时杜甫认为李白可以相比南朝诗人阴铿。后来随着时间发展,杜甫才一步步肯定李白的诗歌成就。

四、长安十年

李杜分别之后,杜甫开始了长安十年的生活。这十年,用杜甫的诗来说就是: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在贵族府邸做宾客,写诗歌文章奉承奉承人。中间他还考了一次试,就是那场著名的“野无遗贤”的考试:当时唐玄宗下令让一批有文学艺术才华的人到长安就选,而当权的李林甫最讨厌读书人,因此李林甫欺骗唐玄宗说,这次应试的举人没有一个像样子的,所有有能力的人都已经被朝廷征用,“野无遗贤”,民间没有遗留下的有才能的人。

唐玄宗,这位当年把大唐带上正途,开创开元之治的李家三郎,竟然相信李林甫的话。杜甫参加的这场假的考试也彻底阻断他的出路。虽然后来他也挣扎过,给皇家写过一些华美的文章,被唐玄宗赞赏。也给当朝的权贵写过诗歌,想寻求举荐。不过很快水花平静,杜甫又回归他波澜不惊,甚至是艰难的生活。

这十年的长安,让我们的诗人到了四十岁的年纪。他做官的父亲,也在这个时间里去世了,别说建功立业,博取功名,杜甫的经济来源也多少成为问题。我们不难想象,在长安的春风和秋雨当中,当时的杜甫内心是多么凄苦。

不过就像杜甫青年时期的壮游尾声,加入了李白璀璨的光芒。杜甫长安十年的生涯,也有一段佳话,这就是他和高适、岑参、郑虔同游慈恩寺登塔。

慈恩寺塔就是西安著名的景点大雁塔,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就是在这里翻译经书的。杜甫和其他几位诗人登上大雁塔,每个人都写了一首诗。把这几首诗放在一起比较,能发现明显的不一样。

其他几个人都是在说大雁塔高耸入云,自己犹如离别尘世,佛法宏大,秦地旷远。而唯独杜甫,写下的生民凋敝,山川破碎,他想叫醒唐玄宗,不要再受到奸臣的蒙蔽,要整饬家国河山。

“诗圣”是怎么炼成的

西安 大雁塔

我们有理由相信,杜甫如此痛苦悲观,是因为他真正看到了唐王朝在陨落。他登上大雁塔,写下诗作,三年后,安史之乱就爆发了。在此三年,杜甫写下了很多诗篇记录当时的社会情况。最著名的就是《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成长为诗圣的进度条在这一时期明显加快了。

五、安史之乱

长安十年的最后时期,杜甫谋求了一个小官,这对于他个人的生活是个不错的提升。但是很快安史之乱就爆发了。给唐玄宗跳胡旋舞的安禄山突然就亮出了刀,从范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附近起兵直逼长安。

以如今的交通,从北京到西安,高铁不到六个小时,慢车十来个小时,路程上是不算太远的。北京到东都洛阳的距离更近,安禄山不到2个月就攻下了洛阳。幸亏洛阳和西安之间有潼关天险,而且安禄山在洛阳着急做皇帝,所以长安没有那么快被打下来。

理论上,当时唐王朝并不太害怕安禄山,一则有地理上的优势,二则是唐朝的军队历来也不是吃素的。守潼关的是大将哥舒翰,民歌唱道: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胡马,不敢过临洮。

哥舒翰简直可以和“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李将军媲美。

但是这时国内十几年都没有打过仗了,据说当时兵器在各地的府库里都生了锈,军队也疲软不堪。哥舒翰本人实际是年迈多病,智力体力早就不行了。所以很快潼关失守。展开地图,我们能看到,潼关距离西安不过一百五十公里。李唐王朝的劫数难逃。大批百姓开始逃难。

我们的诗人杜甫就在逃难的百姓中间,他身体不好,也不善于走路,倒在路边的草地里差点起不来。多亏一同逃亡的表侄走了十几里路后又返回去找他,还把自己的马借给杜甫。这才为我们保全了伟大的诗人。

不过毕竟是胡人的马快,杜甫辗转多地之后还是被抓住了,被送到了长安。同等命运的诗人还有王维,郑虔(就是跟杜甫一起登大雁塔的那个)。不过,杜甫此时并不像王维声名在外,因此胡人并没有过多注意他。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诗人写下我们熟悉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困居长安大半年后,杜甫冒着生命危险,逃出了长安。等到凤翔时,他见到了已经接替唐玄宗的肃宗。这时的杜甫衣服残破,两只手肘露在外面,脚上穿着麻鞋,一副穷困潦倒的样子。肃宗任命他为左拾遗,类似后来的言官,专门给皇帝提意见,举荐贤良。不过这个官职只是“从八品上”,是个很微末的小官,这就有了讽刺意味。

不久之后,杜甫因为上书维护宰相房,得罪了唐肃宗,于是就被放还了。杜甫艰难地回到了家中,写下了著名的《北征》。诗里,我们看到杜甫极为卓越的叙事才能。从此之后,诗圣杜甫诞生了。

接下来的岁月里,杜甫写下了大量关于时事的诗篇,有著名的“三吏”“三别”。一千多年过去,我们透过文字,能读出诗人当时心中的矛盾与痛苦。

一方面,“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山河破碎,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保卫家国的仗不得不打;另一方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是“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是“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

千年前战争里的人已经死去了,血流尽了,枯骨早风化掉了,但是他们的苦难随着杜甫的诗流传下来,让今天我们任何一个读这些诗句的人都感到动容。

六、成都草堂

“诗圣”是怎么炼成的

成都 杜甫草堂

就像候鸟在寒冷的天气要飞到温暖的北方,流离失所的杜甫来到了成都。这里气候温暖,物产丰富,而且还远离安史之乱的战场。所以当时有很多人流亡到了成都。

杜甫在成都西郊外找到一块荒地,搭建了草堂,开辟了药圃。他每日和蜻蜓、荷叶、细麦、轻花为伍。心灵上得到了放松。他写出了大量关于自然景物和虫草花鱼的诗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读杜甫的诗,代入感很强,我们好像能够亲眼看见诗人描述的东西。就比如,我们读到“嫩蕊商量细细开”仿佛和杜老夫子一起低头凝神仔细观察细嫩的花芯,还生怕打扰了花朵盛开。杜老夫子的爱心博大,不光是对人,对动物植物也是极有情挚。

不过,这样“花好月圆”的生活并非是完美的,一直以来,杜甫很穷,需要靠救济生活。他的草堂搭建得不容易,维护起来也不容易,一场秋风就能把所有的诗情画意都吹得干干净净。成都秋日里的一场风,吹来了诗人最落魄也最光芒万丈的时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尽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最困窘的时刻,诗人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寒士。他宁肯自己冻死,只要天下安好即可。

读书时,时常会觉得,中国最让人荡气回肠,最令人热血沸腾的便是儒家精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千百年来,正是这些不朽的灵魂前仆后继,才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血脉绵延不绝。杜甫的大爱精神,也在其中。

在成都的期间,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杜甫的诗歌成就到达了圆熟的地步。诗人此时已经将近五十岁。前半生的才华和磨难彼此相融合,然后流淌出一句句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

在这个时期,他还写过很多怀念李白的诗。他慢慢认清楚了李白的文学成就,他想念李白,也许正是在李白的诗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他们风格不一样,但都有着最高妙的文学才华。

七、再度流亡

不过诗写得再好,也解决不了肚子问题,而且更糟糕的是,成都也发生了叛乱,杜甫不得不再度流亡。他辗转各处,跟之前在长安一样,成为贵族官员府上的帮闲,写一些应景的文章。但是不同的是,诗人已经年迈,身体多病。他年少时的追慕远祖杜预的梦想,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了。

杜甫流落了很多地方,中间还重新回过成都一阵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始终停不下来流亡的脚步。即便如此,杜甫还没有忘记同情别人。在《又呈吴郎》里,我们看到一个多么有善心,多么小心翼翼,害怕伤害别人的大诗人。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穷困宁由此,可怜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对一个无食无儿的老妇人,杜甫也不忘关怀。

杜甫的晚年生涯,对于个人来说,相当不幸,社会动荡,随处有战乱,暴动,反叛。他个人没有经济来源,经常要仰仗别人的共计。不得已,到最后流落到一条船上。但是对于诗人来说,“国家不幸诗家幸”,炼就了光耀千古的诗圣。

公元770年,年仅59岁的杜甫在湘江的一条船上去世。诗人的最后几年是比较凄惨的,他身后家人连安葬的费用都筹措不出来。直到43年之后,杜甫的孙子才把他的坟墓迁回了河南偃师,他的远祖杜预和诗人爷爷杜审言的身旁。

八、总结

诗人杜甫的一生,是很不幸的一生。他青年的时代太好,中年晚年的时代又太差了。纵然他有诗歌文学上的才华,在黑暗的兵马岁月里,也是半点用都没有。

做人做事上,我们相信杜甫是一个好人,忠心,博爱,善良,但是他似乎没有丝毫的政治才能和处事手段。如果在歌舞升平的时代,他又恰好生在钟鸣鼎食之家,一生也是逍遥自在。我们照样能看到一个了不起的诗人,给我们描摹山川花鸟,同样我们也会爱他爱得不行。

上天竟然让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唐,一方面,是贫困和疾病折磨不谙世事的诗人,令他的肉体和精神都无比痛苦;另一方面,山河的破碎,人民的苦难,加上他惊人的才华,为后世留下不朽的篇章。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

“诗圣”是怎么炼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