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上不完美的人,怎麼過這一生

回顧正規的教育,大體都希望受教育的人道德上表現好。老師們講世人皆知的榜樣,講高尚的鼓舞人心的道理,讓人想起來,都覺得要積極向上。

其實,要是可以,誰會不願意自己道德上完美無缺、潔淨無瑕呢。就連那些貪官汙吏,也會在臺上唱高調,自我標榜,就連那些慾望燻心的人,也願意聽讚歌,得到別人頌揚。何況普通人?如果可以做道德上的完人,沒有人會主動拒絕吧。

道德上不完美的人,怎麼過這一生

然而,生活總有弔詭之處。當一個人以一顆單純向善的心面對世事,世事會被照見各種斑駁陸離。曾聽人調侃,人們的道德水準往往在幼兒園的時候最高,之後從小學、中學、大學到走向社會就越來越往下降了。

這是人越長越壞了嗎?應該不是。

或許是世事複雜了,生活變難了。就像李榮浩在《作曲家》裡唱的,“理論書上的觀點,有缺陷”。真實的生活沒有理論書上說的那麼簡單,也不會像考試做題那樣好過關,總有窘困或兩難讓人怎麼做都有錯。

一個即將出國留學的人,選擇了學業,就要放棄陪伴家人、戀人,無法兩全其美。有一位華裔物理學家,在接受記者採訪之餘被問到一個問題:當年作為窮人家的小孩,能夠獲得資助,到美國留學深造,取得今天的成就,會覺得自己很幸運嗎?這位物理學家說:人生就是選擇,如果可以重新選擇,我一定選擇不出國,而是留在家鄉,陪伴母親度過晚年,為她養老送終,好過自己從十來歲起遠隔重洋,從此再也沒有能夠相見。

道德上不完美的人,怎麼過這一生

生活中,遠比這種選擇複雜甚至殘忍的事,還有很多。兩個對立家庭的青年人相戀,是背叛家族,像羅蜜歐朱麗葉一樣雙雙殉情,還是背叛戀人,像吳起一樣殺妻求將?一個意外懷孕的母親,是犧牲自己的人生,日夜撫育嬰孩,還是辜負腹中的生命,奔赴遠方的前程?

每個人都漂浮在時間的長河裡。回首望來,又有多少人會驚覺,時常以為圓滿的自己,只是活成了一塊塊碎片。

鮑鵬山曾說,道德就像一個人的棉襖,穿過生活的荊棘,棉襖總會被刮破。最後,我們彼此相見時,都是衣衫襤褸。

道德上不完美的人,怎麼過這一生

不如不以道德的完美要求自己,而只是真誠,並且努力。

不追求道德的完美,還有一個好處。這就是避免為了擁有道德優勢而做實質上違背道德的事。一個越想要爬上道德的制高點,越想要道貌岸然,這攀爬的姿勢就往往越是不堪。

同樣,也不必羨慕別人在道德上顯得完美。在道德上顯得完美,自然令人感到優越。可是,這背後又需要多少幸運和條件呢?

道德上不完美的人,怎麼過這一生

無論待己還是對人,但凡能夠意識到自身道德處境的人,都不會以道德的完美來要求別人。如果明知人無完人,卻要以完人要求別人,或者以道德上不夠完美來攻擊別人,若不是另有所圖,也會顯得無知顢頇。

聖經裡講過一個故事,一群人帶著一個行淫時被拿的婦人,叫她站在當中,按律法要用石頭把她打死。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先拿石頭打她。他們聽見了,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出去了。

英語裡常說 Don’t judge,意思就是,別評判。

道德上不完美的人,怎麼過這一生

當然,這裡說不以道德完美的要求對人待己,是就普通人而言。如果有大奸大惡之人,或者對道德無知的人,自然可以從道德上譴責,或者可憐。但是,這種譴責的作用,只能是普通人的團結和自我安慰。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用苛求道德。對於真正的壞人來說,道德也沒什麼用,因為道德只會成為他們做壞事的工具。那些標榜道德完美或要求別人道德完美的做法,都很可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