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無奈說出實話:情商不高的父母,在家長群裡就是“禍害”

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微信群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作為溝通方式,學校也不例外,幾乎每個學校的班級都會建立班級家長群,便於老師發佈通知、佈置作業等,同時為家校溝通提供了便利條件。

但是在班級群裡,總是會有一些不和諧的存在,比如會鬧事、挑事的家長,也就是人們眼中的禍害家長。這種禍害家長之所以成為禍害,其實不僅佔用公共資源禍害別人,更重要的是低情商的表現,最終禍害的是家長和老師的關係,長遠來看禍害的就是自己家孩子。


班主任無奈說出實話:情商不高的父母,在家長群裡就是“禍害”


群內“禍害”的幾種表現


1、不尊重老師,以洩私憤


比如說有一次,同學們在群裡面作業打卡,但是有一個同學打卡完了之後,老師沒有進行及時回覆。學生家長就在群裡面表示不滿,說老師看不起他們家的孩子,又是語音又是文字,長篇大論批評老師,甚至說了一些不堪入目的髒話,直言要去校長那裡告狀。

家長的偏激行為,佔用班級群的公共資源,浪費大家的時間和精力。老師也很無奈,只能請求她私聊,解決問題。


班主任無奈說出實話:情商不高的父母,在家長群裡就是“禍害”


2、拿自己家孩子和其他學生進行比較


有時考試之後,老師會把成績單發在群裡面,讓學生對成績有所瞭解,查漏補缺。但是家長們就會在群裡面討論,誰的成績比較好,進行一番討論。

家長們總是對別人家的孩子更感興趣,認為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一切都好,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一點好處。這種比較只會挫敗自己孩子的自信心,也給老師造成難堪。


班主任無奈說出實話:情商不高的父母,在家長群裡就是“禍害”


3、在群裡對老師和學校提出質疑


有的家長總喜歡盯著老師的一言一行,盯著學校的教學制度,稍有不滿或者不合乎心意,就在群裡面不停的提出質疑,這可能是為了引起老師的重視,但是這種行為無疑是給老師增加壓力。

一方面老師也不是完美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偶爾有點小錯誤也不足為奇,沒有必要讓老師難堪。

另一方面學校的制度制定者也不是老師,老師是執行者或者遵守者,一味質疑並不能實質解決問題,只會浪費雙方的精力。


班主任無奈說出實話:情商不高的父母,在家長群裡就是“禍害”


那麼,父母該如何正確和老師溝通?


1、選擇私聊,有話好好說


作為家長,如果發現老師或學校存在問題,可以私信老師。和老師溝通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麻煩,也不是給老師增加壓力,所以有話好好說,態度真誠、實事求是地把事情和老師說清楚。

家校溝通,要保證溝通雙方的真誠性、有效性,最終把問題解決掉就可以了。


2、尊重老師


老師在學校裡面對孩子的影響和指導,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感激老師,要對老師的付出表示感謝,同時尊重老師,要對老師教書育人的行為表示尊重。

現在很多家長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和老師溝通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那麼家長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孩子如果不尊重老師,那麼孩子的學習動力從何而來?身教重於言教,家長對老師尊重,孩子才會尊重老師。


班主任無奈說出實話:情商不高的父母,在家長群裡就是“禍害”


3、積極主動地保持溝通


孩子在入學之後,家長要積極主動的和老師保持聯繫,一方面我們可以讓老師對孩子瞭解得更為全面,這樣利於老師對孩子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我們通過和老師的溝通,可以瞭解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和學習情況,在家裡能夠給予孩子更加有針對性的幫助。

說到底,家長和老師的心願是一致的,家長和老師溝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們在和老師溝通時候要多多注意。

班主任無奈說出實話:情商不高的父母,在家長群裡就是“禍害”


育兒問題寶媽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體倍兒棒,我是@大寶疼小寶,幫你解決育兒大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