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在新冠疫情氾濫的今天,五大聯賽時隔81年再次停擺。此時我們來看“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會覺得這是對生命的蔑視。但是如果你去了解了這句話是怎麼來的,也許會有不同的體會。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圖片上這個攥緊拳頭的老人,就是說出這句至理名言的人——利物浦的傳奇主教練比爾•香克利

紅軍“教父”

比爾·香克利(Bill Shankly,1913年9月2日—1981年9月29日)出生於蘇格蘭格倫巴克,蘇格蘭足球教練,也曾經是足球運動員,場上司職中前衛。

比爾·香克利是利物浦隊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他把長期掙扎在乙級聯賽的利物浦變成了頂級聯賽冠軍,並帶領利物浦稱霸歐洲。因為他為足球世界做出的卓越貢獻,他也於1974年榮獲不列顛帝國勳章。“你永遠不會獨行”這句屬於全世界利物浦球迷的口號,也是由香克利最早提出的。

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瞭解一下香克利帶領紅軍走過的長征路。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1959年12月1日,香克利正式成為了利物浦的主教練。誰也不會想到,這是屬於利物浦隊史最重要的一天。

1962年4月21日,香克利帶領利物浦提前五輪從英乙升級成功,他們也再沒有降級過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1964年4月18日,利物浦在主場5比0大勝阿森納,第6次將頂級聯賽冠軍獎盃帶回了安菲爾德,這成為了利物浦球隊運勢的轉折點。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其實利物浦最早並沒有穿紅色球衣的傳統,這一切都是由香克利開創的。

1964年11月25日,他突發奇想,認為穿上紅色球衣具有對對手的震懾作用,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1965年5月1日 ,利物浦憑藉加時賽上羅傑•亨特和伊恩•約翰的進球,以2比1擊敗利茲聯,拿到了建隊73年以來的第一個足總盃冠軍。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經典場面:

1971年5月9日,利物浦以1比2負於阿森納無緣足總盃冠軍。在球隊回到利物浦之後,成千上萬的球迷在街道上歡迎著城市英雄們的歸來。主帥香克利此時心情是五味雜陳,面對忠誠的球迷們,他張開雙臂,既是對球迷的致意,也是對失敗的不甘。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1974年6月18日,已經年邁的香克利正式向時任利物浦主席約翰•史密斯提出辭職。對於球隊元勳的請求,史密斯當然不會拒絕。但在7月12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他還是表達了自己無限的不捨。

以上簡短的回顧,相信會讓大家對這位傳奇主教練有了一個認識。我們再把目光返回到那句世界足壇最具影響力的至理名言,為什麼他會給予足球如此穿透人心的評價?

那是因為他年輕時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81年前的歷史 難以抹去的傷痕

1939年8月26日,新賽季的英甲聯賽像以往一樣正式開打。當時的英國人對和平還有一絲幻想,遺憾的是,在聯賽僅開展三輪之後,希望就破滅了。9月1日,希特勒入侵波蘭,9月3日,時任英國首相張伯倫正式向德國宣戰。英甲聯賽停擺。

但是英國人對足球的痴迷程度是令人吃驚的。

9月14日,政府竟然出臺法令,允許各個俱樂部之間進行友誼賽,只是對觀眾數以及路程設置了限制。為了應對路程限制,各地搞起了地區聯賽。整個英甲聯賽就這樣被劃分成了7個分區。在希特勒暫緩進攻的那段時間裡,英國還舉辦了計劃完成9周147場比賽的“戰爭杯”。但在德國入侵法國之後,也被迫終結了。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上圖為被轟炸後的“夢劇場”老特拉福德,直到1949年才恢復使用。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丘吉爾認為,足球可以提振國民的士氣,因此還一度放寬了足球比賽的限制。

後面一年的時間裡,德國空軍對英國展開轟炸。著名的斯坦福橋球場,酋長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等都遭受了嚴重損壞,戰爭終於進入到了不得不去面對的階段。國難當頭,英國的足球人憑藉一腔熱血,以及內心對足球的那份愛,竟然在球員之間組織起隊伍,去往戰爭前線。

這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博爾頓傳奇人物戈斯林。他是當時英國最優秀的中後衛之一。他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發動了一線隊裡35名球員中的32名加入了博爾頓野戰團。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開赴前線的博爾頓球員們

他們經歷了敦刻爾克大逃亡,還奔赴北非,意大利進行苦戰。戈斯林在這一期間憑藉戰功,榮升中尉。不幸的是,他於意大利的桑哥羅河中被炮彈彈片擊中,最終不幸犧牲,年僅34歲。他在博爾頓的隊友們也損失慘重,很多人也像他一樣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博爾頓晚報》為戈斯林撰寫的悼詞:“哈里•戈斯林是最優秀的職業球員之一,不僅僅在個人意義上,對於博爾頓俱樂部、對於整個足球運動來說都是如此,很遺憾他在戰爭中犧牲了生命。”

戈斯林和他的博爾頓勇士們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在他們之外還有成百上千的球員都參與了戰爭,付出了犧牲。這些又跟紅軍“教父”香克利有什麼關係呢?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因為當年,他也是參戰的球員之一。

一群流著足球血液的年輕人,在國家有難時,既是為了和平,也是為了那該死的足球,就這樣上了前線。戰爭當中,無數的流血與犧牲,香克利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身邊一個個隊友的倒下,每一次都是對他內心巨大的震動。

戰火紛飛的惡劣環境下,支持他們活下去的,不僅是人生來求生的慾望,也有足球帶給他們的精神力量,那種信仰的魔力。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也許在日後他執教利物浦的一幕幕畫面中,他總會想起年輕時那段時光,想起身邊的隊友,戰友。看到熱情的球迷,他都會感動至深。足球這項運動的神聖,沒有人比他更能體會到。

也許,你去問一個經歷過戰爭的歐洲人,願不願意為足球,為自己鍾愛的球隊獻出生命,他會給予肯定的答覆。

"Some people believe football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I am very disappointed with that attitude. I can assure you it is much,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現如今,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句話?在當今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很多人也許永遠也不會理解,一項體育運動如何能高過生命呢?我覺得我們不需要想辦法去理解這句話本身,我們只需要去靜下心來,體會香克利對足球的那份情感,珍惜美好的足球就好了。相信,足球也會是現在很多在疫情之下水深火熱的人,堅持下去活下去,抗爭下去的理由。

足球無關生死,但足球高於生死。這句話從何而來呢?

讓我們為足球祈禱,為生命祈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