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氣體能源衍生品推出 大商所“擴板計劃”穩步推進

本報記者王寧

3月30日,在大連期貨大廈交易大廳裡,我國首個氣體能源衍生品液化石油氣期貨及期權上市,這也是業內首個“雲上市”期貨品種。當日上午9點整,5個以“PG”為代碼的期貨合約首次出現在大屏上。3月31日,還會有更多的“PG”期權合約如期而至。

《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截至收盤,首日共有8600多個客戶參與了LPG期貨首日交易,成交量9.64萬手(單邊,下同),持倉量1.31萬手。其中PG2011主力合約成交量達到8.51萬手,持倉量1.02萬手。

大商所品種擴容至20個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是我國期貨市場首個氣體能源品種,也是首個期貨期權同步推出的品種。上市液化石油氣期貨和期權,是期貨市場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促進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的重要舉措,是以煤、油、氣為代表的國內能源期貨市場體系建設的重大進展,也是期貨品種上市機制的新嘗試。

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李正強表示,液化石油氣期貨及期權順利上市,是我國資本市場“抗疫情、保穩定、促發展”、堅定支持實體經濟、提振市場信心的重要舉措;同時,液化石油氣也是大商所第20個期貨品種、第4個期權品種,也是首個能源品種。截至目前大商所已上市品種覆蓋了農產品、化工、黑色三大板塊。液化石油氣期貨及期權的上市,以及此前獲批立項的集裝箱運力期貨,標誌著大商所上市品種將拓展至能源、航運共五大板塊。

據瞭解,“擴板計劃”的實現將擴展大商所服務實體經濟的領域,並將引領大商所在建設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的征程中更上一層樓。液化石油氣開創了國內期貨、期權同步上市的先河,這是我國期貨市場推進改革開放、回應市場呼聲、篤行服務之舉的具體行動,必將更好的激發市場活力。

業內人士表示,作為我國首個氣體能源衍生品種,液化石油氣期貨、期權首次同步上市,必將對加快我國衍生工具上市步伐、拓展服務實體經濟領域、深化期貨市場多元開放發展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首日成交近10萬手

《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截至收盤,共有8600多個客戶參與了LPG期貨首日交易,成交量9.64萬手,持倉量1.31萬手。其中PG2011主力合約成交量達到8.51萬手,持倉量1.02萬手。LPG期貨上市首日交易活躍,價格波動合理,產業客戶積極參與交易,實現了平穩起步的預期,也為次日上市的LPG期權順利落地和運行打下了基礎。

上市前,根據LPG市場當時供需情況,大商所公佈了LPG期貨掛牌基準價2600元/噸。同時,大商所對特殊時期的價格波動風險進行了充分預估,將LPG期貨漲跌停板設為14%,以防範波動風險、促進價格發現。

“LPG期貨合約設計合理、貼近產業實際,確保了LPG期貨上市首日交投活躍和功能發揮。”參與首日交易的馬森能源公司總經理林良傑對記者說。

從價格走勢看,LPG期貨首日5個合約均下跌,主力合約PG2011報2366元/噸,較2600元/噸的掛牌基準價下跌9%。“現貨市場不斷走低的價格與沙特CP價格大幅下調的預期帶動期貨價格下跌。在近日國際油價‘跌跌’不休的大背景下,市場預期沙特CP價格可能會大幅下調,沙特丙烷CP價格可能定於190美元/噸,較此前的430美元/噸腰斬過半。華南地區燃料氣現貨價格進一步下挫,跌至2500元/噸的年內新低。國內LPG期貨價格走勢比較符合上述預期。”東證期貨大宗商品研究主管金曉說。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