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生命的呼叫與轉移!

器官捐獻和移植,這是大家聽起來熟悉但又陌生的詞語,熟悉是因為我們現在經常從各種媒體、雜誌、網絡等途徑中聽到或看到這樣或那樣與之相關的故事,陌生則是因為器官捐獻和移植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真正瞭解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器官移植——生命的呼叫與轉移!

器官捐獻和移植與我們以前說的遺體捐獻不同,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去世後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學院校、研究機構等以供研究,但器官捐獻和移植卻不是適合每一個人了,必須要滿足比較苛刻的條件。當然,無論是哪一種捐獻,目的都是為了幫助別人,特別是在一個生命剛剛逝去之後立即進行的器官捐獻則不僅僅意味著一個生命的終結,而是伴隨著一個或多個器官移植給他人,標誌著新生命的延續。

器官移植——生命的呼叫與轉移!

以肝移植為例,由於我國是肝病高發國家,各類慢性肝病患者數量極大,包括各種肝炎病毒感染者超過1億人,酒精性肝病、嚴重脂肪肝等也數量驚人,每年新發肝癌近40萬例,而肝移植是治療上述各種終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治療手段。

器官移植——生命的呼叫與轉移!

不是所有逝世的公民都能進行器官捐獻,比如惡性腫瘤患者,只能捐獻遺體,卻不能捐獻器官。很多因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他們受損的器官也無法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對捐獻者的各個器官進行評估,達到合格標準的才可以進行捐獻。而且離體器官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一般腎臟不超過24小時,肝臟不超過12小時,心臟不超過4小時,超過這個時間之後的器官就會嚴重受損,器官質量會大打折扣。

器官移植——生命的呼叫與轉移!

按照捐獻者生前的遺願或在其去世後親屬的意願可以進行器官捐獻,這種無私奉獻和大愛,使得捐獻者的生命可以伴隨著接受器官移植的人繼續生存下去。一位捐獻者家屬曾經這麼說,“我的孩子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雖然他那麼年輕就生命結束了,但是現在我們把他的器官捐贈出來,給那些需要的人們,就是希望能夠延續孩子的生命,延續孩子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可以說,器官捐獻者和他們的家人,才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一群人。

器官移植——生命的呼叫與轉移!

我國的器官移植屬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目前已經能開展心、肝、肺、腎、胰腺移植,以及多種器官聯合移植等國外能開展的所有器官移植手術。移植技術也達到國際水平。自2010年起,我國開始啟動公民逝世後器官志願捐獻,從最初的1年不到100例,到2015年中國完成器官捐獻2766例,捐獻器官7785個,到2019年,中國每年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器官移植——生命的呼叫與轉移!

以前總有人認為“我國器官捐獻率低,是由於中國傳統觀念落後”,其實應該看到的是,落後的不是傳統觀念,而是管理體制不夠完善,沒有更好地宣傳、沒有更好的渠道,把管理做好,公民捐獻的意願就會提高。而公開、透明、可溯源的器官分配體制也至關重要。在中國公民捐獻體系建立之後,中國公民越來越多地加入到志願捐獻的隊伍。百姓、平常人的不平常善舉,正在以“潤物細無聲”的態勢,讓人類最寶貴的生命,即使不幸終結,也能作為最後的禮物如鮮花般綻放。當然,這種沉甸甸的“生命的禮物”也需要完善健全的法律體系和正常捐助渠道作保證。

器官移植——生命的呼叫與轉移!

身為醫務工作者,我的工作就是救死扶傷,看到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並願意在自己去世後捐獻器官,更是感到欣慰和鼓舞。珍愛自己的健康,珍愛我們的生活,珍愛自己的生命,但如果有那麼一天,不幸突然降臨,我希望大多數人,能夠像那些感人故事中的那樣,捐出自己的器官,給那些迫切需要接受器官移植而得以延續生命的人們,讓這種人間大愛繼續行走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