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教育大講堂•專題匯】五期——自然教育研學營地高端論壇

【營地教育大講堂•專題匯】五期——自然教育研學營地高端論壇

《營地教育大講堂》從策劃到開播,得到各研學與營地教育行業從業者和從業機構高度認可與支持,在疫情期間確實給迷茫同仁們以指引和學習借鑑,我們的線上直播嘉賓和內容與同類直播也都有差異化,大家相互默契,都在為行業未來努力著,我們深信,只有行業好大家才是真的好,行業的繁榮才能反哺我們平臺運營者,唇齒相依,共同奮進!

中國的自然教育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自然教育是面向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教育;自然教育要與研學營地教育、學校實踐教育融合發展,讓青少年感知自然的生命力,發現和激發他們天然的靈性,培育他們健康的情感和品格,激發他們保護自然的主動和自覺;建設開放型自然教育綜合平臺,充分發揮各類自然保護地及城市公園、郊野公園等的社會教育功能,吸引各類教育機構、營地機構進入自然教育領域;培養自然研學師資隊伍,編制優秀教材,設計優質課程,聯合各界打造各類自然教育和研學實踐公共服務產品。

自然教育,是讓體驗者在生態自然體系下,在勞動過程接受教育;是解決如何按照天性培養體驗者,如何培養孩子體驗者釋放潛在能量,培養如何自立、自強、自信、自理等綜合素養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敬畏自然,認知自然!

【專題匯】第五期“自然教育研學營地高端論壇”由“中國林學會”主辦,營地教育網承辦。

“自然教育研學營地高端論壇”第一位開講嘉賓是科普遊子自然教育創始人馬慶宇先生,博物學者,參與國內外多個動植物研究和科普項目,熟悉植物、昆蟲、鳥類、哺乳動物、海洋生物等領域,帶領團隊為國內多個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和自然風景區開發研學線路和課程。

傳統文化研究學者,參與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課程開發工作,為多家大型國有旅遊企業前做研學課程開發。

華北自然教育網絡專家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主任,前中國科學報資深編輯,中科院副高級職稱,現為科普遊子自然教育平臺活動指導。參加過國內外30多個自然保護區的科考活動,為多個營地提供活動策劃和課程設計,帶隊自然科學和文化考察活動300餘次;在全國多家科普場館以及中小學校開展自然科普講座200餘場,發表科普文章200餘篇。

他從“營地教育如何與自然教育融合發展”為主題,從自然教育成為營地教育新趨勢、讓自然教育理念為營地賦能、摸清營地中的自然教育資源、自然教育活動在營地中的實現方式、營地自然教育的師資力量配置、營地自然教育活動的四大誤區、如何通過自然教育為營地引流、營地設施建設如何滿足自然教育需求等為大家帶來滿滿乾貨!

第二位嘉賓是大地之野聯合創始人&CEO徐劍敏女士,江湖大名鼎鼎“芒果”,2015-2016赴中國臺灣、日本、北歐學習自然教育,2016年作為聯合創始人,她創建大地之野自然學校。持lnt無痕中國初階證書;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自然體驗師;獲全國科普大賽講解優秀獎。

她從“自然學校的運營”角度,介紹自然學校的運營主要包含哪些工程,自然學校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怎樣打造自然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等等,做自然教育的小夥伴們一定要學習借鑑喲。

第三位直播嘉賓是營地教育網的老朋友,北歐營地教育協會主席、全國自然教育網絡理事王彬先生,15年以上綜合實踐、戶外活動及領隊經驗,帶領國內外中小學生在中國多省市及韓國、日本、尼泊爾、北歐等地進行野外自然科考,環境引導教育、文化交流活動,涉及定向、騎行、露營、徒步、滑雪等。自2017年受邀為河南省教育廳、福建省文旅廳、江西文旅廳、中國旅行社協會研學分會、浙江旅遊學院、桂林旅遊學院、研學頭條、親子貓等組織開展研學培訓。

他主要分享“泛自然教育資源共建共享”,為泛自然教育從業者指點迷津。

第四位直播嘉賓是位留美學者,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教育委員會委員林嶽女士,她2012年創辦北京市西城區常青藤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帶領機構開展“小木屋成長營”自然生態教育和“在城長生活館”流動兒童社區教育,生態教育項目獲得2016年環球能源獎中國國家獎,並多次獲得國內項獎,在全國60多個社區持續開展自然教育,服務受眾3萬餘人次,自主開發本土19套啟蒙自然教育系列課程,於2019年在IUCN提出的議案“自然保護中的青少年角色”被採納和發佈。

她分享主題“社區兒童自然教育”,從自然教育的使命-培養可持續發展公民,普惠式自然教育-社區與學校,自然教育的大眾啟蒙系列課程,自然教育中兒童參與的實踐,IUCN提案與自然教育的國際合作等熱愛自然教育工作者帶來精神食糧。

第五位直播嘉賓是北京市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主任、中國林學會森林療養分會馬紅秘書長,她同時也是首都自然體驗產業國家創新聯盟主要負責人,從事自然教育近十年,先後組織建設多個北京森林文化示範區,出版《森林文化基地建設導則》等近10個地方標準,參與編寫出版《自然體驗教育活動指南》《森林療養漫談》等近10本著作,創建“森林與人”自然體驗品牌活動,多次獲得梁希科普獎、北京市科普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從基地建設、人才培訓、活動創新、標準書籍等多方面全面推動並引領北京自然體驗產業發展。

她主要從北京探索實踐出發,以“自然教育產業發展”為切入口,剖析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開展自然教育必要性,自然教育產業化進程分析,國內外案例對自然教育產業發展的啟示,北京自然體驗教育現狀、行業需求及產業化分析,北京自然教育的做法與經驗,北京自然教育產業化發展的建議等,全是乾貨,期待精彩!

第六位嘉賓是自然之家創始人胡雪林先生,他也是國內首批國際自然學校的訪問學者從事自然教育課程開發培訓與專題課程指導,日本JEEL體驗教育研究所中國區唯一認證講師,ICF國際營地協會認證ICDC國際營地主任,香港研學旅行教育協會副總幹事中國內陸區域負責人,南方人事科學研究院青少年素質教育專家團隊組長,擁有10年青少年戶外及營地教育機構管理和運營經驗。

他主要從“日本自然學校的核心以及中國本土化探索”為演講主題,我們知道,日本是自然教育做得非常好的國家,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地方,直播課中,胡雪林同志將從日本自然學校的核心內容、日本自然學校案例分享、日本自然學校與中國市場結合探索等深入解析,想了解日本自然教育的小夥伴們更應該不能缺席了!

第七位嘉賓是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館館長、拾野聯合創始人李愛民先生。他15年國家一級博物館(自然類)從業經歷,主持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資源調查及監測項目20餘項,10年自然類科考領隊經歷,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SCI、EI檢索論文3篇,發表蝶類新種(含新亞種)3種,現主編科普圖書2部。

他將從自身工作出發,通過“趣玩博物館―城市裡也該有‘大自然’”實踐經驗出發,從自然缺失or教育缺失、知識碎片化與區塊鏈教育應用、“城市中心、重拾野趣、連接自然”的拾野源起、拾野·拾趣的展陳設計及課程研發分享,為自然教育的室內場館運營及課程開發提供學習借鑑。

“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環境為背景,以人類為媒介,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使兒童融入大自然,通過系統的手段,實現兒童對自然信息的有效採集、整理、編織,形成社會生活有效邏輯思維的教育過程。真實有效的大自然教育,從教育形式上是以自然為師的教育形式。人,只是作為媒介存在。自然教育應該有明確的教育目的、合理的教育過程、可測評的教育結果,實現兒童與自然的有效聯結,從而維護兒童智慧成長、身心健康發展。

探索自然,科學自然,尊重自然!

保護自然,服務自然,順其自然!

敬請關注《專題匯》第五期

自然教育研學營地高端論壇嘉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