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代替公域流量?其實只是偷換概念罷了

由於受疫情影響,私域流量又成為了風口浪尖的討論點,尤其是某房地產公司通過這種方法快速賣房套現,讓公司的局外人成為我的銷售人員,通過你的人脈給我帶來新的銷售。隨著近幾年公域流量的廣告成本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大品牌轉戰私域流量,如三隻松鼠打造自己的專屬APP、百草味和良品鋪子也在佈局。

私域流量代替公域流量?其實只是偷換概念罷了

什麼是公域流量,有什麼好處

公域流量簡單直白點說就是公共流量。其主要平臺就是各大搜索平臺以及電商平臺,還有一些自媒體平臺等等,主要就是商家開店投廣告或者舉辦活動推廣的平臺。所以也叫平臺流量。

這些平臺都有以下幾大特點:

(1)、平臺初期會有一些平臺紅利,流量成本比較低。準確說就是賠本賺吆喝,早期的外賣平臺,商家、顧客和騎手都是從中獲利的。

(2)、隨著平臺的成熟,流量成本會越來越高。比如現在搜索平臺,廣告費越來越高,獲客率越來越低。

(3)、最終平臺會變成一個通道(渠道)收取過路費。這個最大的案例就是電商平臺,商家和顧客通吃,好的產品,若質量過關,其實還不如實體店鋪。以及如今的視頻平臺,就連會員也要二次收取費用。

公域流量最大的好處在於有一定的保障,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說,企業知名度在行業內不高,通過公域流量吸引新客戶,以及通過平臺的保障為新老客戶作為擔保。其主要原因還是公立流量推廣相對容易,比憑藉自身去做容易獲得客戶資源。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前期必須依賴的路,除非成長為品牌企業後才會考慮丟棄部分公域流量,轉戰經營自己的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代替公域流量?其實只是偷換概念罷了

什麼是私域流量,又有什麼好處

公域流量的建立其實是建立在眾多中小企業上彙集的流量,從早期的一路拼殺過來,成為其行業平臺的的佼佼者。私域流量也不例外,中小企業也是一步步在公域流量獲取了一定知名度,開始燒錢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通過如今的品牌知名度通過現有的客戶加上公域流量獲取轉換而來的。

私域流量或者私域流量池,區別於傳統電商消費流量,是向經營用戶的轉變,電商所經營的粉絲或用戶不再是單一產品的受眾,這種粘性可能形成一次獲客而產生多次交易的行為,這些流量只屬於電商而非平臺的競價購得所謂私域,這個閉環也可以說私域流量池。說白了就是忠實客戶轉變成了"微商",不僅用你的產品,還幫你賣貨,不過沒有"微商"套路的代理費,用商品佣金來吸引你的客戶轉化成為你的銷售渠道,讓他的圈子成為你的私域流量,可以重複使用。也就是所謂顧客與分銷商(最多二級)同時兼顧。

私域流量代替公域流量?其實只是偷換概念罷了


大家可能看到了裂變,其實這玩意早就有了,可能大家想到了啥,或者某些品牌的APP都有這個功能。那麼我們看看私域流量具體怎麼玩的。

(1) 、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擁有一定的客戶群體。如恆大地產、三隻松鼠等。

(2) 、客戶與分銷商的轉換,產生裂變。通過不斷地在自己的客戶成為分銷商(包括不是銷售的員工也可以),然後他通過朋友群、自媒體、社群等等可以宣傳的渠道為你獲取流量,然後轉化成為新的客戶,其中部分成為分銷商(二級與一級身份互換),以此類推的裂變營銷。

私域流量代替公域流量?其實只是偷換概念罷了


私域流量最大的受益就是廣告主以最小的廣告投入帶來更多的流量,實現轉化。普通的中小型企業很難推廣自己的產品,品牌知名度太低,這樣的裂變營銷基本不可能,所謂的私域流量建立不起來。其實擁有品牌知名度的商家,打好這套牌也會很難。

其一,裂變推廣,客戶群的吸引;其二,怎麼轉化成為自己的分銷商;其三,這些流量怎麼轉化成為自己的顧客。這三點將是私域流量考慮的重要內容,最後還是商品的輸出,那也是轉化率的問題。

私域流量代替公域流量?其實只是偷換概念罷了

為何說私域流量是偷換概念玩法

隨著互聯網的發達,除了平臺,商家也知道品牌價值,利用自己的品牌進行推廣,獲取流量。其中除了成為平臺商家投錢打廣告,顧客通過搜索關鍵詞獲取排名或者其他獲得客戶外。那麼最多的是自媒體營銷,如公眾號、微博、抖音、快手、頭條等等。但是都是建立在平臺上的,營銷號也是被各大平臺打擊的對象。

2017年曝火的小程序其實就是商家自己品牌推廣,你或許說這還不是依託於平臺嗎?怎麼是私域流量,看看上文說的私域流量的獲客渠道就知道啦!最早的還是客戶自己建立的APP,不過這個開銷和運營成本更高,普通商家消耗不起。包括現在電商平臺打造的私域電商,如某寶的某小鋪和某遊戲大廠和某東一起推廣的某小鋪,他們也是換個概念吸引商家入駐,然後自己運營推廣獲取客戶,降低成本。

私域流量早期其實就是自身品牌價值建立屬於自己的營銷號或APP之類的。不過現在的私域流量藉助了大數據和AI進行更精準的數據營銷罷了!當然現在的公域流量轉化也藉助了。

私域流量代替公域流量?其實只是偷換概念罷了

結語:

私域流量只是偷換概念的玩法,不過有一點的是互聯網的變化太大,導致現今的私域流量比先前更加容易推廣自己的品牌和產品。這就是私域流量能夠玩轉的原因,而不是說營銷成本降低了。

要說私域流量玩的最成功的就是微商,而不是現在各大平臺為中小型企業的推出私域流量營銷產品。未來的路,是什麼樣的,取決於你會不會為自己營銷裂變轉化。

選擇公域流量投放,還是私域流量投放,又或者兩者結合轉化,最終的選擇權取決於你。筆者在此的分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