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老炮眼中的,2020四個關鍵詞:社群,新零售,直播,流量

今年的疫情,給國人來了個猝不及防,當然,最近全球人民也猝不及防了。

危機的降臨,並非全是壞事,因為危難+機遇,才是危機的全稱。 當然,這建立在具備敏銳嗅覺的前提下,作為一個四年的社群老炮,接下來,我就用:社群,新零售,直播,流量這四個關鍵詞,來聞聞2020的味道。


社群老炮眼中的,2020四個關鍵詞:社群,新零售,直播,流量

先說第一個關鍵詞:社群

從純線上的角度來說,2020對社群來說,並非是個好年頭。在之前,線上線下是割裂的,所以社群會有其生存的土壤,並養活了一大群不懂社群,卻靠社群製造焦慮收割的人 。

當然,我也是吃社群這碗飯的人,還好,我算是有底線的那種。但是在之後,純線上的社群,純賣知識的社群,日子會越發難過了。

為什麼呢?因為線下被這場疫情打醒了 。

從此我們會跨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叫做融合時代 。社群將成為所有實體的標配,而所有互聯網企業也會用最快速度在線下開始紮根。

我所說的並非空穴來風,未來的五年之間,大家會一起見證這個歷史。

無法營業的這一個月,無數做實體店的老闆,他們發現,世道真的變了。他們發現只靠開門等客,遇到突發狀況,只能坐以待斃。什麼美團啊,餓了嗎,關鍵時候根本不頂用,自己的命門被人拽在手裡,肆意踐踏,卻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突然發現,唯一的破局是把流量掌握在自己手上。怎麼掌握?建立屬於自己實體產業的私域流量池。怎麼維護?社群!

之後你們會發現,你去任何一個實體店,都會被引導加微信,他們都會建立自己的微信群,並且在微信群裡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

最後,我給社群來一個展望:未來5-10年,社群會成為所有企業的標配。

記住,是所有。能玩好,自然沒問題。就算實在不行,小飯館建個群,方便用戶提前訂餐總可以吧? 哪怕能解決用戶一個痛點的社群,都是好社群。不要擔心群多,只要有用,就有存在的價值。需要你,搜索你即可 。

再來下一個關鍵字:新零售

目前新零售的驅動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基於科技的,一種是基於社交的。


社群老炮眼中的,2020四個關鍵詞:社群,新零售,直播,流量

基於科技的比如:無人貨櫃,無人小店,無人售貨車

基於社交的如:社交電商,社群拼團,社區團購

基於科技的就不說了,不是我的強項。我們說說,基於社交的 。

關於社交電商,這幾個月的芬香,以及淘小鋪的殺出,說明這個賽道已經殺到白熱化了,因為大佬們已經明著開幹了。 大家對流量的渴望,已經殺到白刃戰 。

所以,目前我們所看到的社交電商平臺,從2020開始,進攻就不要想了,該思考怎麼防守,把自己之前留存下的會員運營好。留不住的平臺會死掉,留下來的,還能活著等待未來的風口反擊。

同理,社群拼團,2020的日子絕對不會好過,京東淘寶系的這些社交電商,搶佔的就是它們的潛在流量。而社群拼團,線上無法和巨頭爭霸,線下又比較空虛,所以,前途未卜。

除此之外,直播帶貨也是搶流量的好手。幾方面下來,難、但不會斷崖式死亡,畢竟國內市場這麼大,但是慢慢萎縮是必然的。

無根之草,隨風去吧


社群老炮眼中的,2020四個關鍵詞:社群,新零售,直播,流量

接著說一下社區團購,社區團購今年是踩了狗屎運了。

我在很多場合一直強調,我長線看好社區團購。當然,看好的未必是社區團購現在的模式,有可能是其進化後的模式,是啥樣子,我也不知道,但就是看好。

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次疫情,直接把已經埋頭慢走的社區團購給炸出來了。 官媒已經對社區團購做了較高的評價,再加上,這一波社區團購對於老百姓的強行科普,簡直省了數百億的廣告費 。

可以說,對這個行業的認知推動起碼兩年。 當然,我從不認為社區團購會去替代誰,但是很有機會成為實體店,電商以後的第三把交椅。

當然,目前肯定不行,但是未來,真不好說,下一場最大的流量爭奪戰,大概率就是在社區裡。

但是,雖然官媒做了表態後,大概率今年會有很多的資金會補貼到這個賽道,雖然老百姓的認知有了大的提升。 可是,今年的社區團購賽道的水又會很渾濁了,恐怕整整一年都會打下去。各種大型廠家,套資金的,品牌方會打著滾往裡衝。

所以,對於我們現在還在家堅持做社區團購的老鐵們來說,要做好心理準備。不過也未必是壞事情,一年半前,大量資本殺入,雖然攪得天翻地覆,但是也起到了推進行業的作用。這一波,只要能穩得住,熬過最混亂的時候,又有大量的好資源可以收割,順勢壯大。

對於創業者來說,尤其是小玩家,水渾濁了是好事。陣地戰不屬於小創業者,游擊戰才是,麻雀戰才是 ,反正最近諮詢我起盤的,簡直多得不得了,窺一斑可知全豹。

最後,總結一下社交新零售這個關鍵詞:線上白熱化,機會在線下

來,下個詞:直播

說起直播,就離不開短視頻。但我要說的是,短視頻別看吵得歡,但是短視頻真的是偽命題, 因為不夠普眾。你們刷抖音也能感覺到,現在專業團隊越來越多了,想在抖音池子裡,抓流量,需要硬功夫了。

但顯然,硬功夫不是所有人都能具備的,所以,如果你是大企業,往這方面拓展沒問題,或者你在某個領域修煉了很久,基本功紮實,熬的住,也可以上。 但是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誰給你鼓吹短視頻,那就真的是想割你韭菜。

但是,直播不一樣 ,這是從底層邏輯上來決定的,短視頻再草根,也是種藝術形式。 而直播,是真的可以像聊天吃飯一樣普眾的。顯然,直播的受眾面可以更廣泛。


社群老炮眼中的,2020四個關鍵詞:社群,新零售,直播,流量

很多人會說,啥都不懂,直播誰看?其實,直播最可貴的東西,叫做真實感。抖音一類的短視頻平臺,直播你沒粉絲。但是微信生態的直播,無論如何,你的基礎粉絲都是有保障的 況且,未必人多才叫直播,哪怕你是個服裝店,不忙的時候你坐那裡,直播間有一個顧客,這都叫談生意,要想明白這個道理。

我曾經說過:成交的0-1靠信任,1-100靠產品。

我們很多做農產品基地的朋友,當你播種,澆水,施肥的時候,都是你打造信任的時候,一個手機,一個腳架,哪怕你放到哪裡不管,自己忙自己的,也是種信任的疊加。

所以,直播這個關鍵詞和社群一樣,都會成為企業的標配 如果把社群比較水塘,直播就是水塘裡遊蕩的魚,咕咕直叫的青蛙。 對於我們企業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所以,在直播這個點上一定要動起來,在哪家直播無所謂。

有粉的可以多平臺直播,沒粉的,在微信生態的就可以。畢竟90%人不具備跨平臺獲取流量的能力,而微信你用了這麼多年了,無論如何,都是有基礎流量的。

不要怕沒才藝,不要怕不知道說什麼,用碎片的時間建立信任,順勢成交,就可以了。 社區團購是預售模式,直播不也是預售模式嗎? 現在只是賣貨,未來能賣服務嗎?大膽的想一下。

餐飲店裡直播,有沒有可能直接賣店裡的套餐?

導遊邊帶隊邊直播,可不可以賣線路?

春天種地,可不可以預售秋天的果實?

有了信任,有了真實,一切皆有可能,這就是直播最大的價值。 那麼問題來了,抖音都能賣餐飲店的套餐了,美團會不會加直播功能呢? 當直播帶貨成為常態化的時候,很多的商業邏輯便完全不同了,這個世界真有趣。

看來中國要引領全球的移動互聯網,一騎絕塵了。

好,給直播這個關鍵詞做一個總結:直播讓信任昇華,讓成交像呼吸一樣簡單。

最後一個關鍵詞:流量

流量是永恆的話題,因為商業的基礎就是流量,我為什麼放在最後說呢? 來,我把前三個關鍵詞發出來:社群、新零售、直播

社群,是建立流量池的,這是存量挖掘社交新零售:是把流量反覆利用的,又是存量挖掘直播:是提升流量信任度的,還是存量挖掘

你品,你細品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存量的時候,意味著未來流量的獲取難度是不可逆的,只能越來越難。趁著我們還有一戰之力的時候,拼命的去抓取流量,因為未來真的可能沒機會抓了。


社群老炮眼中的,2020四個關鍵詞:社群,新零售,直播,流量

所以,請給自己致命三問 流量夠不夠?去哪裡搶?在哪裡養?

第一個問題流量夠不夠?

反正我覺得流量太不夠了,讓我始終很有壓力。

作為一個創業者,如果沒想這個問題,建議去上班吧,商業不適合你

第二個問題,去哪裡搶殘餘的流量?

我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明眼人應該明白為什麼我最近拼命搞頭條和抖音了。雖然,現在這兩個平臺遠不如以前好做流量了,但是相對微信生態,還是機會更多一點的。

要知道,玩微信我絕對是老油條了,連我,都在微信獲取流量感到很艱難了,可見局勢多麼的緊迫。 所以,如果您覺得流量不夠,現在趕緊搶,還存在一些小機會,再遲,小創業者連自救都沒機會了

第三個問題,如何留存?

之前已經回答了,社群,直播,這都是留存流量,和提升流量信任的好東西。 左手搶流量,右手存流量,一樣也不能少。在線下,再難,守著一個實體店,好歹有500米可以輻射,有地域保護。

在線上,一旦流量完全匯聚到大的玩家手裡,我們別說500米,一米的立錐之地都沒有,只有出局這一條路。

最後總結一下流量這個關鍵詞:搶殘存流量,養現有流量

四個關鍵詞:社群、新零售,直播,流量。就說到這裡,這就是我眼中的2020。至於做產品的朋友,你們明白一個問題就可以了,流量分佈在哪裡,產品的機會就在哪裡。

以上內容,純屬瞎說,信不信隨你。哈哈哈哈,希望明年的此刻,我們都是笑著的,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