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無論是喜歡數學,還是不喜歡數學的讀者,都對π有一定的瞭解,也對“無限”略知一二。麥教授想分享的,是由π到無限的思維升級。本文不重概念,更考究邏輯思維的躍升。

這也不是一篇關於數學的文章,卻不失數學之美,而數學上的思考,到最後其實是哲學。當年我在麻省理工學院讀博時,數學日和π在學校裡非常受歡迎。很多科普文章講 π ,我更想從 π 開始講 “無限”。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有人說 ,π 裡面包含了任何可能想到的固定長度的數字。這種說法可以用電腦驗證,任何6位數的密碼或11位的電話號碼,都可以在 π 裡面找到。

目前,我們已經知道了 π 的前22萬億位,只要在前1千4百多萬位裡,就可以找到所有的6位數字組合。例如,像“520520”這種,或者是我們喜歡的人的6位數字生日。

01

始於“無限不循環”的概念

知道π、根號,和自然對數e的時候,可能是我們最早接觸到“無限不循環”這個概念的時間點。當我們知道有些數是無窮無盡的,是根本寫不完的時候,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為了寫這個數,可以要求地球上所有的人一起努力。我們不吃,不喝,不睡覺,從生下來一直寫到死,即便“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也永遠都寫不完。

那時,小小的我,領悟到一個道理:有時候不管怎麼努力都是沒有用的。

我最近看一本書時才知道,有個關於 π 的真理。三位數學家在1995年發現了一個公式,叫做Bailey–Borwein–Plouffe formula。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它的厲害之處,是可以計算 π 的第 n 位二進制數 (或者16進制數,有個算法叫Spigot algorithm)。

這很讓人震驚。因為之前所有的計算圓周率的方法,都是一位一位地逼近,不知道前面的數字,就沒法知道後面的。

正如所有厲害的武功路數一樣,這個算法有弱點,當n很大的時候,計算就慢下來,其實還是沒法計算到任意位。這讓我們認識到一件事:天下有好吃的午餐,但是沒有免費的午餐。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如圖,這個表格是計算機發明之前計算出來的π 的位數,中國人劉徽和祖沖之都做出了早期的貢獻。

02

無窮大的“無限”

人類看到的和感知到的,沒有一樣東西是無限的。有些東西換成數字,可以很大,如這個世界存在的時間,又如宇宙中原子的數目。

但這些都是可以被計算出來,物理學過去一百年的進展,讓這些數字都可以很精確地確定。後來,數學裡出現了“無窮大∞”。

這個符號是17世紀的英國數學家John Wallis發明的,將數字 “8”躺贏,變成無窮大“∞”符號。我們不得不說,他真是天才。說到“∞”符號,或許很多讀者未必知道,世上存在一隻咬著自己尾巴的蛇。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再說說與無窮大符號很像的莫比烏斯圈。取一張紙條,扭轉180度之後,兩頭再粘起來,這樣的紙圈,就是神奇的莫比烏斯圈。

我們可以想象一隻螞蟻沿著莫比烏斯圈爬,它能在不跨越邊緣的情況下,爬遍整圈。然後一圈又一圈,回到原點。

莫比烏斯圈是隻有一個面的平面,不信你可以用一根筆在上面畫螞蟻爬行的軌跡,筆不用抬起來就可以在這張只有一個面的紙上畫滿線。

莫比烏斯圈沒有邊界的概念,看似有雙側曲面,卻是一個無限循環的圈。更神奇的,是用剪刀沿著紙帶中間,把莫比烏斯圈剪開。本以為是一分為二,兩頭不再相粘。但剪出來的,反而是一個兩倍長度的紙圈。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03

無限大和無限大的比較

後來,我們學了微積分,知道無限大和無限大並不一樣大。但是,無限大和無限大的比較,並不是通過誰大誰小來做到的,而是通過比較誰的增長速度快來做到的。

數學裡有個著名的洛必達定理,就嚴格證明了這件事。洛必達其實是個商人,是業餘數學愛好者,這個定理不是他發現的,而很可能是他從約翰伯努利那裡買來的。

洛必達出身貴族,曾受襲爵銜,未成年就解出帕斯卡的擺線難題。後來,他拜在約翰伯努利門下,鑽研微積分,著有《無限小分析》一書,創造出一種能用來求得滿足一定條件的兩個函數之商的極限算法。

而這本書,多半是伯努利寫的。

洛必達去世後,約翰伯努利發表聲明,稱洛必達定理和有些發現,應是歸功於自己。但是來不及了。這個定理現在還是被稱為了洛必達定理。

雖然伯努利叔侄三人對數學、統計學的貢獻大,不缺這一個定理,但是也還是很遺憾的,誰叫他拿了別人的錢呢。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04

“無限”到底存不存在

最近對“無限”的思考又升級了

,其實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告訴我們,自然界根本就沒有無限,也沒有連續。“量子”quantum這個詞就是“離散”的意思。

我們之前認為大的數字,如光速,其實是有限的,每秒才30萬公里(這個速度在宇宙的維度裡簡直慢透了)!宇宙從誕生到現在,只經歷了1017秒!而宇宙中的原子的個數也就是1080左右這麼多!

世間最遠的距離不是與你擦肩而過,而是宇宙的直徑:8.8x1026米(大約930億光年)。世間最短的距離也不是心與心的碰撞,而是普朗克距離:1.6x10-35米。所以,“無限”這個概念最奇怪的地方,是它根本就不存在!

那條咬自己尾巴的蛇,告訴我們:無限並不是沒有盡頭,無限的本質是循環往復的。

和許多哲學家一樣,我小時候也想過一個悖論。就是我跑100米短跑的時候,總要跑到一半50米的地方,而之後就需要跑到剩下距離的一半,也就是距離終點25米的地方,接著12.5米。

但這樣下去,永遠有剩下的距離的一半,這樣無限地分下去,怎麼可能到達終點呢?這個也叫Zeno悖論,幾千年前就有人提出來了,後來很多人各自獨立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05

Zeno悖論

學過洛必達定律的自然可以說:不用思考,必達必達。從物理上講,到了普朗克距離就不可分了,所以那個瞬間就到達了。

從數學上講,無限多個的變得無限小的區間,最終合併起來的長度,可以是有限的。(An infinite number of progressively smaller intervals could nevertheless amount to a finite total interval.)

例如可以很簡單證明 1/2+1/4+1/8+…=1

這讓我想起另外一個曾經思考過的問題:假設有一盞燈,你控制那個開關,你讓燈亮一分鐘,這一分鐘它是亮的;之後的半分鐘裡你關掉它,這半分鐘它是暗的;之後的1/4分鐘裡你再打開它,它又亮了。

就這樣,你每次開關的時間縮短一半,直到無限(就是說那時候你的手,要無限快的,在開與關之間變換,每次變換之後,下個狀態的持續時間,是這次的一半),那麼在無限久的時間之後,這個燈是開著的還是關著的呢

說回跑百米這件事,你會問,那個最後的瞬間,是怎麼達到的呢?即便距離終點只有1.6x10-35米,也可以跑到離終點0.8x10-35米呀?!我來給你一個數學的證明。

06

思維升級:如何抵達終點

我告訴你結論先:0.99999…=1。

也就是當小數點後面有無窮多個9的時候,它就相等於下一個整數。或許你會說:這怎麼可能呢?畢竟是沒到1呀。數學很嚴謹的,差一點點也不行。

那我用小學數學證明給你:

  1. 我問你1/3是多少,你說0.333… (後面無限個3)
  2. 我問你 1/3+1/3+1/3是多少,你說是1呀。
  3. 那0.333…+0.333…+0.333…是多少,。。。。啊,竟然是0.999…

這個證明告訴我們另外一個有正能量的道理:你如果真的努力了,雖然你覺得永遠到不了終點,但是你已經到終點了。我剛剛說過世間沒有無限,但是問一個簡單的問題,一片雪花的周長有多長

這個問題涉及分形理論,是數學家Mandelbrot整出來的 (如下圖,值得一提的是:他有一段時間研究股票市場,做出了非常厲害的貢獻,但是他很快就回去研究分形理論了,所以金融市場的理論,現在還這麼弱。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這就是一個最簡單的雪花圖形(Koch曲線):

  1. 最開始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2. 然後在等邊三角形的三條邊上,分別長出一個小一點的等邊三角形,小三角形的邊長是原來三角形的1/3;
  3. 此後,每增加一步,都在上一步增加的三角形上,長出前三角形邊長1/3的等邊三角形,直到無限。

可以算出來這樣的最終的雪花的周長,是無限的!而它的面積又是有限的。畫一個圓就圈住他。

1964年,Mandelbrot問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且在Science上發表相關文章。如果不是有普朗克距離做最小的尺子,英國海岸線的長度,也是無限的!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有人說過,讓無數只猴子坐在打字機前,隨機敲擊鍵盤,如果不限定時間,那麼它們總有一天會打出一部《莎士比亞全集》。

其實不用猴子,前面說過 π 裡面包含了任何可能想象的固定長度的數字。如果用ASCII碼錶示英文字母,《莎士比亞全集》的長度是固定的,所以一定可以在 π 裡面找到《莎士比亞全集》

而且不僅僅是《莎士比亞全集》,任何人類歷史或未來寫出來的東西,包括麥教授現在這篇文章,都可以在 π 裡面找到! 不止能找到,還能找到無限多次,這不就是在不循環中出現的循環嗎?

這就是“無限”的魅力吧。

π的世界裡,還藏著“無限”的思維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