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考研到雙非院校,我是如何適應的?


985/211考研到雙非院校,我是如何適應的?


人生忽如寄,未來不可知——有關調劑的故事


2020年的考研成績因為疫情姍姍來遲,今年的我,已經是一名法律(法學)專業的研一學生,那種惴惴不安不得寧靜的心情,感同身受。去年的經歷還有些畫面殘存,讓我可以像說故事一樣,來寫下這篇回憶筆記。


01 你之所憂,事之所敗


在讀研這件事上,失敗光顧了我第一次,又光顧我第二次。經歷大四,整個人成長許多。


總的來說,我的那段經歷就是,與保研名額以一個排位之差擦肩而過,法考過了,考研以2分之差淚別複試,遺憾調劑。還是自己實力太差,才總是給自己留下“差一點點”的遺憾,畢竟運氣應該是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才會相伴。


然後呢,開始準備調劑、找工作。輕描淡寫一句話,背後是起起伏伏雜亂無序的心路歷程,是諸多的簡歷投出石沉大海,是面試的忐忑不安,是無學可上、無人會要,但也是成長的催化劑。


2019年3月底,是我第二次前往北方進行復試之戰。複試結束後一個人在賓館裡,怕自己連調劑都不能成功,對未來充滿懼怕和擔憂,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人生從未如此絕望。


找工作不順利,不敢二戰,怕調劑不上又擔心調劑上,調劑院校不如本科院校導致的差距,對於我後期的心理調整也是一大挑戰。


2019年北方的春天,枯樹枝丫,大風凜冽。當時的我只希望,有書讀就好。


2019年4月2日傍晚,調劑結果可查,順利被錄取後,心中放下了一塊大石頭。查到結果的時候,我在校車上,想著去另一個校區參加宣講會,為找工作做準備。那時的我,心裡鬆了一大口氣,從2月緊張到4月,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


02 心意難平,困擾不休


但是另一個問題,開始困擾著我。


因為調劑院校不如本科院校,我多次想二戰,卻沒有這個勇氣,父母也並不支持我二戰。我對自己的整個情況進行評估後,最終也覺得二戰可能不適合我,調劑是我當時情況下唯一的選擇。


這一路走來,我見到被調劑院校錄取後退學的,上學上了小半學期退學的,我自己也一度想退學,想著找個工作,再考一次。


985/211考研到雙非院校,我是如何適應的?


入校後,我們法本法碩的同學都是調劑的,心裡多多少少有些意難平。


我問那些已經工作過最終選擇調劑的同學,你們都有工作了為什麼還願意考研調劑來這個學校。他們說,投簡歷的時候,如果HR要求研究生學歷,即使你是清北的本科生,也沒有機會的。


但是呢,選擇調劑到這所學校,我就知道,如果HR要求本碩出身985、211的話,我再也沒有資格投簡歷了。調劑,本就意味著有些路你再也沒有資格去選。


說一下自己選擇這所學校的原因吧。


填調劑系統的時候,是有機會到法學專業不那麼強的211學校進行復試的。但因為自己對財經類院校執著多年,想去北方,想去財經類院校,最終選擇了這個學校。


說實話,本科院校還行的同學選擇調劑的話,後期的心理落差還是很大的,要麼委曲求全開導自己,要麼退學。


比如我就經歷過:“你是××的大學的呀?怎麼會來這裡上學?”做得不好的時候,會很愧對自己本科學校的名聲,最扎心的是,有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英語能力,還不如其他同學。老師問到本科就讀哪個學校的時候,我能敷衍過去便敷衍過去,心情可謂是五味陳雜。


03 人生向前,亦是風景


但是另一個方面,我在讀研時也有很開心的時候。


因為本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整個狀態並不好,但是開始讀研之後,是自己想來的北方,是自己期待的財經院校,整個人的狀態好了很多。我開始放開自己,會覺得原來很多事我也能做到的。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大一便能以這樣積極放鬆的狀態開始大學生活,我可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985/211考研到雙非院校,我是如何適應的?


但是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當下。


當然,這離不開我在讀研之後遇到了我的男朋友,這個故事後面再聊。


即使學校是普通學校,學校的老師也有北大或者人大的博士,留學韓國、日本或者加拿大,如果自己足夠上進,積極和導師聯繫,導師在能幫你的時候也會幫你一把。


加之我們研究生的教育更多是研討式,雖然我是專碩,也會被要求閱讀很多論文,我對於專業知識和科研的認知,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而且學校裡的老師和同學都很好,所以在讀研過程中,我還是很有收穫的。之後還可以準備著好好學英語,考雅思,不管是日後選擇讀博還是留在好的律所,英語都非常重要。


985/211考研到雙非院校,我是如何適應的?


去年十月份還把CPA的經濟法考過了,之後再把剩餘的科目慢慢安排。


總的來說,調劑有讓我難受的時候,也有很多讓我收穫頗多的地方。


想要調劑又不甘心的同學,可以好好權衡一下利弊,調整心態很重要,想好自己想要的也很重要。


04 路遇轉角,相遇相知


我們法律(法學)專業,最終錄取後只有十幾位同學,互聯網通訊之發達,錄取結果出來後我們很快組建了微信群,成為“網友”。


985/211考研到雙非院校,我是如何適應的?

我一志願報考院校後來出錄取名單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在群裡問,有人報××學校嘛?我說,我報的!就從這個話題開始,我倆開始頻繁聊天,分享日常,互相鼓勁,稱兄道弟。在這樣微妙的感情和悸動中,我每天都很開心。


他說他可能“二戰”時,我開始有些懷疑自己“調劑”的選擇。從未謀面的他,開始影響我的心情。


或者說,沒有他,我的研究生生活會少很多樂趣。


為了以更好的狀態見到新同學,2019年的這個夏天,我掙扎多年的“減肥大業”意想不到地成功了。


如室友所說,她們見證了一個陷入愛情的女孩子,是怎麼變好看的。雖然那個時候還不是愛情,只是我認為的“曖昧”。


這個男孩子積極、健談、溫暖,是我對他最初的感覺。生日時互寄禮物,他暑假出外旅遊時給我寄來特產,他說我去報道的時候去火車站接我......就是這些一點一點的細節,我開始期待和新同學見面。


大概是前期感情鋪墊做得還可以,入學沒兩天我倆就在一起了,慢慢地更加熟悉。大概是因為以前胖胖醜醜傻傻的吧,我在研究生階段才有了以前甜甜的戀愛。


他的衝勁、開朗和積極,對我影響頗大。讓我敢在研討課上積極發言,在英語課上進行主題陳述,讓我知道生活中學習和戀愛不是選擇題,而是應用題,原來我也能把學習、學生工作和戀愛的關係都處理好。正如那句話,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都要。


985/211考研到雙非院校,我是如何適應的?


我很幸運,可以遇到他,他帶給我的快樂稀釋了調劑的苦悶,讓我的研究生生活不那麼痛苦。


05 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這幾天在和小夥伴聊天,就像她說的,調劑心態的調整很重要。


現在的我也不敢說調劑對不對,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原因我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向前走,向前看,做好現在的事。


我和她說,我們以前看不起的學校沒想到調劑過去都那麼困難。


我們聽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若不是自己經歷,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失敗的例子。


她說,過段時間她要寫一篇失敗的經驗,不然總看成功的經驗有點飄,失敗的經驗也很寶貴。


要不要調劑?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出適用於每個人的答案。


有人不甘,一心再戰;有人釋然,努力不悔,調劑亦可;有人不屈,步入職場,升學之事,而後再談……


我在想,我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作出的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即使時光倒流,或許也不會改變。


以前有學姐和我說:“學歷只是敲門磚,最重要的是個人能力。”以前的我還不懂,現在的我,深以為然。


不管你選哪條路,那些核心競爭力是不變的,諸如英語能力、專業能力和工作能力……沒有哪條路是坦途,沒有哪條路更高貴,既然不甘心,就用自己的方式證明自己。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追夢路漫漫,人生不可逆。你只管靜心努力,時間自會與你答案。


985/211考研到雙非院校,我是如何適應的?


謹以此文和大家分享一個法學生考研失敗選擇調劑的遺憾與美好並存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