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受疫情影響,各地開學時間一推再推,近期公佈的開學時間也是初三高三的畢業班。大小學生,最近都在家上網課。

很多家長直言:在家帶娃一天,比在辦公室還累!

哈哈,這不班級群裡又翻車了。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老師佈置家庭作業的時候,一時失誤將“洗碗”打錯成“洗澡”,家長即使有疑問還是照做不誤

我們每天即要忙自己的工作,還要督促身邊的小傢伙上網課,做作業。還有吃飯睡覺這樣的小事,每天也要費心心思,與他們鬥智鬥勇。

還記得之前看到的遠在山區的孩子,因為家裡沒有網,還要上網課,所以每天只能來村支部蹭網學習,而每天父親則默默的蹲在旁邊的角落裡陪伴女兒。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白天我們上的名師課堂,晚上老師在線輔導,我爸爸手機流量不夠,所以到村裡來學習。”村支部說,女孩學習很認真,每天都會來這裡學習2小時。

和這些孩子相比,我們很多人提供給孩子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但是孩子的學習環境只是一個客觀因素。給他過分的自由,而缺乏自制力,這些都會毀了他。

一個人是否自律,甚至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成績。自律和不自律,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他還是個孩子

很多父母,打著愛你的名義,恨不得事事都親力親為。

朋友是個手辦迷,臥室裡有一個櫃子整整齊齊的擺放著他珍藏的手辦,對這些手辦如數家珍。

某次家庭聚會,親戚家的小孩偷偷潛入他的屋子,只聽見玻璃碎掉的聲音傳來,大家跑過去看見這個小孩站在凳子上在開的櫃子,不小心戳碎了玻璃。朋友很是心疼,連忙跑過去奪下孩子手中的手辦。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沒成想,這個胖小孩立刻爬到地上撒潑打滾就要這個玩具,哭天搶地的就是要東西。

孩子媽媽看到這個景象,一直在和朋友說好話,讓他不要和孩子置氣,一年就來這麼幾次,把這個玩具給他吧,看到朋友不鬆口,就轉身去找朋友媽媽說情。最後,朋友礙於情面,送了熊孩子一個手辦。

這種家長不去教育孩子“不是我的東西我不拿”反而讓別人“孩子不懂事,不要給他計較”。

我們見過太多的孩子總有各種不合理的理由,但是父母總會一一滿足。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如果孩子一直在父母這樣無條件滿足和遷就中成長,只會成為一個“巨嬰”。

就如同近期因為國外疫情嚴重,好多華裔和中國留學生選擇返回國內,卻抱怨機場排隊檢測慢“歐洲回來就這待遇”,這真是國家建設你不在,萬里投毒你最快啊~

他成長路上的挫折,父母替他承擔

米卡媽媽希望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對孩子的愛到底是什麼?

前段時間,米卡媽媽又看了一遍《知否》,這部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劇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話是: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我們不能一味地寵愛他,畢竟他以後要獨自去面對生活的風風雨雨。他成長所要經歷的困難和挫折,我們不能因為捨不得就想辦法去讓他逃避。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我們需要做的是,讓他知道你是愛他的,會永遠陪伴在他身邊,無論他遇到什麼或者做什麼決定,尊重他。

孫楊因為禁賽8年這件事備受矚目,他的媽媽更是髮長博文譴責中心某領導指派律師能力不強、資歷不夠。

而體育世界官方微博則發微博稱,孫楊媽媽楊明被提到12次,而且直接描述“ 孫楊母親似乎對兒子起了最無益的作用”。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楊明作為孫楊的媽媽兼經紀人,她的付出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這種包辦一切的愛和過度保護就像是一把枷鎖,鎖住了孫楊看世界的窗戶。

楊明從孫楊小學二年級開始,每天為他燉湯、送湯,即使在孫楊父親出車禍時期也是如此。小學五年級,孫楊還不會穿鞋子,楊明認為讓他自己穿鞋浪費時間。

因為楊明的全方位包辦,孫楊被培養成了一個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巨嬰”。

孫楊教練朱穎曾回憶說,他那時個子都長到1米7了,別人還得幫他系褲腰帶。有一次,都快臨近比賽了,孫楊還在問朱老師怎麼辦?

不僅如此,她還過分參與孫楊的訓練,在比賽期間,如果成績不能讓楊明滿意,她就質疑教練的訓練水平,最後,導致孫楊與合作10年的教練朱志根走向決裂。

海靈格曾說過,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對孩子沒有界限感的父母,事事包辦,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快樂教育,給他自由

錢文忠教授曾說過:教育的本質裡,本來就包含著痛苦的成分,要說在教育裡感受快樂,這簡直是不可能的。

從來就沒有什麼快樂教育,教育這件事是一項需要付出艱辛卓識的挑戰。

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懂得自我約束,所以我們必須對他進行管教,過度的自由會讓他無視規則,不懂得承擔責任。

而我們的孩子,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不行”面前,學會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剋制住自己的慾望,摒棄自己的不良習慣,向下紮根,向上生長。

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從小讓他“心想事成”就夠了

可能很多家長認為,我們養育孩子要給他充分的愛和自由,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下的,過分的愛和自由是溺愛,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

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去教育他,有規則和界限感的愛和自由,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