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看著雁群惋惜憤恨道:我們失去的國土,不知。何時才能歸還”

空中大雁飛過,阿良站在門外,看著祖父指著那群“人字”排開的鳥群,不捨地望了他和祖母一眼,但再多的感情羈絆都阻止不了祖父前進的路。

  “將軍,馬已經備好。”

  祖父一躍至馬上,腰板筆直、目光鋒利,氣勢不輸底下一干年輕的小將。

  將士們或佩服或嘆惋,這些人大多數是以前和馮將軍一起上戰場戰友的下一輩,聽說過他年輕時屢戰屢勝的事蹟,如今年近七十仍堅持請纓北伐精神可嘉。

  可達到如此高齡,就算他年輕有通天的本事,現在也不比當年吧。

  “這次頂多一年,擊退北蠻,待下一次大雁歸來,你們就會見到我了。”祖父(馮將軍)撂下話頭也不回地走了。

  身後一支隊伍跟著身後,馬兒奔踏揚起的灰塵久久不散,太陽剛剛升起,明媚下祖孫兩人滿目愁容。

故事:他看著雁群惋惜憤恨道:我們失去的國土,不知。何時才能歸還”


  “唉,他終究還是走了……”祖母拉著阿良,送完了馮將軍往屋裡走去,拿出一張泛黃的畫像看得出神,眼角恍然溼潤。

  阿良站在她身後偷偷瞄了一眼,祖母在看十五年前請的畫師為他們全家畫的全家福,那時的自己不及祖父的膝蓋高。

  提起全家福,對祖母來說顯得格外珍貴。

  曾經祖父讓爹去當兵,爹爹入伍的前一日祖母非要拖著等畫師來了才肯放爹走。她說:“你們一老一少都去了戰場,日後聚少離多,難得最近全家人都在一起畫張全家福吧。”

  其實祖母不忍心說出口的話是擔心戰場上刀劍無眼,九死一生……留個畫像,留個記憶。

  一語成讖,沒想到那一天來得如此之快,爹經驗不足,忠勇有餘,領頭衝向敵人的頭目,大軍戰捷,爹以身殉國……

故事:他看著雁群惋惜憤恨道:我們失去的國土,不知。何時才能歸還”


  祖父說這是馮家的光榮,為此和祖母發生爭執,祖母悲痛失子,罵祖父沒有感情,說孩子死了要這份光榮有何用?

  阿良知道祖父並非無情,晚上他發現祖父一個人坐在暗處,油燈下對著畫像和爹用過的舊物偷偷抹眼淚。

  “家裡有一個人表現得傷心就夠了。兵,不能太沉浸於個人的情感。”祖父一生戰功赫赫,他佈滿老繭的手摸著阿良的肩膀和後背,語重心長,“無論身居廟堂還是征戰沙場,心中都得放著一個‘國’字!”

  祖母的堅持下,阿良做了文官。祖父先有些介意,後來想通無論怎樣都能為國家效力也想通了。阿良牢記他的話,官場上兢兢業業,兩袖清風。

  這一次,北蠻來勢洶洶,連破中州三大關,鬧得人心惶惶。皇上徵集領軍的將軍時,武官很多人閉口不言。聽說北蠻這回出站用了很多堅船利炮,一次進攻死傷數百人,大州的士兵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唯有馮將軍,難忍大州大難臨頭。

  下一年,雁歸來時,阿良從宮裡得到皇上加急讓祖父班師回朝的消息,喜憂參半。

  祖父此次小有所勝,按照他的性子,會乘勝追擊將北蠻徹底趕出大州邊境外十里。剛剛打到邊界,皇上為何著急下令?

  阿良上朝參奏。皇上卻宣佈“以和為貴”,北蠻派來使者談合作,只要大洲答應一定的條件他們便保百年安定。

故事:他看著雁群惋惜憤恨道:我們失去的國土,不知。何時才能歸還”


  老一輩的大臣認為靠幾兩黃金白銀能平息戰火的事何苦再起銷煙。

  阿良力爭讓祖父乘勝追擊,批上“不疼惜祖父高齡”、“不想讓祖父早點回來頤養天年”的不孝之名。

  阿良苦笑,呵呵,若不是因為你這些老東西一個比一個怕事,何苦輪到我祖父上場?圖一時的安享,換一個極其可能是虛假的同盟國,不如徹底殲滅北蠻,斷了再侵大洲的念頭。

  祖孫一心,馮將軍收到聖旨,說讓他準備回朝。看著邊境外仍有些蠢蠢欲動的敵軍,收好聖旨,“傳我令,按原計劃進行。”

  “可是皇上已經說讓我們回朝……”

  “回朝不也需要四五天的功夫,偶爾晚點回去也沒事,先打個一兩天再說!”

  “……是。”

故事:他看著雁群惋惜憤恨道:我們失去的國土,不知。何時才能歸還”


  不幾天,皇上又寫來請書,讓馮將軍放下戰事立刻回朝。

  半月後,宮中竟然來了一批禁衛軍稱受命“押”馮將軍回去!

  明明取勝,快要得大勝,皇上向當朝公然向北蠻使者以表歉意,並罰下馮將軍半年的俸祿。

  念其勞苦功高,在外來使者面前不方便慰藉馮將軍,等使者走後,朝中才派人來給馮家送去些賞賜和補品。

  馮將軍這次回來心中氣鬱,舊傷復發,老年的病症終於一個接著一個來了。沒有往日的精神矍鑠,臥在床上由阿良和祖母照料著。

  “阿良,你等會把這些賞賜分給那些從北荒逃過來的難民吧。”

  阿良受下祖父的旨意,這可能是幫祖父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故事:他看著雁群惋惜憤恨道:我們失去的國土,不知。何時才能歸還”


  施財回來發現祖父斷了氣。枕頭下留下遺書無非是勸阿良繼續忠貞報國,向皇上多箴些良言,孝敬祖母。上面有一句話讀起來令人悲愴,“吾曾以言懟敵曰,犯吾先於犯國,吾亡先於國亡。北蠻心懷不軌,望汝輩謹守。”

  ……

  不出三年,北蠻在相安無事的時間內加緊訓練軍隊修築炮火船隻,大洲皇宮內歌舞昇平,阿良多次勸諫惹惱皇上直貶到芝麻小官的地步。

  北蠻再次來襲,直衝大洲中部,皇上準備遷都南移,京城的百姓奔波逃亡。

  阿良帶著祖母逃亡前,去給祖父的牌位上了炷香,惋惜憤恨道:“祖父,剛剛大雁飛過去了,你曾說你這一生時常看著大雁去征戰了回來又看著大雁回。現在你徹底走了,我們失去的國土,不知要等到哪一個雁歸來的日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