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健康的主人


做健康的主人

健康不重要,失去健康才重要。

這是我在健康領域工作十餘年間最大的感悟,相信也是多數健康工作者、醫療工作者的體會。

這句話的意思,和健康本身一樣,需要正確的解讀。因為,這是當下無數國人的現實——在沒有失去健康的時候,很多人認為健康很重要,都只是說說而已,事實上,你對健康並沒有你以為的那麼重視。


你會說,我很重視健康啊!

我知道,我知道。

你不必急於解釋或辯駁,我們用事實來比對一下,問一問自己。


為了換取更好的生活品質,我需要工作多少年,每天工作多少個小時,這是我的付出。為了獲取更寬廣的人脈,我參加了多少社交結交朋友,打了多少個電話、送了多少禮物,這是我的付出。為了獲取資訊而免於被快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我花了多少時間在網絡、電視,又花多少心思在微信上互動,這是我的付出。為了排解生活的空虛和無聊,我參加過多少次飯局、牌局和KTV,走過多少個旅遊景點,這是我的付出。


那麼,為了保證自己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付出過些什麼呢?

我知道心態對健康很重要,我用什麼方式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富足呢?我有真正的信仰嗎?我有定期去做心理疏導嗎?我堅持自己的愛好與學習嗎?我常常靜坐、冥想來放鬆神經嗎?

我知道運動對健康很重要,我瞭解過最適合自己體質的運動方式嗎?我有長期保持這項運動的習慣嗎?我有為正確的運動方式付出過時間和金錢嗎?

我知道營養對健康很重要,我認真瞭解過基礎營養學概念嗎?我有自己的家庭營養顧問嗎?我有為適合自己的飲食結構進行規劃嗎?我為自己攝入不足的部分進行過額外的補充計劃嗎?

我知道睡眠對健康很重要,我佈置了溫馨、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嗎?無論有多忙,我每天都會保證自己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嗎?


我知道,我知道,這一切我都知道。

我也知道,我只是知道而已。

我總會僥倖的同自己辯解,應該沒有多少人做得到吧?

但我又清楚的明白,別人能不能做到,與我毫無關聯,別人身上發生任何後果都無須我去負責。同樣,也沒人能真正的為我的健康負責。關鍵的問題是,我為什麼不能為自己的健康負責,為自己做到。

承認吧!健康很重要,我只是說說而已。


因為,在我的心裡有一個安慰——如果生病了,還有醫生。

可這個安慰還潛藏著一個意識:反正有醫生,如果醫生都沒辦法,那我又有什麼辦法?看見了吧,這就是為放棄自我負責而埋下的藉口和伏筆。

實話實說,現在生病了去醫院看醫生,像是件非常時尚的事。多認識幾個主治醫生、專家和權威,能吃到進口、稀有的藥物似乎是很有面子的資本。反正,不管生了什麼病,去醫院,將責任交給醫生,這已經成為一股可怕卻又無比自然的潮流。

全然不顧一個重要的事實——很多病一旦患上,醫生連自己都醫治不好。


現代的醫學體系,更像一個宗教。現代的醫院,更像一個教堂。現代的醫生,在病人眼中尤如神父。全民對自己健康的不負責任,正孕育和造就新的“科學宗教”,人人都可能成為“迷信”的教徒。

依然,有個別醫務工作者,很輕易的、無意識的做出一個可怕的舉動——在自己有限的認知範圍內,對超出自己認知的事物加以“審判”,面對某些暫時不夠了解的疾病,下出諸如“雜症、絕症、終身性疾病”的“定論”。這樣的人,哪裡配談醫學,他只是打著科學的幌子,穿著科學的外衣,藉著科學的名義,幹著反科學的事。

因為,今天不明晰的思想,不代表未來不能明晰;今天不瞭解的疾病,不代表未來無法瞭解;今天不能根治的疾病,不代表未來不能根治。隨著基因科學、量子科學、營養科學、納米科學的高速發展,這個未來或許就是明年,甚至就在明天。此種案例比比皆是:天花、霍亂、鼠疫、肺結核等疾病,過去都曾被宣佈為絕症。現在看來,某些醫療從業者愚昧、無知而又胡言亂語的習慣才是最難根治的惡病頑疾。


何況,只要存在被治癒的案例發生,就不應該墨守成規的放棄探尋、研究和嘗試。

其實,就算你接受過專業的學習和訓練,你依然會發現,消除症狀容易,治療疾病很難。但轉個念頭,我們不要將目標緊盯在治療疾病或是消除症狀上,而是從現在開始,學會在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如何支持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的狀態,就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發生的機會。這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們要無比堅信,健康是大自然賦予地球上每一個生物的權利和潛能,人類也不例外。

這是最起碼的應該自信的認知。


歷史上的奇蹟和成就,無不是“源於希望、勇於嘗試、成於堅持”。

如果你是一個“病人”,我不是勸你不要治療,而是希望你自己負起自己健康的責任,主動學習對身體的認知,主動學習健康的知識,主動嘗試健康的方法。這是真正可以幫助自己獲得健康的光明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