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過去兩週,波音公司一直在股價崩潰中苦苦掙扎,737MAX停飛和新冠病毒全球蔓延令波音被投資者拋棄,股價跌幅最大時距高點下跌了80%。

波音作為美股中的核心資產,標普500中的重要權重股,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幅度的下跌?甚至有投資者發問,波音會破產嗎?這家商用飛機的全球雙巨頭之一、美國重要的軍工企業,怎麼就到了如此危機的邊緣?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波音的壓力與很多公司一樣,來源於負債累累導致現金流告急。當黑天鵝出現,公司因為突發狀況而陷入財務困境時,如果沒有大資金出手相救(往往是政府),就有可能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最終只能申請破產保護,股價就有可能跌到1美元以下。

由於美國此前經歷了長達10年的經濟擴張,很多具備壟斷地位的公司都無需準備大量現金儲備,例如波音的商業飛機業務,由於與空客瓜分了全球大部分市場,所以非常強勢,其收入也主要靠航空公司的預付款。

疫情危機之下航空公司大幅取消訂單,波音現金流告急。另外,波音為了維持股價,還把大量淨利潤拿來回購股票和分紅,這導致其現金更加匱乏。

最近,很多全球性的大公司都在進行資產緊急出售計劃,例如軟銀(Softbank)正在緊急出售410億美元的資產(這個數字佔軟銀全部資產的17%),以便為了挽回暴跌的股價和削減債務而籌集資金。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因為投資者擔心新冠病毒將打擊軟銀投資的Uber和OYO Hotels等,軟銀股價最高跌去一半,這令揹負550億美元淨債務的軟銀壓力倍增。

像波音或是軟銀這樣的大公司,已經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它們真有可能破產嗎?

答案是會,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除了金融業的巨頭雷曼兄弟破產外,負債累累的實業公司通用汽車也破產了,最終由美國政府注資入股,破產重組後的新通用才重獲新生。

如今,美國財政部長努欽暗示,作為2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將入股幾大航空公司,以此代替向這些公司直接提供數十億美元資金的計劃,這很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時入股通用的操作,波音股價也因此大漲。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2008年通用汽車破產的要點,然後再思考波音會重蹈覆轍嗎?

1

通用汽車告訴你

“Too Big”也一樣可以“Fail”

做一家百年企業很難。在經營了第101年時,成立於1908年的通用汽車,在2009年向曼哈頓法院提交了破產保護申請。

這家“巨無霸”車企是那種Too big to fail的公司。通用有多大?它在2008年以前,都是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在全球34個國家/地區每年生產超過900萬輛汽車,擁有23.4萬員工,還為49.3萬名退休員工提供醫療保險和養老金。僅在美國,它每年花費500億美元從1.1萬家供應商手裡購買零部件和服務,每月支付4.76億美元的薪水。

通用汽車擁有良好的現金流生產能力,但債務規模也超出想象。在它822億美元的資產之上,是1720億美元的負債。2007年由於意識到缺乏現金,公司CFO出售了一些債券和股票,籌集了30億美元,但當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時,通過賣資產來籌集現金的方法已經行不通了。

2009年通用汽車股價一度跌下1美元,而在2007年,它的股價還一度突破40美元。

那是因為在2008年崩盤前,通用汽車還沉浸在市場增長的虛幻之中。2007年通用汽車剛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達成一項協議,把醫保責任轉移到一個信託基金中,降低了一些新僱傭工人的福利。並且通用汽車近年來新開發了銷量不錯的車型,例如別克Enclave、雪佛蘭Malibu和凱迪拉克CTS,雖然整體銷量有所下滑,但這些車型都還亮眼。在中國和俄羅斯,通用汽車也是最早設立工廠的外國公司之一,正在迅速獲取當地市場。

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向好的業績方向都被證明是錯誤的。美國住房市場的疲軟影響了汽車銷售,人們發現為購買新車而貸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最重要的是,石油危機導致汽油價格幾乎翻了一倍,但通用汽車很多高利潤車型都是耗油大的皮卡或是SUV,這些需求迅速蒸發。

終於,通用汽車撐不住了。在此後四年艱難的破產重組中,通用汽車一共損失了800億美元。

如果要找出通用汽車破產的原因,最核心的就是其龐大規模掩蓋了任何低效率的情況,金融危機是其導火索。

這種低效最明顯的兩個體現,一是通用過於依賴高利潤高耗油的老路,而忽視了對節能車型的研發;二是員工的高福利在危機中拖垮了整個公司,這兩點都頗為致命。

由於石油危機的爆發,國際油價不斷上漲,無疑影響了高耗油車型的銷量,但通用並沒有從油價高漲中吸取教訓,而是把小型車市場讓出來,追求高利潤的豪華配置,而混合動力車是日本企業的強項,最終豐田超越了通用。這是通用龐大規模帶來的(研發)方向傲慢。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高員工福利。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為其會員謀取了豐厚的退休福利,測算顯示,每下線一輛汽車,汽車廠商就需要支付4000美元用於醫療、養老和工會支出,這給企業帶來很大負擔。

從2007年第二季度以後,通用汽車對員工債務一直在800-900億美元,佔總債務比重在 50%左右。

另一方面,2007年末通用僅撥出淨收入的4.47%用於技術研發,也許是因為沉重的勞動力成本,導致通用缺乏資金研發節能環保的汽車。

最終通用申請破產保護。在奧巴馬政府的促進下,通用將一分為二:一個貧弱衰敗的舊通用,帶著沉重的員工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債務,以及一系列失敗的品牌(包括悍馬、龐帝亞哥、土星和SAAB),被剝離出來。

剩下的那個新通用,將帶著幾個掙錢的品牌(包括別克、雪佛萊、凱迪拉克和GMC),經過重組後期待重新崛起。

新通用還將裁減約14家工廠、2400家經銷商、21000個小時薪工作、8000個白領工作,以及至關重要的790億美元債務。新目標是使北美公司能夠在年銷量達1000萬輛的美國市場實現收支平衡。新通用已於2010年重新上市。

從通用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現代公司破產,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清償、倒閉,而更多是一種重組、重生的解決方案。就像通用的破產保護,是在公司的下滑狀態下,由政府牽頭,組織各方力量在滑坡的某個節點上,做出一個止滑的平臺,讓公司有機會重新起飛。

2

波音會重蹈覆轍嗎?

波音的風險不僅僅是新冠疫情造成的,其債務壓力在737MAX問題中就已經暴露。

由於737MAX是波音的新一代主力機型,也是其歷史上銷售最快的機型,印尼獅航、埃航兩起空難後,該機型停飛停產,波音2019年的經營已經深陷泥潭。

其中窄體客機交付數量從2018年的453架下滑至127架,寬體客機從226架下滑至95架。2019年總營收同比下滑24%,歸母淨虧損6.37億美元,同比下滑106%。其中商業飛機總營收同比下滑47%。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而波音此前享受強勢行業地位,2013至2018年期間,公司的借貸利率始終保持在2%到4%之間,明顯低於洛馬、雷神等競爭對手,不存在債務違約問題。

但是在2019年,波音出現了737MAX造成的經營壓力之下,仍然堅持大額分紅,這導致有息負債增加至273億美元,資產負債率提升至106%。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把大量的公司利潤拿來分紅,美國很多大公司都是這麼幹的,但波音的問題在於,出現了經營危機後,沒有留存足夠的現金,依然大額分紅。如果沒有新冠疫情造成的航空公司取消訂單,想必等737MAX在2020年中復飛後就可以得到緩解,但如今疫情使得這個計劃遙遙無期,這加劇了波音的現金流風險以及信貸風險。

據中信證券分析,高分紅、高回購是傳統行業巨頭維繫股價的常用方式。美國上市公司管理層多為職業經理人,當公司所處行業進入成熟階段,增速趨於平穩時,高分紅、高回購成為管理層維持股價上行、獲得股東支持的常用方式。

波音的現金基本拿來做了五件事:回購股票、現金分紅、研發、資本性支出和養老金,其中股票回購+現金分紅大概佔其一半多,研發在四分之一左右,剩下的則是資本支出和養老金。

在最困難的2019年,波音雖然淨虧損了6.4億美元,但依然堅持分紅和回購股票。737Max 空難後,波音當年的分紅現金總額進一步提高至46億美元。直到近期由於疫情可能造成經營嚴重惡化,波音為節約現金流才暫停發放股息和回購股份。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不過,沒有跡象證明波音是依靠大舉借債來回購股票,而是把賺到的錢分給股東,這是很多投資人在選擇傳統行業公司時的重要參考之一。

波音在研發投入上所花的錢,遠不及回購股票和分紅,這一點對不對?波音作為上市公司,的確很難不計成本地開發新技術,萬一沒有把握對技術方向,研發費用也都沒了。

另一方面,波音一向對自己的行業地位非常自信,甚至有些傲慢,所以賬面一直沒存多少現金。波音認為對供應商和客戶都具備強大的議價能力,雖然公司債務看起來很多,但相當一部分都是對上游供應商的應付款和下游客戶的預收款,通過提早對客戶收取定金和押後對供貨商付款來獲得資金進行生產,而且這些負債是無息的,波音甚至不需要動用自己的資金就能完成生產。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所以波音一直不樂意持有現金,現金儲備多年在100億美元左右,而蘋果、微軟這些科技巨頭,動輒1-2千億美元的現金儲備。波音的“優點”在這次新冠疫情造成的危機中,反而成為危險的來源。

3

波音不會像通用汽車一樣破產?

那麼,波音會和通用汽車一樣破產嗎?我們認為不會,因為波音在航空業中的地位,比通用汽車在汽車業的地位要牢固的多。

航空產業是美國重要的經濟支柱,波音在其中舉足輕重。哪怕在全球來看,波音市場份額依然很大,短期內難以被替代。在商用飛機領域,近二十年市場主要是波音和空客雙雄並立,而波音和空客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客機供應商,各自佔總交付量的45%左右。其中波音在寬體客機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近5年佔交付量的70%。

波音除了商用飛機業務,還有防務、空間及安全(Defense, Space&Security)、全球服務(Global Services)、波音資本(Boeing Capital)三大業務。

其中防務、空間及安全業務主要從事軍用飛機及武器系統的研發、生產,產品覆蓋航空系統、防禦系統及太空領域;全球服務業務,則包括供應鏈管理、工程維修等業務,主要為各大航空公司提供運營服務。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商用飛機業務佔波音總營收的42%,第二名則是軍用業務,佔總營收的34%,其主要軍機產品F/A-18“大黃蜂”、C-17運輸機、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均是美軍現役主力裝備,波音還是全球第二大武器製造商。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近年來波音軍用訂單相對穩定,可對公司運營形成一定支撐。2019年8月美國國防部表示,波音公司已獲一份價值10億美元的合同,將繼續為A-10雷電二式攻擊機提供維護工作;同年美國國防部宣佈波音公司又獲得一份價值1.722億美元的合同,主要負責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維護升級。

除了軍機外,波音還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在航天飛機、商業衛星、火箭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由此可見,波音作為美國高端製造業的代表,並且是美國主要國防提供商,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具有戰略意義,通過政府貸款度過危機是大概率事件。相比之下,通用汽車在全球的產業地位相對弱一些。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即便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商用飛機業務價值清零,其軍品和全球服務的價值,也能產生40多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FCF),按保守的10倍P/FCF,其價值也有400億美元。

至少從今年來看,波音的資金鍊在政府救助下應該不會斷裂,暫時沒有破產風險。但其經營壓力什麼時候能夠緩解,取決於疫情控制。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在疫情造成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企業面臨現金流危機——這是造成破產的核心原因,不管你的公司規模有多大。

從通用破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現代公司破產,並不僅僅是簡單的清償、倒閉,而更多是一種重組、重生的解決方案。

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是在公司急速墜落的狀態下,由新投資人牽頭,組織各方力量在滑坡的某個節點上,做出一個止滑的平臺,讓公司有機會重新起飛。

如果疫情真的把公司逼到了這一步,也許我們能從通用的案例中獲得一些啟發。

References:

1、經濟學人:《The bankruptcy of General Motors,A giant falls》;

2、蒼之濤,格隆匯:《波音要破產了?》;

3、中信證券:《軍工行業波音專題:凜冬孕育新希望》

題圖來自波音官網,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處理


如果這段時間對修煉內功感興趣,點擊即可瞭解億萬學院三期詳情,歡迎長按掃描二維碼,進入創業公司最實戰的億萬學院報名通道。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保存圖片到本地,打開微信掃一掃,即可報名

Too big to fail(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真的會破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