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謝春花,然後愛上她

《茶酒伴》是一首很舒服的歌,據說這也是謝春花本人最喜歡的一首歌,簡單的節奏、朗朗上口的歌詞能讓人陷入到一個舒適的氛圍中。和別人笑談說,這首歌會讓我想要好好過日子,改變自己粗糙的生活習慣,與茶酒相伴,最好能夠歸隱,哈哈。


蔣明創作茶說“吃茶去,抓一把山色泡在草木裡,我眼中的繁華都沉浮在茶底”,後來鹿先生又唱“所有的酒都不如你”,關於茶和酒的回憶,無數次令我動容,而最貼近我心情的,大概是春花姑娘的創作。


一九九五那年我出生,從小便是順著奶奶自家釀的甜米酒尋飯香,長到十五六歲的年紀,金秋時節桂花香味兒在空氣裡繚繞著,每天放學回到家中最迫切的事,是蹲在院子裡看奶奶釀製甜糯米酒的全過程。


選出上等糯米反覆淘洗,淘清白漿,清水浸泡。這一部分奶奶做得尤為精細,眼力不好的她總要花費半響時光去挑選,也因此自家釀酒要比別人的甜上好幾倍。糯米上鍋蒸熟再裝入陶土烤制而成的壇中,撒入酒麴發酵,經過一個月的釀製,酒香裹挾著桂花香,飄香十里。


每一回成酒後,父親就要在飯桌前滿上一大碗,就著滷水小攤買來的滷料捱過夏季酷熱難耐的黃昏。


遇見謝春花,然後愛上她


後來奶奶去世了,父親以茶代酒打發閒暇的傍晚時光。人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自那以後,父親的好時節終止了,包括嗅著酒香長大的我。


每當金秋時節茶香四溢,奶奶香濃的酒釀便鑽進父親與我的回憶裡猖狂。


早年的古宅被拆了去,茶和酒交相在我的生命裡失散,成長的眷戀也在一點一點變淺,只有醇厚的酒香停留在回憶裡閃閃發光。


後來九五年生的謝春花一下子把我曾經的回憶喚醒,”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 ,那麼多年的眷戀,被一首和絃簡單的民謠徹底深化。


遇見謝春花,然後愛上她


嗓音如玻璃一般乾淨的春花,唱著“ 平生光影短 不如茶相伴,冰雪也消散 斗酒灑羈絆 ”莫名的有一種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打著非洲鼓的豪放,“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的景象一下子湧上心頭。


孤獨茶酒伴,但於我而言,春花的聲音進入我的世界那一年,也是失去奶奶的酒釀後得到的最美收穫。


有人拿金庸的小說人物來形容幾個民謠女歌手, 燕池像趙敏,陳粒像黃蓉,而謝春花就像王語嫣 。聲如薑絲煮黃酒,最宜獨酌洗惆悵。春花唱歌,聲色一出宛如蘇小小拿起鐵琵琶,錚錚淙淙鏗鏗鏘鏘,陡然燕飛烏衣巷,忽然躍馬斷大江。


遇見謝春花,然後愛上她


吉他民謠校園小清新卻是創作得古風古韻十足,這樣趨向流行音樂的底子下,又有著流行音樂少有的簡約靜謐。


而春花說得是,不會把自己的音樂定義,她言“ 每個人的音樂只是表達方式不同,沒有流行和民謠的界定,我不希望自己的音樂被界定 ”。歌手最忌諱的就是把作品限定,而隱藏自身的無限可能,春花很聰明的避開了這一點。


北國燕池人海忙,脫韁陳粒走萬鄉,春花借我一荒島,贈與蔣明唱時光。


遇見謝春花,然後愛上她


如今當年那個失戀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創作《荒島》的小女生已經不在了,春花在自己的房間裡締造了一個江湖。我想做音樂是她最好的選擇,因為她終於釋放出自己最柔軟的一面。


人生有很多選擇很難,換一種方式去堅持也未嘗不可。 但是選擇當歌者和當聽眾兩者之間,春花式的治癒我只願獨享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