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煮:煎煮時間是越久越好嗎?

中藥的煎煮時間當然不是越久越好,要根據藥物的性質確定煎煮時間,一般解表藥和芳香揮發藥不宜久煎,久煎會使有效成分揮發散失,而滋補調理類藥物則需要久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中藥煎煮:煎煮時間是越久越好嗎?

【煎藥的火候】:煎藥火力的大小,中醫習稱為“火候”。火候主要包括“文火”和“武火”。

文火、又稱“慢火”、“弱火”,溫度較低,水分蒸發緩慢;

武火,又稱“緊火”、“強火”,溫度較高,水分蒸發較快。

因此,煎藥火力的強弱,直接影響湯劑成分的煎出。火力過強,水分很快被蒸發,藥物的成分不易煎出,而且藥物易於煎焦糊,藥液易於煎幹;火力過弱,煎煮效率低,藥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掌握“先武后文”,即在沸前宜用武火,使水很快沸騰,沸後用文火,保持微沸狀態,使之減少水分蒸發,以利於煎出藥物的成分。根據各類藥劑的不同特點,煎藥火候也有區別。列表如下:

1、解表藥: 應用武火速煎,“氣足勢猛”、藥力迅速;

2、一般藥: 應用文火和武火交叉煎煮,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3、滋補調理藥 : 開始用武火煎沸,沸後用文火慢煎、使藥汁濃厚,藥力持久;


【煎藥的時間】煎藥時間的長短,一般與加水量的多少,火力強弱,藥物吸水能力及治療作用等因素有關:中藥煎煮一般分兩次,因藥物煎煮達到一定濃度後有效成分較難溶出,所以需要把頭煎的藥汁倒出,再加入適量的水煎煮第二次,最後把兩次煎煮的藥汁混在一起服用,這樣才能保證有效成分被煎出。

1、解表藥:頭煎 10-20 分鐘 、 二煎 10-15分鐘

2、一般藥 :頭煎 20-25 分鐘 、 二煎15-20分鐘

3、滋補調理藥 :頭煎 30-35 分鐘 、 二煎 20-25分鐘

上述煎藥時間,均從煎沸時算起。煎藥時間除上述外、還應參考藥物的質地、如花、葉及芳香類藥物煎煮時間宜短;根莖、果實、種子類煎藥時間宜長;金石、介殼、動物類及質地堅實的藥物煎煮時間宜更長。

【中藥特殊煎煮方法】湯劑多由複方煎制而成,其藥物成分的性質相當複雜、有溶於水和難溶於水的成分,亦有易揮發、分解、焦化的成分等等。因此,為了提高場劑超出量,減少揮發性物質和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壞,提高湯劑的質量,確保療效,某些藥物在煎煮時需要進行特殊處理。主要包括先煎(礦物類及含有毒性的中藥一般先煎)、後下(薄荷、鉤藤)、包煎(車前子、葶藶子)、烊化(阿膠)、另煎(貴重藥材)、沖服、兌服、煎湯代水等。


中藥煎煮:煎煮時間是越久越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