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一只宠物狗的蜕变之路

故事的主角是在美国南部长大的大型混种犬。它最初过着幸福而舒适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它被拐骗到北部的阿拉斯加,随后在三个不同的所有者之间转移。期间还变成了雪橇犬,成为一对邮递员的好搭档。然而,北方的生活逐渐唤醒了他早已隐藏在他心中的野性。

许多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电影和电视作品都使用人类的声音和动物角色进行匹配,以深刻地描述动物的情绪。但是,《野性的呼唤》没有使用这种方式,只是偶尔使用了叙事来适度提供讲述。大多数情节完全基于主要角色狗狗的行为和表情。让观众充分融入到情境中,也体现了影片高超的CG特效技术。

《野性的呼唤》一只宠物狗的蜕变之路

就故事而言,电影开头,巴克只是法官抚养的一只宠物狗。尽管此时他的生活很平凡,但电影仍将巴克的经历描述得很有趣。一方面,巴克的调皮的一面通过各种桥梁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在法官的家中,巴克的庞大体型被充分展示,横冲直撞期间也显示出的其力量感。就开幕场景的安排而言,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事的转折点是,巴克被不法之徒绑架了。尽管人们难免地会担心起巴克的未来,但这种悲伤的气氛并没有在电影中停留太久。当巴克第一次到达北方时,他并没有沉浸在与主人分离的悲伤中,而是以一种相对轻松的基调使人们对狗狗的未来充满了好奇。因此,就故事风格而言,这部电影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巴克到达阿拉斯加后,被一位黑人佩罗买下,他打算把巴克当成雪橇犬。佩罗与妻子一起担任着邮递员,并对待狗狗也是非常的友好,邮递员夫妇的这段故事情节也为电影增添不少亮点。

《野性的呼唤》一只宠物狗的蜕变之路

但是,巴克从未接受过任何雪橇犬的训练,因此,当他第一次与其他雪橇犬一起拉雪橇时,他在团队中变得尴尬。《野性的呼唤》的描述非常有趣,它向观众详细介绍了雪橇犬新秀在第一次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随后的情节也足以反映出巴克日益专业化,对新身份越来越满意,成功刻画出了角色的成长。

值得提到的是,巴克作为雪橇犬的经历还包括犬群的政治斗争。雪桥狗的领袖史密斯非常专业,但是他是暴君领导者,电影对其负面形象的刻画十分具体,足以与人类角色相提并论。巴克的形象与史密斯大不相同,非常善解人意,这在犬群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感。尽管这部电影没有使用拟人化的技巧,但这种情节的塑造仍然可以使人感觉非常不错,这反映了电影的水准。

巴克和史密斯之间的冲突成为必然,相关情节包括两只狗之间的激烈对决。尽管过程并不长,两只狗之间的对决也不像大型野兽般震撼,但仍足以为电影增添戏剧性。除了在位者和挑战者之间的对决之外,这部电影还通过一些小细节反映了其他雪橇犬对巴克的期望和认可,电影在细微的方面也是考虑得十分周到。

《野性的呼唤》一只宠物狗的蜕变之路

然而,雪橇犬的职业绝不是巴克的最终归宿。两次更换主人后,故事的方向有所不同。巴克在北部的第二位主人哈尔与邮递员夫妇的形象大相径庭。在他出场后不久,他表现出了相对消极和贪婪的一面。哈尔带来的负面因素也加剧了戏剧的张力,同时,电影的人类反派角色也得以凸显,带来了电影的正面和反面特征对比,并使剧本更为饱满。

第三任主人约翰·桑顿尽管较晚成为巴克的主人,但他之前与巴克有很多关系,狗和人甚至互相帮助过几次。其关系的塑造可以很好地反映“命运”一词的内涵。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描绘人与狗之间的友谊,但我们仍可以看出巴克与约翰难得的友情。

巴克在北方的经历也是逐渐唤醒其内在动物野性的过程。这部电影也对此有更具体的解释,以黑狼作为巴克内心野性的具象化体现。每当黑狼出现时,这意味着巴克的野性开始出现,甚至直接影响他的决定。黑狼出现的时机也恰到好处,与巴克的逐步蜕变也是相得益彰。

《野性的呼唤》一只宠物狗的蜕变之路

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狼群也是巴克野性逐渐觉醒的催化剂。在电影的后半部分,狗和狼之间的关系逐渐升温,这在巴克的生涯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虚拟的狼和真实的狼的影响下,巴克最终从宠物犬变成了回归自然的野兽,这剧情似乎非常令人信服。

过去,狗被迫与主人分离的故事通常会以人与狗的艰难团圆为结局。而《野性的呼唤》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也许这部电影可能不是原著的最成功改编,但也已经非常出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