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天氣轉暖有望減緩新冠病毒傳播

冬季的結束歷來是歡慶的日子。但2020年不是這樣,雖然北半球的春季已到來,但是為了減緩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而實行的嚴厲封鎖隔離措施,使人們高興不起來。

但在與這場大流行病的鬥爭中,一些科學家從更溫暖、陽光更充沛的季節的到來中看到了希望。如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狀病毒病)符合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季節性模式,未來幾個月將有助於抑制病毒——至少暫時而言。

一些研究似乎表明,新型冠狀病毒確實會像其在人類中間已傳播多年的基因表親們一樣,呈現明顯的季節性。其中一項研究還似乎表明,COVID-19在熱帶地區將比在溫帶地區更難立足。

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病毒學研究所(Institute of Virology)副教授穆罕默德•薩賈迪(Mohammad Sajadi)表示:“根據我們迄今的記錄,該病毒在溫暖的氣候下似乎更難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薩賈迪一直在研究新冠疫情,目前全球已有近40萬人受到感染。

來自中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和清華大學(Tsinghua)的科學家研究了新冠病毒在中國100個城市的傳播情況,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高溫和相對較高的溼度顯著減少了COVID-19的傳播。”

薩賈迪教授的研究似乎表明,儘管這種病毒可以在任何地方傳播,但當溼度較低且溫度在5至11攝氏度時,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最有效地傳播。

目前受COVID-19影響最嚴重的地區都位於赤道以北的北緯30度至50度之間,這覆蓋了中國和美國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歐洲南部。

但馬里蘭大學的研究小組預測,這條“最強病毒傳播帶”將在未來幾周向北移動,覆蓋歐洲北部和加拿大,然後到了夏季整個北半球的傳播速度將放緩,而在赤道以南的溫帶地區將會加劇。中國的研究人員也預測,隨著夏季到來,病毒傳播將下降。

不過,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和瑞典卡羅琳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項研究發出了告誡。該研究將其他冠狀病毒爆發的季節性數據輸入當前這場大流行病的模型中。

研究報告得出結論:“春季和夏季的到來可能會給人一種(該病毒)已被成功遏制的印象,但到了2020-21年冬季,感染人數將再次增加。”

那將形成一條與1918-19年所謂的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大流行相似的流行病曲線,當時有三波感染,而中間有幾周病例較少,將三波感染高峰隔開。根據一些計算,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那次大流行病期間被感染,全世界至少有5000萬人死亡。

呼吸道病毒呈季節性表現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科學家指出幾個促成因素。第一,儘管病毒會在正常體溫37攝氏度左右的人體內繁殖,但在更低的溫度和溼度下,它們能更好地在人體外存活和傳播。

另一個因素是,生活在溫帶地區的人們在天氣較冷時一起待在室內的時間較長。第三個因素是在冬季,人體免疫系統的效能較低,部分原因是幫助合成維生素D的日照不足。

然而,科學界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比如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流行病學教授馬克•利普西奇(Marc Lipsitch),他認為一些同事誇大了COVID-19可能呈現的季節性。“我們可能會預期,在更溫暖、更潮溼的天氣,(這種病毒的)傳染性將小幅減弱,”他表示,“但認為這一減弱本身就足以在減緩疫情蔓延方面產生很大效果的看法是不合理的。”

原因在於,COVID-19對世界來說是新的,因此它的表現與那些存在已久的病毒有所不同。“老的病毒……在較為不利的條件下傳播。多數人已具備免疫能力,它們只能在少數不具備免疫力的人中間傳播,”他解釋稱,“簡言之,存在已久的病毒只有在條件最為有利時——也就是冬季——才能……在人群中傳播。”

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醫學教授保羅•亨特(Paul Hunter)認為,COVID-19對高溫和高溼敏感。他表示,對於那些衛生系統最無力應對嚴重疫情的國家(例如很多非洲國家)而言,這是個好消息。人口結構年輕,以及在戶外度過更多時間的生活方式,也是非洲的有利因素。

亨特教授表示:“我認為,這場大流行病對非洲的影響不會像歐洲和北美那麼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