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蘭州人社:“七個全力”打造“五個人社”

著力打造五個人社:

智慧人社:通過“互聯網+人社”,實現人社服務“更便捷”。

法治人社:通過切實提升全市人社系統依法行政的能力,實現人社服務“更公正”。

親民人社:通過提升服務水平,實現人社服務“更貼心”。

清廉人社:通過政風行風建設,實現人社服務“更陽光”。

信用人社:通過人社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現人社服務領域“更誠信”。

重點全力做好七方面:

一、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穩定

目標: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25萬人以上,實現勞務收入61億元。

怎麼做?重點突出一個“穩”字。

1.減企負擔穩崗位: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期間社保減緩免政策;繼續實施吸納就業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等扶持政策;落實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和技能提升“展翅行動”;做好全市失業動態監測和失業預警工作,確保全市就業局勢穩定。

2.抓好重點群體就業:

高校畢業生:推進30萬大學生留蘭就業創業計劃;擴大基層就業規模,實施“三支一扶”基層服務項目、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項目、三年百萬青年見習計劃;探索建立健全未就業畢業生實名數據庫,通過提供崗位信息、就業創業指導、見習培訓、困難幫扶等一攬子就業服務,引導大學生多渠道就業。2020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年末就業率85%以上。

其他重點群體:健全就業援助制度,指導做好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規範崗位管理,統籌做好農民工、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3.創業帶動就業:“一個行動、四個平臺建設”,即:“蘭州啟航”大學生創業行動,搭建孵化、培訓、資金、服務平臺,培育創建新一批國家級、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持續激發各類群體創新創業活力。

4.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落實《蘭州市中長期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意見》《蘭州市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0萬人次以上。

5.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完成蘭州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年度工作任務;指導區縣強化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基礎建設;推進“大就業”信息管理系統應用,加強用工實名制管理。強化勞務輸轉組織化程度,著力解決疫情影響造成勞務輸轉不暢的問題。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專項活動,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全覆蓋。

二、全力釋放社保改革紅利

怎麼做?重點突出一個“保”字。

1.推進社保制度改革。

養老保險:⑴企業職工:按照國家和省上要求,配合完成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收統支,落實養老金待遇調標工作。

⑵ 機關事業單位:全面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任務,重點做好退休“中人”養老保險待遇實發工作,完善並落實好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病殘津貼、一次性撫卹金、遺屬待遇等政策。

⑶城鄉居民:落實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標準政府補貼資金分級承擔機制,做好村幹部養老保險和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工作。

工傷保險:加大工傷保險參保擴面,規範做好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鑑定工作。配合推進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基金省級統籌。

2.提高社保基金管理水平。強化社保基金風險防控機制,加強基金運行動態監測,提升全市社保基金管理的風險防控能力。落實社保領域嚴重失信人員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堅決查處騙保行為。

三、全面優化人事人才服務

怎麼做?重點突出一個“強”字。

1.落實疫情防控政策待遇。落實好疫情防控期間一線醫務人員職稱評審、崗位聘用、績效工資等傾斜政策,以及公開招聘“綠色通道”、開展表彰獎勵等政策。

2.強健兩支人才隊伍。

專業技術人才怎麼強?配合修訂《蘭州市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和《蘭州市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實施辦法》。紮實開展各類高層次人才選拔推薦工作;進一步放開引才權限,加強對區縣基層和十大綠色生態產業人才支持。

技能人才怎麼強?制定全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指導意見,圍繞技能人才摸底建庫、多渠道培養、職工競賽崗位練兵等活動,打造金城技工狀元、金藍領、金城工匠高技能人才隊伍。

3.增強事業單位發展活力。

事業單位管理:加快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配套制度建設,健全事業單位分行業、分類別招聘機制,提高人事考試專業測評能力。

工資福利:健全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實高層次人才工資分配激勵政策。

職稱評審:全面落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任務,為做出重大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特殊人才開通高級職稱“綠色通道”;進一步擴大重點行業、部門中級職稱評審自主權。

四、全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怎麼做?重點突出一個“和”字。

1.健全“根治欠薪”常態化工作機制。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6月底前,允許工程建設項目暫緩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支付記錄良好的企業可免繳。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確保在全省考核中繼續保持A級。

2.提高勞動關係治理效能。實施勞動關係“和諧同行”能力提升行動,健全完善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推廣“互聯網+調解”和仲裁“不見面”服務,提高調解仲裁能力,仲裁結案率達到90%以上。

3.全面強化農民工工作。充分發揮全市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職能,提升在工資報酬、就業創業、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為農民工服務質量,推動完善新生代新業態農民工權益維護政策制度。爭創全國優秀農民工和農民工工作先進集體。

五、全力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怎麼做?重點突出一個“實”字。

1.精準實施就業扶貧。聚焦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持續推動做實“一戶一策”,提升就業扶貧質量。以貧困家庭就業困難人員為重點,做好臨時性鄉村公益性崗位、愛心理發員公益性崗位開發和管理工作,發揮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崗位兜底作用。繼續鼓勵多業態、多方式建設扶貧車間,強化東西部勞務協作機制,促進規範健康可持續發展。全面落實提高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政策措施,通過技能提升增加農民工收入。

2.全面推動社保扶貧。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貧困人口覆蓋率100%。充分發揮工傷保險“安全網”作用,防止貧困勞動力相對集中的農民工群體因傷致貧、因傷返貧。

3.著力加強人才扶貧。全面加強對貧困地區事業單位人員、專業技術人才政策傾斜支持,為貧困區縣脫貧攻堅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務。

六、全力推進系統政風行風建設

怎麼做?重點突出一個“優”字。

1.持續推進“放管服”、“清減壓”。推進“放管服”改革任務,開展“服務事項快辦”行動,推行“一網通辦”。深入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2.打造優質人社服務窗口。建立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

3.加強幹部隊伍能力建設。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政治標準選人用人,完善幹部教育培訓,落實政治理論學習、業務比武練兵、幹部大講堂等制度,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

七、全力加強黨的建設

怎麼做?重點突出一個“嚴”字。

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監督管理,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健全完善機關黨建制度體系,紮實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規範化,確保局系統各黨支部全面對標達標。持續深化人社系統基層黨建標準化特色和品牌內涵,培育“六大服務提升”和“七大‘智•惠’便民”的“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建設思路。嚴格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員黨性鍛鍊,激發黨員隊伍整體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