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如何避免兒童和青少年傷害的發生?

今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表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見好,家長們開始逐步復工復產,但是孩子們還待在家裡。監護人應該怎樣去做好有效防護和安全教育,來避免和減少孩子們的傷害?

疫期如何避免兒童和青少年傷害的發生?

第一,關於觸電問題。家長應告知孩子:不觸碰帶電物體,包括電線、插座等;不用溼手觸摸電器或電源,不用溼布擦拭電器,用完電器後及時關閉電源,不要將金屬物品或小手伸入插孔內。家長要定期排查家中的電線、電器安全,插座、插排等最好用安全保護蓋遮擋,將插排放在孩子不易觸碰到的地方。在戶外,不要讓孩子離開監護人的視線,讓其遠離供電設施,包括電線、配電箱等,不要攀爬電線杆;教孩子識別電力安全警示標識,遠離危險區域。家庭要購買合格電器,按照說明書正確使用和維護。家長可以指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逐步安全、正確地使用家中的常用電器。

第二,關於墜落問題。墜落傷是最常見的兒童傷害,其中以墜樓傷最為嚴重,但想提醒大家的是,墜落傷的嚴重程度並不完全跟墜落的高度成正比,因此家中的監護人一定要做到有效看護。不要把3個月以上的嬰幼兒單獨放在沙發上、桌椅上和沒有護欄的床上;嬰兒床要有護欄,除非家長要餵奶或換尿布等,否則只要孩子在床上,就必須拉好護欄;而且應該確認護欄足夠高,孩子不至於翻越出來。家中的抽屜櫃等應固定在牆上,最好鎖上抽屜。不要拋舉孩子,尤其是小嬰兒,即便沒有發生墜落傷,都有可能發生顱內出血。不要讓孩子在陽臺、門廊或防火梯上獨自玩耍,應鎖好進入這些區域的門窗。家中不要在窗戶下面和陽臺上堆放可被孩子攀爬的物品,應在高於地面的窗戶、門上安裝防護裝置,在大面積的玻璃上貼好標識。不要把孩子獨自鎖在家中。叮囑孩子不要將身體探出窗外或陽臺欄杆外,不要攀爬到高處玩耍。戶外的兒童娛樂設施及公共設施應有安全保障。孩子發生墜落傷後,不要隨意抱起孩子並搖晃其頭部,避免加重其損傷。

第三,關於溺水問題。隨著天氣升溫,孩子們去玩水的幾率也增大了。想提醒各位家長的是,溺水是無聲且迅速發生的,只要有水,兒童就可能發生溺水,一定要有效看護、伸手可及。家長應告訴孩子:不要高估自己的游泳技術,要避開不明情況和不安全的水體,不要去遊野泳,要在有救生員的安全水域內游泳,並讓自己處於救生員的視線範圍內;不單獨下水,不在泳池中嬉戲打鬧,不做危險動作;發現有人溺水應及時呼救,不要自行下水救援;飢餓時、飽食後、太困太累、生病時都不要去游泳;乘坐小船 或皮艇時,應穿救生衣。適齡兒童可以接受規範的游泳技能培訓。家中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及時傾倒水盆、水桶、浴盆、浴缸裡的水;農村居民家中的水缸、水井等要加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