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選調生申論備考:提出對策題的幾種常見錯誤

在湖北選調生考試中,申論知識佔比很大,湖北選調生考試網為幫助廣大考生高效備戰選調生考試,整理了選調生考試申論熱點等申論備考資料,助您高效備戰選調生申論考試。

大家都知道,2020選調生髮生了一些調整與變動,變化之一就是提出對策題時隔多年又“重現江湖”。從歷年命題來看,定向選調生考試是各地非定向選調生考試的風向標。那麼同學們在備考2020年非定向選調生考試之際,對於提出對策能力一定要多加關注。提出對策題作答時,部分要點可能無法從材料直接提煉,但是不代表可以天馬行空、信馬由韁地亂寫。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就來梳理提對策時經常出現的幾種錯誤。

一是沒有針對問題進行思考,對策不具有針對性。申論中的對策是針對問題來回答的,問題決定對策。在書寫對策題時,需要準確審題找點,明確要解決的問題。例如,給定資料中提到“扶貧資金被擠佔挪用”的問題。據此提出的對策就不能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這個措施就不具有針對性。因為針對“扶貧資金被擠佔挪用”問題的合理措施應當時加強監管。一味加強財政資金投入力度,沒有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只會造成更多的資金被擠佔挪用。

二是對策空洞,不具備可行性和實際操作性。雖然明確了問題,但是對策機械套模板,不夠具體是無法拿到高分的。例如,針對“當前農村村民法律意識淡薄”問題提出具體的對策。如果僅僅寫成“加強宣傳教育”就過於空洞,“誰來宣傳”“對誰宣傳”“怎麼宣傳”以及“宣傳教育是否有效果”都是需要具體細化的問題。

三是對策不符合身份感。身份決定了能行使的職權範圍。如果忽視了對策的實施主體,就算再有針對性,再有操作性,也無法實施,因為不具備行使措施的權限。你的身份是基層幹部,就不能動輒提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引導社會風氣等要上天的對策。例如,食堂出現食物中毒情況,你作為學校食品安全部門負責人,可以提出的建議有: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對食堂食材和工作流程嚴格把控,但是就不可以提完善食品安全監督法,不符合身份語感,也行不通。

同學們,提出對策題的閱卷採用“整體判斷,按點賦分,酌情增減”的方式,也可以理解為半開放式。考生大可以在滿足對策要求的基礎上盡情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