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床睡年齡誤導了多少寶媽?而真正分床睡的標準,卻一直被忽略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而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這段話也許你似曾相識過,它還有下半句。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他們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就越成功。"

這是之前網絡上比較紅的一句"親子關係說"

大家都把這句話套用在"和孩子分床睡"的育兒問題上。

前半句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共鳴,而後半句不贊同的大有人在。

我們都知道任何事情都過猶不及,和孩子過早地分離,那種愛就不是愛了,而是害。

於是父母紛紛留言:"那究竟等孩子幾歲,分床睡比較合適呢?"

分床睡年齡誤導了多少寶媽?而真正分床睡的標準,卻一直被忽略

分床睡年齡誤導了多少寶媽?而真正分床睡的標準,卻一直被忽略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和大人分床睡是遲早的事,當孩子學會自己睡覺,父母也就可以獲得"自由"了。

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也就是寶寶3歲之前就開始鍛鍊他們獨自睡覺了。

但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每次關上房門的那一刻,就聽見孩子喊道:"媽媽!我要和你們一起睡!"

這麼早讓孩子分床睡,真的好嗎?

上班族時女士就有著和許多寶媽一樣的困擾。

最近領導發現時女士上班無精打采,臉色也特別差,於是把她叫到辦公室,來了一次深入的談話。

"小時,最近看你精神不太好,情緒也不太穩定,是不是工作上壓力太大,沒休息好啊?"

領導關切地問道。時女士無奈地告訴領導,為了讓她剛滿兩歲的女兒可以獨立睡覺,自己反而整夜都睡不好覺。

因為睡前無論怎麼哄,沒過多久女兒就哭著來找她,要和她一起睡。

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讓她又急又氣。

分床睡年齡誤導了多少寶媽?而真正分床睡的標準,卻一直被忽略

這一番話讓領導笑了,"我女兒那時候也這樣,不過小時,你有沒有想過,對於你女兒的情況,分床睡為時過早了。

我女兒可是要和我們一起睡到5歲呢!"時女士詫異了,一直以來同事之間都在討論,要讓孩子學會獨立,就要先從分床開始!

領導的孩子居然那麼大了還和父母一起睡?她心裡疑問叢生,難道真是被大眾所誤導了?

回想一下領導說的話,時女士也覺得,自己的女兒性格內向,膽子也比較小,這麼早讓她自己睡覺的確是早了一點。

當天晚上,她就把女兒叫到自己房間,和她玩遊戲又講故事。看著身旁睡著的女兒,時女士沒有把她抱去小臥室,一家三口總算睡了個安心覺。

分床睡年齡誤導了多少寶媽?而真正分床睡的標準,卻一直被忽略

真正分床睡的標準,是父母要做的4個"不要"

1、不要過早分床睡

尤其是在孩子三歲以前,不要分床睡為好。3歲前的寶寶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也是最需要媽媽的時候,如果這段時期沒有媽媽時刻的陪伴,那麼孩子將會產生一系列不好的情緒。

比如過度焦慮、緊張、恐懼以及無法安心入眠。

另外,盲目分房,還會給寶寶造成無形壓力,影響消化和排便。

2、不要在孩子沒準備好時就分床睡

父母讓孩子和自己分開睡時,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表現。有些孩子到了自己床上還好好的,一把門關上馬上哭鬧不止

還有的睡覺的時候經常踢被子,甚至會從床上摔下來。

這些孩子都不適合分床睡,因為他們從生理和心理上來看,都沒有做好獨自睡覺的準備。

分床睡年齡誤導了多少寶媽?而真正分床睡的標準,卻一直被忽略

3、不要刻意佈置孩子的房間

有些媽媽為了讓孩子自己睡,就會特意把孩子房間的床單、被子、床上擺放的玩具都換成新的,想給孩子煥然一新的感覺。

但是,陌生的環境佈置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害怕的不安情緒,離開了媽媽的味道,熟悉的被褥,獨自面對黑暗,這是任何一個小寶貝都不敢接受的呀!

4、不要威脅嚇唬孩子

面對孩子"死皮賴臉"硬是要和大人一起睡,父母通常都會採取威逼利誘的方式。

"寶寶乖!要是不聽話,媽媽就讓你去爺爺奶奶那裡睡!"、"你再不回房好好睡覺,明天就別出去玩了!"

這些嚇唬孩子的話只會讓他們更加不想自己睡覺,對睡覺產生抗拒感,不利於孩子的睡眠質量。

分床睡年齡誤導了多少寶媽?而真正分床睡的標準,卻一直被忽略

每一個寶寶都各不相同,父母不要隨便認定分床睡的年齡界限。

和媽媽臍帶分開的寶寶不代表就可以和媽媽真正地分開了,他們還需要父母身體和心靈的更長時間的陪伴才能獨自面對這個世界。

多給寶寶一些時間和愛,幾歲分床又有什麼關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