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有朋友問我,老師強調學生的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實感,一定要反映現實生活。近來網上傳得很熱的某作家的封城日記,不正是反映了武漢疫情期間的社會現實嗎?可為什麼遭到那麼多人的批評?

如何給學生講清楚作文應該怎樣反映社會現實,怎樣表達真情實感?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鄰居老大爺患了癌症,由於他心理素質差,家人不敢告訴他實情,同時也瞞了老大娘。可能是生病之人情緒本就差,老大爺生活上格外挑剔,幾乎天天和老伴發生口角。讀高中的孫子很生氣,就直言指責奶奶,說她不應該和一個得了絕症的人一般見識,應該多點體諒和寬容。老兩口知道了實情,既驚恐又生氣,老大爺臥床不起,老大娘引發了心臟病,家人生活頓時陷入困境。

高中生很不理解,病人有知情權,你們為什麼不告訴他?家人應該有擔當意識,慌亂和害怕能解決問題嗎?隱瞞實情難道不是弄虛作假嗎?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生活從來都是兩面的:光明和黑暗。好的社會,光明面大,差的時代,黑暗面多。作家不是要照錄現實,將光明和黑暗一起呈現上來。作品也不是照相機,將鏡頭裡的一切不加選擇地再現出來。藝術是有選擇的,文學是需要藝術加工的。因為文學自有其社會功用,文學的加工者——作家,就得有擔當意識、責任精神,真正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鄰居大爺的兒女,目的是想讓父親開心地生活下去,隱瞞病情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因為在病人身體變差的同時,心理也陷入低谷,恐怕支持不了多久。於是他們選擇了“不報憂”。事實上,許多癌症病人,正是領先強大樂觀的心理,才壓制了病魔的。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為什麼作戰的雙方,都要努力宣傳自己的“戰果”?因為在困難的時候,需要精神的力量支撐。《康熙王朝》中,魏東亭斥責來自福建的報警官員,派自己的人一路向北,大喊“福建大捷”,正是這種目的。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也是一種心理作用。而張良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項羽軍隊的戰鬥力。正所謂“氣可鼓不可洩”。

文學,既可以用來弘揚正氣表現光明,也可以用來鞭撻反動和揭露黑暗。當一個社會既存在陽光也存在黑夜時,到底如何表達,怎樣呼籲,就得看作家的責任意識和社會良心了。

就像鄰居老大爺,他既有自己病情的知情權,也有快樂生活的需要,到底應該如何和他交流,就得看怎樣說能夠起到好效果。所以,從結果看,子女的選擇是正確的,而孩子的舉動卻起了壞作用。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這場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病毒之災,在我們對其缺乏全面深入瞭解和沒有正確應對措施之際,突襲了武漢,也影響了全國。出現恐慌,有措施失當,有自私自利現象,在所難免。有光明面嗎?太多了,上至政府,下至市民,同仇敵愾,舉國克難,英雄輩出,義士遍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畏病毒,甘於奉獻者甚眾,可歌可泣者甚多。且不說某位作家,便是全國人民齊動筆,也有寫不完的感動,道不盡的情誼。僅《今日頭條》就開通了很多專欄,抒寫、報道抗疫。

當然,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國家之大,人口之眾,頭緒之多,疫情之速,尋找點“問題”,也很容易,而且不會太少。令人驚訝義憤,使人痛恨生厭。倘若去揭露,去批判,也大有可寫。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那麼,做為作家,而且是有影響 的作家,到底是該去歌頌光明,鼓舞士氣,還是去發現問題,揭露黑暗,針砭時弊呢?

以魯迅為代表的一代文人作家,選擇的是警醒民眾,號召戰鬥。因為那個時代太黑暗了,社會太腐朽了,民眾太痛苦了。你若去唱讚歌,那就是站在了統治者的立場上愚弄百姓,麻痺人民,維護統治。這些戰鬥的作家,則是揭露了黑暗的社會現實,喚醒了沉睡的民眾,鼓舞了鬥士的勇氣,指明瞭前進的方向。他們和浴血戰士們一起,推翻了反動統治,迎來了新中國。

而現在,我們生活在繁榮昌盛的新中國,生活高歌猛進的新時代。疫情之下,是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但它們不是社會主流,也不是當務之急。如果致力於“揭露”和“批判”,會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說中國壞話的大有人在,什麼人?對我們恨之入骨的那些國家,妄圖阻擋我們前進步伐的居心叵測者。他們從來都在我們的反面。當我們遭受疫災時,他們袖手旁觀,冷嘲熱諷,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中國越亂越差越不好,他們越滿意越高興。

戰場上,敵情洶洶,我們要給戰士們送水遞槍填子彈,而不是說:敵人厲害,快跑。也不能說:你受傷了,會死。更不能說,有人不上戰場,就你最傻。

就連一向並不怎麼友好 的鄰邦,也會連同物資送上一句話: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這麼說,其實只歸結為一句:我們的擔當和責任。

作家,是社會的眼睛,是時代的路燈,是災難的警報,是沙場的戰鼓。

如果把作家比作勇士,你手中的筆,是武器,用來推翻,還是工具,用來建設?你寫下的文章,是是妖言,用來蠱惑,還是號角,用來鼓舞?

若是判斷某作家的是非,不是看其寫的是不是實情,而是看其作品的實際價值。《水滸傳》寫了一批英雄,成了流芳千古的名著。《蕩冠志》寫了一批滅英雄的“英雄”,卻成了遺臭萬年的拙作。只因其社會功用完全相反。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作為學生,我們在作文中寫什麼,怎樣寫,其實只有一個標準:正能量。

正能量不是隻能看到光明,對陰暗視而不見,而是用陰暗來反襯光明,使光明愈加強大耀眼。

你越是讚頌光明,你的心就愈是光明,你也就愈能看見光明。在你的眼中,陰暗才是真正的陰暗。

光明照耀下的作家,他能夠看到陰暗,他能夠在社會需要光明時謳歌光明。他只在人們可能麻痺時用陰暗來警醒人們。他永遠不會舉起一盆冷水,猛地潑在激發起熱情和災難作鬥爭的民眾頭上。

爭議中的作家封城日記,會讓學生明白什麼才是創作的方向和主流


同學,如果你想寫,就寫出讓群眾奮發。記民族振興,讓國家強大的文字吧。當你成長後,成熟時,就會慢慢知道,如何對待生活中的瑕疵和角落裡的陰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