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恐嚇”長大的孩子,大多都沒出息!

週六晚上,三歲的彤彤正在津津有味地玩著她的公主換裝遊戲。玩具實在太好玩了,一不留神,時間就到了9點。

媽媽開始催促著彤彤去洗澡睡覺,可彤彤正沉浸在玩樂裡無法自拔,媽媽喊了兩次,彤彤依舊如定海神針一般一動不動。

最後媽媽忍無可忍,衝著彤彤一聲吼:“如果你再不把玩具收起來,等會就幫你把玩具丟了。”

這平地驚雷的一聲怒吼加威脅,將彤彤嚇得哇的一聲就哭起來了。最後十分不情願地一邊哭,一邊將玩具收進了盒子裡。

經常被“恐嚇”長大的孩子,大多都沒出息!

似乎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場景非常常見。

面對磨蹭、拖拉,甚至發脾氣哭鬧不止的孩子,家長束手無策之時,最慣用的伎倆就是搬出孩子最害怕的場景來震懾孩子。

家長可能會說:“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又或者“你再這樣,就給我滾出去”!

家長是痛快了,孩子也被嚇住了,但是以後呢?無休止的恐嚇真的有用嗎?

經常被“恐嚇”長大的孩子,大多都沒出息!

有名的虎媽蔡美兒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她為了逼迫她家的小女兒練琴,威脅她說:“你再不好好練琴,我就把你扔到外面去”,她以為自己的這樣一句威脅會逼小女兒就範,結果叛逆的小女兒竟然自己主動跑去了外面。當時的天氣非常冷,只穿了一件衣服的小女兒在外面凍得瑟瑟發抖,最後還是媽媽心軟妥協了,無奈地將女兒請進了門。

身為家長,面對叛逆反抗的孩子,也許我們可以用威脅來逼迫我們的孩子就範,孩子可能表明上屈服了,但是內心裡卻依舊是一顆反叛的心,並沒有真正的心服口服,長久下來,反而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積累太多不滿情緒而大爆發。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故事:“小時候因為我的調皮,爸媽總是說我是福利院撿來的,如果不聽話就會被送回去”。“我因為這句話哭了很久,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都戰戰兢兢,不敢瞎鬧,生怕犯了錯誤就會被送回去。直到長大後才發現,父母的這句話原來只是一句恐嚇,為此我卻擔驚受怕了十幾年。”

這種家長隨口的一句玩笑話,卻讓孩子痛苦了十幾年的案例舉不勝舉。

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他們的全部。偶爾用一次無傷大雅,但是長期使用,卻會直接改變孩子的一生。

從另一方面來講,威脅孩子只能表明家長的無能,面對孩子無計可施。並不能真正起到震懾孩子的作用,更不能讓孩子為此做出改變,甚至還可能會產生更多不利的負面影響。

經常被“恐嚇”長大的孩子,大多都沒出息!

  • 影響一:讓孩子產生恐懼感
  • 威脅孩子最直接的就是讓孩子產生恐懼,進而向家長妥協。3歲以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如果家長時常恐嚇孩子,長期下來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讓孩子長期處於緊張、恐懼的高壓狀態之下,進而產生心理疾病。


    • 影響二、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家長經常威脅孩子說“不要他了”,時間久了,就會讓孩子有自己是不是不夠好,父母總是想丟掉我的想法,從而深深地自卑,彷彿自己隨時就會成為被父母拋棄的孩子。

    • 影響三、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長期威脅孩子,孩子也知道了家長的慣用伎倆。一個方法總是用,也就變得沒有效果了,恐嚇了無數次,孩子也就會知道,“他們只是嚇嚇我而已”,此時孩子內心就會產生強烈的反抗情緒,反正只是說說而已,反擊一下也沒事。

    滿足孩子的需求,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曾提到:“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他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

    身為家長,傾聽孩子的需求遠比逼迫他們就範更為重要。不同階段的孩子,需求點也不一樣。

    每個孩子的失控,就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真實表現。先清楚孩子的需求,再滿足孩子的正當需求,最後再採取相應的處理辦法,才是改變家長恐嚇孩子的最好辦法。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冷靜和陪伴。給他們一段時間哭鬧,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弄清楚他們哭鬧的原因,最後幫助孩子解決他們的問題。

    當孩子拖拉,磨蹭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制定互相監督的計劃,對愛拖拉的孩子,家長更多要做的是表揚,而不是恐嚇。

    另外,如果孩子繼續磨蹭,就讓他為自己的磨蹭行為負起責任來,只有讓他體會到損失後他才會自覺起來。

    經常被“恐嚇”長大的孩子,大多都沒出息!

    言傳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樣

    董卿曾在一檔節目中說過:“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一門精深的學問。身教更重於言傳,在孩子面前,家長只要默默地做好自己就好。

    學會理解孩子,原諒孩子的錯誤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天使的翅膀來到家長身邊的,在成長的旅途中難免會經歷挫折,犯下錯誤。人無完人,更何況,他們還只是個孩子。

    家長要學會多理解孩子,錯誤並不可怕,叛逆也不可怕,可怕的沒有一個將孩子帶出迷霧的可靠之人。

    多用愛澆灌孩子,被愛包容的孩子會添幾分寬容,多幾分豁達,人生之路也會走得無比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