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巖溪村:牽住“牛鼻子” 唱出“幸福”歌

“肉牛養殖前景好,風險小,如今牛兒滿山跑,村民錢包鼓起了!”這是流傳在沿河自治縣沙子街道巖溪村的一句順口溜。

近年來,巖溪村通過大力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實現產業規模化和專業化發展,貧困群眾生活得到明顯改善,村集體經濟得到有效擴充,如今的巖溪村可謂“牛氣沖天,欣欣向榮!”

沿河岩溪村:牵住“牛鼻子” 唱出“幸福”歌

巖溪村地處326國道邊緣,屬三類貧困村,山高草茂,非常適合肉牛養殖。2019年初,為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該村黨支部書記田志強發動一群有志青年成立了鑫瑞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了肉牛養殖技術,在中央財政專項扶貧發展資金的支持下,巖溪村肉牛養殖項目正式啟動。通過村支兩委精心經營,合作社現有肉牛存欄量173頭,基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示範帶動能力初步顯現。

沿河岩溪村:牵住“牛鼻子” 唱出“幸福”歌

為了推進肉牛產業化發展,確保農戶增收脫貧,巖溪村建立有效發展模式和經營機制,通過政府鼓勵引導,多渠道安排資金扶持,吸引能人、大戶、企業或農村合作組織參與,使建設效益能有效持續保障,群眾真正受益。通過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建設模式,建立健全生產體系,完善現代農業產業化建設。

據悉,入股肉牛養殖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已量化到偏巖仟、米溪等16個村177戶貧困戶身上,按照入股經營主體發展100頭肉牛養殖,採取保底分紅的方式進行運作,入股的財政扶貧資金按7%保底分紅,用於增加貧困戶收入,可使建檔立卡貧困戶年度戶均增收250元以上。

沿河岩溪村:牵住“牛鼻子” 唱出“幸福”歌

“黨的政策好啊!現在不僅能靠打工賺錢,年底還能分到合作社的分紅資金,如今靠著這肉牛養殖產業,我們村民也能“坐”在牛背上致富了。”領到了分紅金的貧困戶冉景信,笑得合不攏嘴,直誇產業扶貧深得民心。

下一步,該村將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引導和帶動群眾通過參與發展肉牛養殖產業脫貧致富,為肉牛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打牢堅實基礎。(羅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