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驛站”父親的劍,母親的柺杖!

又到清明心肅然,南北田埂多紙錢。相認相識前世定,陰陽兩隔又一年。每年的清明節心境不同,但又重複著古老的習俗。今年的清明節則充滿很多變數和無奈。能不能成行則看疫情變化,能不能傾盡經年累積的淚點和懷念,則看心情和身體。

父母雖然離世多年,每年的清明節心情仍然沉重和悲愴,每當看到牆上掛著父親心愛的練功寶劍,還有母親幕年拄著的柺杖,心中那份複雜的情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悲傷中夾雜無奈,難過中萌生心酸;無為中悔恨相守,遺憾裡感應相安。

父母的一生是艱辛難忘的,特別是父親經受過日本鬼子的追殺和通緝,長期跟隨黨和敵、偽、特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身體也落下很多傷病。1980年離休後繼續發揮餘熱,為鄉村建議不辭辛勞,獻計獻策。直至燈枯油幹於2004年5月病逝。真正兌現了一個抗日戰爭時期老黨員的誓言。

父親的威嚴是無私的,不謀私情,不請客送禮,不攀附權利。努力保持著一個共產覺員的高風亮節,也給我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規劃了方向,指引了航程,使我們在社會舞臺上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

而母親則教給我們做人的準則和信念!“凍死迊風站,餓死不彎腰”這是母親教給我們走上社會的處世家訓。我們做兒女的一直遵循這條家訓,在人生道路上無論遇到多少大風浪,都想起家訓遵守家風,鼓足勇氣戰勝困難險阻。也沒有辱沒家族、家風、家訓的樸素誓言。

有了父親的思想,母親的品德,我們兄弟姐妹在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取得不俗的成績。也給雙親幾十年含辛茹苦的培養,交上一份份完美的人生

“情感驛站”父親的劍,母親的柺杖!

答案。我想,父母也看到了,也感受到了,也應該放心高興了!

父親的寶劍,母親的柺杖,是一份念想,是一份留戀;是一份囑託,也是一份不捨和不安。清明節是寄託父母心安,也是心中擎起的親情的雲帆。最後祝父母節日心安,兒女們很好,不要牽掛和不眠!――你的兒子馬戰營於3月初五發文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