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疫情十分嚴峻,堅持以“我”為主,“外資撤出論”就不攻自破

來源 | 譚浩俊微財經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本月上旬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將下降5%至15%,或將觸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點。但是,貿發會議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又表示,雖然中國也會受到全球投資大環境的影響,但疫情不會改變中國吸引外資的基本面。

國際疫情十分嚴峻,堅持以“我”為主,“外資撤出論”就不攻自破

也就是說,今年的外商直接投資面臨不小的壓力,且這種壓力不是來自於某個方面、某個國家、某個地區,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也可能是涉及各個領域的。那麼,中國作為利用外資的主要國家,面對疫情在全球蔓延和擴散,如何才能做到貿發會議官員所說的,不讓疫情影響吸引外資的基本面,有效破解疫情下的外資難題,做好穩外資工作呢?筆者的觀點是,堅持以“我”為主。

堅持以“我”為主,破解疫情下吸引外資難題,就是要提高復工復產效率、全面打通國內供應鏈。我們注意到,中國一邊抓疫情防控、一邊抓復工復產,且政府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使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能夠協調推進、互動向前,引起了國際機構和外國投資者的廣泛關注。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就公開表示,蘋果已經在中國重啟了80%的實體門店,同時,位於中國的工廠也已經復工,目前正處於產能爬升階段。庫克還表示,產能的提升還需要一些時間,但是總的來說,在中國這只是暫時情況,而不是長遠問題。而庫克說這些話時,中國的疫情還沒有得到完全控制。相反,蘋果在其他國家的門店,很多都因為疫情關閉了。

眼下,絕大多數企業都已經復工,且都把復產作為最重要的工作抓緊落實,相當一部分企業產能已經恢復到較高水平。隨著中小微企業復工進度加快,國內市場的供應鏈將全面打通。上下游企業、關聯企業、配套企業之間的銜接也將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因此,對外資的吸引力將大大提升。特別是主要滿足中國國內市場需要的產品,會成為外資關注的重點。所以,高效率的復工復產工作,很有可能成為今年吸引外資的一大亮點。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告訴我們,必須更加有效地提高復工復產率,才能對穩定外資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提供更多的力量。

堅持以“我”為主,破解疫情下吸引外資難題,就是要按照“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更好地確立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面對疫情,中國一面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積累防疫經驗,公開防疫信息,加強與國際衛生組織的合作,一面對其他發生疫情的國家,儘自身的最大努力,在防控物資、防護物資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同時,派遣醫療專家、醫務人員到疫情嚴重的國家,指導和幫助這些國家開展工作,真正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讚賞和認可。中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確立中國良好的國際形象。國際形象的不斷提升,將對吸引外資產生積極作用,成為破解疫情下吸引外資難題的一把鑰匙。

國際疫情十分嚴峻,堅持以“我”為主,“外資撤出論”就不攻自破

堅持以“我”為主,破解疫情下吸引外資難題,就是要用良好的信用和服務,營造更好的吸引外資環境。如果說沒有疫情發生時,營商環境會受到硬件方面的制約,沒有辦法再像過去那樣給外商提供更多政策優惠,從而削弱了吸引外資的效力,在某些方面難以與印度、越南等平等競爭的話。此次疫情的發生,卻再次給了中國破解外資硬件難題的機會。2月25日,國內一家汽車配件廠商將80.45噸的422件汽車配件運往芝加哥。就在同一天,泰國曼谷也收到了來自中國廠商的94噸福特汽車包機配件。由於疫情導致了交通受限,相關公司立即採用了包機的特殊措施,以“中國速度”迅速恢復全球供應鏈。

千萬不要小看這兩起“空中運輸”,卻是疫情下“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服務”的體現。因為,中國剛剛出現疫情時,某些國家就有人叫囂,會影響中國的供應鏈,會讓中國的製造業外流。這些守信高效的服務,不僅讓叫囂者閉嘴,也讓更多的外商感到,中國的營商環境和服務環境是一流的,也是可以放心的。

堅持以“我”為主,就是要在外資投資意願減弱的情況下,讓中國成為外資的重要選擇。不可否認,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與擴散,確實對投資者信心產生了不小的衝擊,很多投資者的投資意願減弱。但是,減弱不代表放棄。如果有條件的國家,仍然會讓投資者感興趣,會成為投資者的選擇。相關國際組織和機構也多次表示,中國會成為國際投資者的主要選擇。一方面,中國不斷擴大的對外開放,對外國投資者很有吸引力。特別是金融業開放力度的加大,會成為外國投資者重點關注的領域;另一方面中國在抗擊疫情、企業復工復產方面的表現和效率,以及駕馭複雜問題的能力,讓外國投資者心服口服。有這樣的效率和服務,投資者就不需要有任何擔心,也不需要擔心會出現嚴重問題。所以,中國可以充分利用國際投資者投資意願減弱的機會,把吸引力進一步提升,真正抓住外資投資者的“心”。

國際疫情十分嚴峻,堅持以“我”為主,“外資撤出論”就不攻自破

總之,今年的穩外資工作壓力很大,但是,只要以“我”為主,注重破解疫情下外資的難題,軍令如山工作重點,還是能夠有所突破的。搞不好,還會成為一次利用外資的新的機會。畢竟,外資還是要出路的。特別在歐美髮達國家遭遇疫情嚴重衝擊的情況下,中國會成為外資的避風港,成為投資的新亮點。​​​​

(提示:本文僅代表該作者觀點,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不構成任何具體投資建議)


【陳思進作品】(關注我的專欄,學習更多)

在今日頭條中獨家推出《 》專欄:


國際疫情十分嚴峻,堅持以“我”為主,“外資撤出論”就不攻自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