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不晒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陽春三月,天氣漸暖,萬物復甦,大地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此時,在你的床上,有一群小小的生物也開始暗中湧動了。

它們就是:蟎蟲!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每個晚上,都有數以百萬的蟎蟲大軍,在你的床上開party,與你同眠。

哪怕你的床看上去再幹淨,也有可能藏滿了蟎蟲。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圖源/網絡

3個月不曬被,600萬蟎蟲陪你睡

蟎蟲是一種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八腳小魔怪,長約0.02毫米,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楚。

平常,我們隨便在床上翻個身,掉落的皮屑就夠塵蟎們飽餐一頓。一天掉下來的皮屑,大概可以餵飽100萬隻蟎蟲!而且,蟎蟲的繁殖能力也非常驚人。母蟎一次可產下25~50枚卵,每三週為一個繁殖週期。要是遇上南方的回南天、梅雨天,床上又暖又溼,繁殖速度會更快。一段時間下來,有時都能三代同堂了,3個月後,可能就有600萬隻的蟎蟲大軍養成,它們會在你的床上吃喝、產卵、排洩、做不可描述的事……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咦~想想就膈應!

而且,這玩意兒還會“禍害”身體。

雖然是人的皮屑養活了它,卻是個典型的“忘恩負義”之徒,經常在人身上搞破壞。

小蟎蟲大危害

蟎蟲小小一隻,無孔不入,它可以活在床單被套上,也可以活在人的毛囊裡。

這種專門寄生在人身上的蟎蟲,叫 “蠕形蟎”。

它躲在人體毛囊深處,一輩子吃喝拉撒都在人的臉上。時間一長,其分泌物、排洩物就會堵塞毛孔,引發各種肌膚問題。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而且,它的排洩物、分泌物和屍體都是很強的過敏原,如果你在家中頻繁打噴嚏、咳嗽不斷,那麼說明你該除蟎了。

6個超實用居家除蟎法,讓你遠離蟎蟲傷害
1、床單、被套、睡衣等要做到3勤

床上用品、睡衣等是蟎蟲高發地帶,需重點清潔,日常生活一定要勤換、勤洗、勤曬,保持乾淨衛生。

床單:至少2周洗一次

人體每天的新陳代謝會不斷地分泌油脂汗液、脫落皮屑,從而沾到床單上。幾個星期不清洗這些東西,油脂、汗液、皮屑就會在上面越堆越多,餵飽無數的蟎蟲細菌。所以,最好是能2周洗一次床單,還有枕套,也要定期清洗。洗完後,再在太陽底下暴曬,以徹底殺死蟎蟲。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睡衣:至少一週洗一次

即使洗澡之後,皮膚也會不斷地分泌油脂和汗液,沾到睡衣上。長時間不洗,容易滋生蟎蟲細菌,刺激皮膚,導致塵蟎皮炎。所以,睡衣最好是一週洗一次。

枕巾、枕套:一週洗一次

枕巾容易沾上皮屑、口水、汗液等,髒的枕巾會成為滋生塵蟎和細菌的溫床,帶來一系列皮膚問題。因此,枕巾、枕套應勤換洗,建議一週換洗一次最佳。另外,枕芯也要常拿出來曬曬,因為睡覺時流出的口水、汗液,以及頭上的灰塵、皮屑、油脂,容易滲入到枕芯,從而滋生塵蟎、細菌。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2、多開窗通風

緊閉門窗,家裡的溼氣會越來越重,成為蟎蟲的溫床。所以,一定要注意經常開窗通風,保持乾燥的環境,讓蟎蟲無滋生之地。另外,還可以利用抽溼機,把室內溼度降到50%以下,能有效降低蟎蟲繁殖速度甚至抑制其生長繁殖。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3、臥室是重災區,要特別注意

臥室裡建議不要使用地毯,這樣容易為蟎蟲提供藏身之處。

另外床墊是蟎蟲愛藏身的地方,可以選擇不透蟎蟲的床墊罩,讓皮屑、灰塵等都掉落到床罩上,經常洗一洗,這樣可以減少落在床墊上的灰塵、皮屑。還有,臥室裡應減少放置聚集灰塵的物品,如沉重的窗簾、織物桌布、開式書架、帶土的盆栽植物等。

4、有濾網的家電,一定勤洗勤曬

空調、空氣淨化器的濾網如果不洗或不換,相當於“垃圾桶”,濾網使用時間越長,灰塵、毛髮、皮屑積聚越多。這種環境,很適宜蟎蟲滋生,它們會隨著空調、空氣淨化器的出風口,飄散到全屋各處。因此,建議空調濾網至少2~3個月要清洗一遍。不能清洗的濾網,平時應多拿去曬曬,並定期更換。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5、臉上有蟎,不要盲目使用除蟎產品

很多人發現臉上有蟎蟲後,都會擅自去買除蟎肥皂、除蟎洗面奶來用。這種做法其實不妥,能夠除蟎的潔面產品一般都含有皂基,會破壞皮膚屏障,甚至誘發其他皮膚疾病。因此,最好不要擅自買除蟎產品用,那可是用在臉上的東西,萬一弄破相就慘了。正確的做法是早晚用洗面奶仔細洗臉,能及時清除蟎蟲的分泌物,避免蟎蟲大量繁殖,也不容易造成毛孔堵塞。

3個月不曬被,600萬隻蟎蟲陪你睡!簡單5招,讓蟎蟲死光光

圖源/網絡

另外,日常生活一定要禁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冷或過熱的刺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