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横一竖”构成王

《通志~氏族略四》记载;“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性之王,有虏姓之王。”

“三横一竖”构成王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构成了“王”,字解意思是说天、地、人都要归“王”的统管。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早在周化,东周灵王的太子名晋,聪明早慧,未成年就已名扬朝野。15岁时,晋平公见到晋,两人相见后从天地万物、圣贤君臣反复论辩,一直谈到立国之道、安民之策,结果晋平公心服口服,并对太子晋说;“暝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而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京即洛邑附近遭遇大水泛滥成灾,太子晋劝谏认为因势利导,顺其自然。灵王不听,还因此废掉了晋的太子名位。太子晋被废后,他的家人便由王室成员贬为黎民百姓。但为了纪念曾经的王族身份,遂以“王”为姓。因此,天下绝大多数王姓的人都尊太子晋为祖先。

“三横一竖”构成王


王姓在先秦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黄帝、虞舜以及商周诸王的后裔也纷纷以王为姓。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望族。其后,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多支改入王姓。

从唐宋时期开始,随着王姓的迁移,落地开居,繁衍生息,人们根据王姓的不同来源,把他们分成了六大脉系三大分支。六大脉系是:姬姓之王、妫姓之王、子姓之王、夷姓之王、北海之王、陈留之王。三大分支是:

1。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受封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后被封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改其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

2。春秋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姬林篡夺了哥哥姬赤的王位。姬赤逃难到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史称河东猗氏王姓。

3。周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受封于王城(今洛阳),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移河南伊川和昭汝,后来称为王城王氏。

“三横一竖”构成王


“三横一竖”构成王


“三横一竖”构成王


隋唐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徏,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开山之祖,史称开闽王氏。宋朝时期,王姓就已排为第一大姓,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五省,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

“三横一竖”构成王


明朝时期,王姓仍然排为第一,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发展迅速,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全国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王姓聚集地区。明朝永乐年间,福建王姓开始进入台湾地区。

“三横一竖”构成王


“三横一竖”构成王


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人、鲜卑族,隋唐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族、金朝时女真人,北家时西夏党项人,元代蒙古人,清朝满族人等,这些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至使王姓大家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波澜壮阔,王气鼎盛的大革局。

“三横一竖”构成王


“三横一竖”构成王


王姓的总堂号;太原堂。全国各地有分堂号90多个。宗祠排序遍布大江南北。太原总堂门楣镌刻着;“太原垂徽 三槐世第 清节流芳 四杰传芳"。在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分别收藏有明弘治十四年王友瑄等纂写的《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刻本,清道光年间王梁修纂写的《郎琊三槐王氏宗谱》刻本,清光绪二十年王庸敬编辑的《王氏通谱》槐政堂活字本。

王姓历史渊源流长,英才辈出,辉光芒。根据国家公安部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王姓为全国第一大姓,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收入了王姓历代名人2360名,排在名人姓氏第一位。王姓著名文学家占历代文学家总数的6.86%,历代医学家、著名美术家都占居第一。历史上王姓皇后多达36位,实属各大姓氏中绝无仅有的现象。

“三横一竖”构成王

(山西太原王姓总堂)

以一幅对联来表达对王姓大家族的辉煌就是;

珠树家珍,流传圣主贤臣之颂;

槐堂也相,记载忠臣孝子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