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之皇清经解

大家好,在说这套《皇清经解》之前,怎么先说说什么是经学。经学是阐释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从汉代至清代被推崇至上。在古代学科分类“经史子集”中,仅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1773部、20427卷。经学蕴藏着博大精深的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经学的产生与儒家经典的产生及统治者的关注密不可分。关于儒家经典,现在通用的说法指十三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周礼》、《仪礼》,而早期的经典则指孔子编订整理的《诗经》、《尚书》《易经》、《春秋》、《乐经》、《礼记》六经。关于六经的修订者,历来也有争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曾说:“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以孔子为注经始。

经学之皇清经解

《皇清经解》即《清经解》,又名《学海堂经解》,作者是阮元。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户、礼、兵、工等部侍郎,两湖、两广、云贵总督等要职,加太子少保衔,擢体仁阁大学士。谥文达。生平持躬清慎,奖掖笃学之士。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精经学。主张用经于书,遗经于世。督广时创设学海堂,罗致学者从事编书刊印。道光五年八月,始刻《清经解》,至道光九年九月,全书辑刻完毕,共收七十三家,一百八十三种著作,凡一千四百卷。此书是汇集儒家经学经解之大成,是对乾嘉学术的一次全面总结。后由夏修恕、阮福等编辑、校勘、监刻、出版。咸丰七年九月,英军攻粤,书版毁失过半。咸丰十年,两广总督劳崇光等人,捐资补刻数百卷,并增刻冯登府著作七种,计八卷,此即“咸丰庚申补刊本”。同治九年,广东巡抚李福泰刊其同里许鸿磐《尚书札记》四卷,附诸《清经解》之后,是为“庚午续刊本”。

经学之皇清经解

经学之皇清经解

下面是我收藏的另一个不知道出处的电子版本,展示如下,有知道到出处的留言,我也好备注下。

经学之皇清经解

经学之皇清经解

经学之皇清经解

经学之皇清经解

经学之皇清经解

经学之皇清经解

经学之皇清经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