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德軍的夏季攻勢


在4月5日簽署的第41號指令裡,希特勒宣稱:“敵人人力和物力都已遭受了巨大損失。在取得了表面上的初期勝利後,敵人為了擴大戰果,在冬季攻勢中已經耗盡了計劃用於稍後軍事行動的大部分後備力量。”基於這種錯誤的觀念,希特勒制定了德軍在即將開始的代號為“藍色行動”的夏季攻勢中的目標。他要求經過調整現已達215個師的德軍一舉殲滅蘇軍最後的殘存部隊,並儘可能多地奪取德國戰爭經濟賴以生存的重要原材料資源。


德軍所有可用的力量將集中用於南部地區。其任務首先是殲滅頓河沿岸的蘇軍,之後揮師北上奪取斯大林格勒。然後再以聯合攻擊行動征服高加索主要產油區。最後,德軍將奪取穿越高加索山脈的各個關口,控制通往中東的道路。


頓河和伏爾加河


為了便於監控戰役的下一階段進程,希特勒將他的司令部搬到了烏克蘭的文尼察。南方集團軍群被重新命名為B集團軍群,包括第2、第6集團軍,第4裝甲集團軍和匈牙利第3集團軍。他們將奉命向頓河大彎曲部進軍,然後進攻伏爾加河沿岸的斯大林格勒。


德軍鉗形機動的另一支部隊是新組建的A集團軍群。A集團軍群由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第17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組成。


兩個集團軍群將在伏爾加河西部的草原地帶實現會合。通過此次機動,德軍希望再次對蘇軍實施大圍殲。在消滅蘇聯集團軍主力後,A集團軍群將迅速向東南挺進,搶佔蘇聯油田。


6月28日,德軍大規模的夏季攻勢開始了。B集團軍群在被召回的博克陸軍元帥的率領下,從150千米的寬大正面上發起了攻擊,擔任先頭部隊的是霍斯將軍率領的第3裝甲集團軍。保盧斯率領的第6集團軍也在南部發起進攻,從而使戰線向南延伸了約80千米。兩天以後,A集團軍群在李斯特將軍的率領下突破頓涅茨盆地彎曲處,並向南推進到普羅裡塔斯卡亞和高加索。攻擊行動十分成功。7月3日,霍斯已經佔領了沃羅涅日。但是,這樣的進展速度還不能使希特勒滿意,他用馮·魏克斯取代了博克來指揮作戰。隨後,B集團軍群沿著頓涅茨河走廊向下行進,與向羅斯托夫推進的李斯特的裝甲部隊會合。德軍輕易取得勝利的時代似乎又回來了。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 一個德軍高射炮組正在掩護步兵部隊向高加索地區推進。由於蘇聯游擊隊經常襲擊德軍的交通線,照片中的這種武器在對付空中飛機的同時,還經常用來對付地面的目標。


蘇軍被輕蔑地掃到一邊。幾個月來第一次,地面開始適宜於德軍進行規模宏大、勢不可擋的機動行動。數百英里開闊的莊稼地和草原上為德軍大規模的裝甲軍團提供了極好的發揮空間。人們從數英里之外就可以看到德軍的推進:燃燒的村莊上冒起的煙霧,數以千計的重型車輛揚起的塵土,似乎預示著強大德軍的推進不可抗拒。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 雖然德國國防軍以龐大的機械化軍團著稱於世,但實際上,在蘇聯作戰的大部分部隊是步兵,他們在漫無邊際的俄羅斯平原上走過了數不清的道路。


然而,此時希特勒的野心變得過於膨脹。他認為蘇聯氣數將盡,只須再來一次更為徹底的勝利就可使大廈傾覆。7月13日,希特勒命令霍斯的裝甲部隊向東南方向迂迴,與正在羅斯托夫進行激烈巷戰的A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會合,以期再次對蘇軍實施大包圍。7月23日,羅斯托夫失陷,但德軍並未獲得所希望的戰利品。斯大林最終懂得了以空間換取時間的道理,他允許元帥們回撤部隊,以免被包圍。


在同一天,希特勒下達了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指令。有人認為,正是這一指令斷送了德國東線的作戰,也成為希特勒帝國命運的轉折點。由於完全低估了蘇聯紅軍的實力,希特勒改變了德軍兩個集團軍群的作戰計劃。一反原定的先取斯大林格勒後取高加索的計劃,他選擇了同時奪取這兩個戰略目標。更進一步的錯誤是他災難性地減少了進行這兩次軍事行動所需的部隊。他將戰略預備隊分派到四個方向上:第9和第11裝甲師配屬馮·克魯格將軍,“大德意志”師被派往中央集團軍群,黨衛軍警衛旗隊被派往法國,而原定參加挺進高加索行動的第11集團軍也停步不前。


推遲前進


到了此時,所有的事情似乎仍在按照希特勒預計的路線進行著。在此次穿越開闊平原向伏爾加河推進的輕率行動中,充當先頭部隊的是第6集團軍。這是一支經驗豐富的部隊,曾在馮·賴歇瑙將軍的領導下參加了波蘭和法國戰役。馮·賴歇瑙是希特勒在德國國防軍裡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猶分子,他認為屠殺“亞洲劣等民族”是德國士兵的“歷史使命”,這些好戰的言論深得希特勒的賞識。1941年12月,希特勒在解除了馮·龍德施泰特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權後,便將南方集團軍群交給了馮·賴歇瑙指揮。然而,賴歇瑙在升任陸軍元帥後不久便突發疾病死亡,但他的影響已深深地留在他領導了兩年的第6集團軍中:在向東推進的途中,第6集團軍所到之處全部淪為廢墟。


在馮·克萊斯特和霍斯兩支裝甲部隊同時到達了頓涅茨盆地的交叉口後,道路開始擁擠,德軍在交通管制方面出現了混亂。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克萊斯特認為根本沒有向高加索地區派遣另外一支裝甲集團軍的必要。為了證明這一點,在渡河之後他加快了本部推進的速度,並迅速奪取了普羅裡塔斯卡亞。


但是在北部,德軍已經停止了推進的步伐。馮·魏克斯率領的部隊中只有第6集團軍突破了守衛斯大林格勒道路的蘇軍部隊。他被迫推遲前進,等待意大利第8集團軍的到來,況且油料的缺乏也使他無法在一次行動中將全部裝甲部隊投入使用。希特勒變得寬厚起來,並意識到霍斯的裝甲部隊在頓河南部過於擁擠的道路上弊多利少,於是,在7月30日將這些部隊重新劃歸B集團軍群。


此時,霍斯的部隊已推進到了齊姆良斯克以南140千米處,蘇軍也派出強大兵力阻止他與保盧斯會合。北上途中,霍斯的裝甲部隊在艱苦的消耗戰中損失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銳氣大挫。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 德軍的夏季攻勢兵分兩路,進展非常順利,其中一路突向高加索及其重要的油田地區,另一路直指斯大林格勒。


蘇軍停止退卻


8月23日,德軍第6集團軍抵達伏爾加河沿岸。儘管遭到了蘇軍的猛烈反擊,德軍還是在斯大林格勒上游建立起了防線。當晚,斯大林格勒遭到了德軍的狂轟濫炸,使人不禁再次想起了倫敦大轟炸。德軍投下了大量燃燒彈,城內木製建築物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場面十分悲壯。德軍開始謀劃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攻。但事實證明,蘇聯守衛軍的防禦準備充分,要奪取斯大林格勒是一項極其困難的任務。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 8月底,保盧斯將軍指揮的德國第6集團軍抵達伏爾加河河畔的斯大林格勒。德國最高統帥部認為斯大林格勒將會很快失守,但是蘇聯守軍頑強抵抗,他們堅守著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建築,使德國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A集團軍群的推進一直非常順利。德軍士兵們在忍受了6個月的-30℃的冬季低溫之後,此時身處庫班乾草原,而這裡的氣溫即使是在陰涼處也高達40℃。在第1裝甲集團軍的坦克內部,溫度高得簡直讓人無法忍受。


李斯特最為擔憂的還是補給問題。在前線進攻的26個師前進方向不一,有的向西南推進,有的向南,還有的向東南,要全部滿足其需要是不可能的。進攻方向太多,以至於克萊斯特大將開玩笑說,“我們前無敵人,後無補給!”Ju52運輸機空投的簡便油桶必須靠駱駝才能運送到裝甲部隊手裡。


不良的地形不僅減緩了作戰部隊推進的速度,也為補給帶來了困難。道路就像是盛滿塵土的河流,而且寬得無邊無際。然而,納粹黨衛軍“維京師”(也稱為“海盜師”)還是於8月初在蘇軍的頑強抵抗之下逼近了庫班河。8月9日,羅夫集團軍群,即由理查德·羅夫將軍指揮的第17集團軍和第3羅馬尼亞集團軍,同時佔領了亞速海沿岸的葉伊斯克港口、庫班河上的克拉斯諾瓦及正在被燒燬的石油城邁科普。邁科普的油井遭到了徹底的破壞,直到大戰結束4年以後才恢復使用。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 一名士兵負責警戒,他的夥伴們在抓緊時間進餐。


也是在8月9日這一天,德軍第1裝甲集團軍佔領了位於北高加索山脈丘陵地帶底部的城鎮佩第戈斯卡,並開始向阿斯特拉罕方向派出前哨部隊。8月21日,德軍精銳的第1和第4山地步兵團派出的小分隊將納粹黨黨旗插到了5642米高的厄爾布魯士山頂峰,第49山地軍的其他部隊則繼續向前,進入了環繞格魯吉亞蘇呼米地區的亞熱帶森林。在高加索山脈東側,克萊斯特裝甲集群前進道路上只剩下捷列克河這最後一道障礙了。


終於,德軍的攻勢達到了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所謂的“下降點”。克勞塞維茨認為,自下降點後,部隊損耗將逐漸超過最初的動力和能量。蘇聯人的抵抗越來越猛烈,而此時的德軍距最近的軍需站也已達數百千米。兩軍展開了殊死競賽,雙方都在加速輸送彈藥、油料、零部件和更多的士兵——前線總是需要更多的士兵——以便在因天氣原因導致戰役自然中止之前,為最後一次決戰作準備。


希特勒對德軍進展緩慢大為光火,他解除了李斯特的指揮權並親自指揮作戰。然而,希特勒引以為豪的天才和活力並不能使情況有什麼改觀。事後看來,似乎希特勒是在企圖做不可能的事情。與此同時,斯大林也因刻赤失利後一系列的後退而極為震驚,於7月28日發佈了一道著名的命令:“我們每退讓一寸土地,敵人便增強一分,我們的國家防禦則削弱一分。如果我們不能停止退卻,我們將失去我們的糧食、油料、金屬、作坊、工廠和鐵路。因此,是該停止退卻的時候了:絕不能後退一步!”


斯大林格勒會戰


這道命令在斯大林格勒產生了預期的效果。斯大林格勒市有50萬居民,許多平民百姓都走出家門,幫助挖掘戰壕和反坦克溝壕。然而,這並非德國人唯一的煩惱。斯大林格勒市沿伏爾加河綿延超過30千米,在某些地方,城市的最西端距河岸超過8千米,而這些地理方面的情況,德國情報部門卻沒有通報給參戰部隊。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 1942年秋季,斯大林格勒郊區,德軍機槍小組的士兵躲在一堵牆後面準備攻擊。在戰役的這一階段,斯大林格勒的許多房屋仍然是完好的。


奇襲制勝的時機已經過去了。保盧斯拼湊起來的進攻毫無取勝的可能,除非敵人是一支士氣極其低落的敗軍。從雙方展開極其艱苦的第一場巷戰開始,德國人已經清楚地意識到,蘇聯人已出人預料地恢復了戰鬥力。


9月16日,德軍第4航空隊司令馮·里希特霍芬將軍在日記中寫道:“只需再加一把勁兒,用不了兩天,這座城市就要被攻克了。”沒過一星期,他比較客觀地寫道:“9月份第二次日記。城內的進展令人失望的緩慢。這樣下去,第6集團軍永遠也完成不了任務。”


蘇軍士兵在愛國宣傳的鼓舞下,正在頑強地戰鬥著。他們身處的這種作戰環境很適宜發揮他們的自然才幹,缺少裝甲武器和機動力已經無關緊要。他們躲藏在碎石堆裡戰鬥,藏匿於漆黑一團的被燒壞的辦公室地下室裡戰鬥,在荒涼的街區兩邊的矮牆後面戰鬥,他們為斯大林格勒的每一條大街、每一條小巷的每一寸土地奮戰著。


在這裡,裝甲車輛毫無用武之地,只能在它們自己造成的城市廢墟上爬行。它們看不到藏匿起來的敵人,只能被動挨打,它們在液體燃燒劑的爆炸聲中趨於毀滅,或者它們的履帶被手榴彈所擊毀。無法移動的裝甲車輛實際上毫無防禦能力。一旦坦克停步不前,躲在坦克後面尋求保護的德軍步兵就會遭到機槍火力的攻擊。


在柏林,希特勒已經在宣佈斯大林格勒的勝利,並儘可能多地將增援部隊派往這座人間地獄。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蘇聯人只是投入了足以拖住德軍並能經受住德軍全力進攻的部隊。與此同時,蘇軍秘密地保留了大批人員和裝備,說明這支部隊另有圖謀。


11月19日,蘇軍預備隊終於開始行動了。德國第6集團軍在連續6輪的大規模進攻無果後疲憊不堪,不得不進入恢復階段。當蘇軍從斯大林格勒的南部和北部發起大規模彈幕射擊時,德軍幾乎驚呆了。紅軍終於吸取了有關“閃電戰”的經驗。這一次紅軍的進攻是從德軍防線最薄弱的部分——保盧斯防守稀疏的側翼——開始的,負責保護其側翼的是羅馬尼亞和意大利軍隊。斯大林格勒會戰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更加慘烈的階段。保盧斯將軍原以為斯大林格勒已處於掌握之中,然而,當他收到側翼守護部隊的告急報告時,他的自信心被粉碎了。蘇軍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發起攻擊。


在北部,蘇軍一波又一波的大規模裝甲集群,在大批飛機和火炮的支援下,正在吞噬著德軍部隊。11月20日,蘇軍在南部也展開了進攻,並取得了與北部相同的效果。至11月23日,蘇軍完成了對德軍的合圍。大約30萬名軸心國士兵陷入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


保盧斯焦慮不安地向上級告急,第6集團軍的食品僅夠維持一週,油料和彈藥嚴重短缺。保盧斯的高級指揮官們請求下令突圍,但保盧斯的上級馮·曼施泰因元帥拒絕採納。希特勒要求德軍必須堅守斯大林格勒要塞,等待援軍。這裡用“要塞”這個詞語是不確切的,容易讓人誤解。德軍部隊根本沒有嚴格意義上的防禦工事,他們所依靠的只不過是用剩餘的炸藥在冰凍的土地上炸出的一些地洞而已。


氣溫仍在無情地下降,大風雪席捲了西伯利亞大草原。第6集團軍的官兵們蜷縮在地下掩體內度日如年,焦急地等待著援軍的到來。作戰部隊每天定量配給的口糧已經減少到了200克馬肉和200克麵包。輔助支援部隊的口糧還要減半,處於包圍圈內的蘇軍戰俘根本就沒有食品可吃。然而,普通的德國士兵卻仍然固執地相信希特勒將會使他們逃脫險境。曼施泰因的解救行動失敗了。12月12日,他派出霍斯率軍衝擊蘇軍防線,企圖殺開一條通道。經過一週的苦戰,霍斯的裝甲軍已經接近了被圍的德軍,在夜間已經可以看到遠處包圍圈內照明彈升起和降落時的光芒。然而,蘇軍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部沿著奇爾河對意大利和羅馬尼亞集團軍發起了攻擊,取得了重大突破,霍斯的救援部隊被迫轉向應付新的威脅。第6集團軍就這樣被遺棄了。1月份,斯大林下令殲滅包圍圈內的敵軍,蘇軍以閃擊行動突進斯大林格勒的西部圍廊。2.5萬名德軍傷病員只有一小部分被救走,更多的士兵因凍瘡和傷口腐爛而死掉,麻醉劑之類的常用藥物都已用盡。1月11日以後,傷病員已經沒有食物了。這時,希特勒將保盧斯的軍銜晉升為大將,繼而升為元帥,希望他能夠自殺殉國,維持德國曆史上從來沒有一位元帥被活捉的聲譽。但是,保盧斯拒絕自殺,於1月30日率殘部向蘇軍投降。少量德軍突圍逃到了西伯利亞草原,他們不時地被德國空軍偵察機發現。然而,沒有一架能夠將他們安全救回德軍陣營。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被俘的德軍俘虜都被運到了氣候條件最為惡劣的後方,他們中很少有人能夠活著走出戰俘營。


在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的30萬名德軍士兵中,只有9.1萬人倖存並向蘇軍投降,大約一半人在春季來臨之前就死去了。在蘇聯戰俘營裡活下來的只有5000人,許多人一直被關押到20世紀50年代才被釋放。


(全文改編、摘錄自《第三帝國的興亡》一書)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第三帝國的興亡》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一部全新的納粹德國興亡史

一本地圖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簡史


本書是一部以納粹德國的興起和滅亡為主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重大戰役全史。全書配以近百張四色高清的軍事形勢和戰場態勢地圖,附以珍貴歷史照片,生動真實地再現了納粹軍隊征服歐洲和北非的過程,也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轉化,從北非決戰,大西洋海戰,盟軍進攻意大利,蘇軍反攻,直至納粹德國的滅亡,展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曲折艱難而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轟炸納粹德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謂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是暴力和毀滅的瘋狂,這種瘋狂源自於德國,又通過轟炸回到了德國。本書運用了專業的歷史研究文獻,並且通過圖像和畫面來展現其殘酷性,使讀者有機會對納粹德國轟炸的記憶和歷史研究的結論結合起來。


《納粹德國的秘密武器》


嚴格意義上來說,當我們談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的秘密武器這個話題時,我們面對著的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是當我們普遍採用“秘密武器”這個術語時,它有一個更精確的定義:意味著在秘密條件下,超出平常設備的研製或發展的武器。

錯!錯!錯!這回空軍和炮兵都沒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