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春日春風動,春來春草生。日暖蕩春光,食春恰此時。薺菜鮮,香椿香,婆婆丁蘸醬下米飯;蕨菜卷,榆錢圓,蔞蒿草燉魚香氣遠;薤白辣,槐花甜,刺嫩芽炒蛋路人饞;苣蕒苦,馬齒酸,花椒芽油炸美上天;薇菜雅,車前趴,柳樹葉堪比龍井茶。


春生野菜種類多,來細數一下北方人能吃到的限定美味吧。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薺 菜

“鮮薺登盤乍吐花,嫩苗爭長傲春奢”,春天最有名的野菜非薺菜莫屬。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薺菜


薺菜生性強健南北可生,氣味清新鮮美甘甜。帶有鋸齒的薺菜葉在三四月間最為鮮嫩,無論清炒、做湯、調餡還是煮粥,都別有風味。等到雪白細碎的薺菜花開,就不太嫩了


但江南一帶有個舊俗,在三月三上巳節,男女都會摘薺菜花戴在頭上,用薺菜花煮雞蛋吃。

蘇軾發明了一道薺菜羹,被稱為東坡羹。薺菜和米、生薑同煮,澆生油在羹面上,不加鹽醋,還宣稱:若知此味,陸海八珍皆可鄙厭。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薺菜粥

薺菜做湯,碧綠鮮甜,東北人很喜歡用面面的土豆一起燉著吃。薺菜和豆腐做羹,則青白淡雅,嫩滑無比。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薺菜豆腐羹

薺菜調餡,包成薺菜春捲、薺菜鮮肉餛飩、薺菜鮮肉餃子,化為一首首春天的風物詩。薺菜焯後切碎,豆腐切丁炒過,和成餡做薺菜豆腐包子,幾口一個都意猶未盡。

西北人會把薺菜摻進麵粉和包穀面,在蒸鍋裡蒸成薺菜麥飯。蒜末食鹽和辣椒麵,潑上一勺熱油,拌在麥飯裡,或者澆一勺紅燒肉的湯汁更妙。《白鹿原》中寫道,稀溜溜的包穀糝子裡煮著綠乎乎的薺薺菜,叫做水飯,是度春荒的飯食。

等到把薺菜從嫩葉吃到開花,這個春天也就不枉了。


香 椿 芽


“肉末清烹茅草菌,椿尖略點鯽魚湯。”由於含有揮發性芳香物質香椿素,香椿的氣味十分特殊,讓人愛到極致或是恨到遠遁。


香椿有紫香椿和綠香椿兩種,前者色深而香氣厚重,後者色淺而香氣清淡。剛一開春,北京城裡的香椿樹就被大爺大媽們惦記上了,新冒出的芽兒轉眼就會被掐回家。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新鮮的香椿含有亞硝酸鹽,要用沸水汆燙,激發香味的同時也除掉了有害物質

香椿跟雞蛋是最佳伴侶,先用開水焯燙出香味,切末,雞蛋打散,熱鍋寬油迅速翻炒,加點鹽糖就起鍋。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香椿炒雞蛋

焯後青翠的香椿焯水切碎,豆腐焯水去腥,加一點鹽蔥蒜、淋勺辣椒油、香油。二者同拌,一青二白清清爽爽。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香椿拌豆腐

香椿枝頭春意鬧,吃椿必須搶時間,等長成枝條就沒法入口了。


蒲公英


“春長野草一奇葩,葉根蓮狀莖生花。”


蒲公英到了東北就叫做婆婆丁,鋸齒狀的綠葉,遍地都是,最適合生吃。沒打花骨朵之前的婆婆丁最鮮嫩,清洗乾淨,直接蘸醇鹹的大醬,是東北人的吃法,而換成調和口味的香其醬,味道則更豐富一些。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若是覺得婆婆丁太苦,就先用沸水焯燙,再以生抽、米醋、鹽糖、蠔油、蔥蒜末、辣椒油和香油涼拌(這個方子百搭,適合很多涼拌菜),更受歡迎。


婆婆丁洗淨曬乾了做成茶,苦味太濃。被長輩逼著喝的我,會偷偷加蜂蜜。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蒲公英茶真的太苦了



苣蕒菜


“漫山苦蕒食不盡,繞屋長松為四鄰。”在野菜中,能跟蒲公英平起平坐的非苣(qǔ)蕒菜莫屬。


苣蕒菜與蒲公英同為菊科,也叫敗醬草、苦蕒菜等,味如其名,就一個字“苦”。在陸游的山居生活中,直呼苦蕒醃齏美,宮廷恩賜的熊掌和駱駝蹄都比不上。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東北人拿來蘸大醬,在開春的蘸醬菜筐裡,苣蕒菜和婆婆丁必不可少,二者卯著勁兒比誰更苦。別的地方會涼拌、包包子、包餃子和拌麵條吃。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榆 錢


“道旁榆莢仍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榆錢是榆樹的果實,圓圓如錢幣、聯綴成串。榆錢落地意味著春事將盡,在落地之前,要趁著鮮甜嘗新。


小時候的我,常在新雨後的榆樹下,手腳並用爬上去,捋下一把榆樹錢,直接送進嘴裡,甜津津的。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拎著小筐,把榆樹錢捋回家,洗乾淨跟玉米麵混合,在蒸鍋裡蒸熟,就成了清香的榆錢飯。加鹽、或辣椒、或蔥蒜汁調味,玉米麵和榆樹錢都自帶甜味,清甜無比。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榆錢飯


榆錢和玉米麵、雞蛋調成麵糊,攤在鍋裡煎成小餅,兩面金黃、外層酥脆內裡香甜。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榆錢餅

除了榆錢,榆樹皮也能吃。困難時代,吉林集安人用榆樹皮碾成面,和玉米麵混合,做成了榆皮冷麵,跟一般的朝鮮冷麵不大一樣,流傳至今成為本地特色。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榆皮冷麵



蒿 草


“江村沙暖蔞蒿長,味比枸杞新甘香。”菊科蒿屬中有不少好吃的野菜,如蔞蒿、柳葉蒿和艾蒿,因為香氣特殊,頗受喜歡。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嫩綠的蘆蒿

大名鼎鼎的蔞蒿(也叫蘆蒿),早在三國時期,時人就“生食之,香而脆美”。汪曾祺形容蘆蒿“感覺就像是春日坐在小河邊聞到春水初漲的味道”。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蘆蒿炒茭白

東北內蒙一帶常見的柳葉蒿,頂端葉單似柳,味清香似艾。當地人喜歡掐頂部的嫩芽,焯熟以後涼拌,用生抽米醋鹽糖蒜末,最後澆一勺剛炸好滾燙的辣椒油,滋啦啦——頓時清香四溢。


柳蒿芽也可以包包子、跟魚和肉類同煮,醃成鹹菜,開水燙後曬乾備食。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涼拌柳蒿芽

艾蒿就更不必說了,清明時節的艾草青團,清香的氣息、墨綠的外形、軟糯的口感,是江南最春天的味道。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艾草青團



槐 花

/ 春天最好吃的花 /


“槐林五月漾瓊花,鬱郁芬芳醉萬家。”


我們吃的槐花,是刺槐、洋槐,原產於美洲,18世紀末從歐洲引進中國。在槐樹下,捋一把盛開的槐花,一邊捋還忍不住填進嘴裡幾朵。


雪白的槐花氣息香甜,可以生吃、涼拌、煲湯、煮肉、煮粥、蒸飯、做餅、包餡、沏茶,入饌後既美味又風雅,是春天最好吃的花了。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槐花簡直是春天最好吃的花

槐花拿來蒸,拌上面粉上鍋蒸熟。生抽米醋鹽糖辣椒蔥花蒜末,燒一勺熱油澆上,做蘸料。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蒸槐花麥飯


槐花做餅,把槐花焯水後,跟雞蛋、麵粉調成麵糊,在油鍋裡慢慢烙熟,香氣四溢,鮮甜可口。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槐花餅



馬齒莧

/ 莖葉有肉感 /


“朝甑飯鳧茈,暮鼎羹馬齒。”馬齒莧,也叫五方草、馬齒菜、長壽菜,在以前是窮人的災荒蔬菜。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馬齒莧的莖葉肉肉的,很適合涼拌、煮粥和包包子。挑肥厚葉大的馬齒莧曬乾了,跟五花肉和餡包包子,嚐起來有一點點酸,開胃生津。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涼拌馬齒莧



花椒葉

/ 讓人念念不忘 /


“為誰置酒烹椒葉,可更招涼蒔藕花。”除了果實,花椒的嫩芽嫩葉也可以拿來做菜。生吃熟食,醃漬爆炒,鮮嫩麻香,風味獨特。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花椒芽掛上雞蛋麵糊,在熱油鍋裡炸熟,瀝油控幹。在一個北京朋友家吃過後,就唸念不忘,沒找到購買渠道的我,在思考現在種一棵樹還來得及麼_(:з」∠)_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油炸花椒芽



車前草

/ 葉子趴著長 /


“采采芣苡,薄言採之。”相比車前草,芣苡(fú yǐ)的古名更風雅,而車軲轆菜的俗稱更有趣。


這種隨處可見的野菜,橢圓形的葉子喜歡趴在地上,支稜起穗狀的花序,嫩葉可以食用,也是荒年時候的救命菜。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車前草沸水焯熟以後涼拌,或者煮湯、炒菜都可,微微有一點苦,憶苦思甜的意味更濃。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車前紅棗枸杞湯



柳樹新葉

/ 還可以做面碼呢 /


“平湖開曙日,細柳發新春。”


春風作剪,剛裁出的柳樹新葉,跟龍井茶似的,焯熟以後可以做面碼,拌炸醬麵或者打滷麵,清香微苦。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北方人請求一戰!


還有清明前後的刺五加,只掐嫩尖,跟鯽魚或瘦肉皮蛋,做成湯菜,微微苦,很是清香。


野菜鮮美,但也要注意幾點:

❶ 有些野菜辨別不易,不認識就不要亂挖亂吃;

❷ 在城市的綠化帶和公園裡,會撒有農藥和殺蟲劑,並不適宜採挖;

❸ 在烹飪過程中,像香椿蕨菜灰菜一類的,含有少量有害物質,記得要用沸水汆燙後食用。


享受春天的味道,但安全健康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