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建築師劉珩和她的事務所·南沙原創建築設計工作室(NODE)的這十三個作品,每一次走進現場,都有不一樣的設計體驗,親身經歷每一個場所的變遷與創作之中,她強調,介入場所的方式,輕鬆,才可以走的更加深遠。


建築設計與創作的過程,並非一路都是輕鬆與愉悅的。但是,當一座建築被建造出來的時候,它給人的不是一種壓力,而是迴歸到輕鬆的狀態。一個空間的存在不能脫離人,這種“輕鬆”來自於最合適的空間設計,與城市、人的交往達到最好的契合點。

化整為零的空間整合


梯城——深圳留仙洞萬科雲城設計公社A3地塊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方案靈感源於誒舍爾的“梯城”及巴拉幹自宅中的院落意向,嘗試採用化整為零的手法,利用現成的高差和空間密度最大化的原則,提出了一組肩並肩而又各自獨立的“七姊妹”院落建築概念。

由於限高原因,大部分建築的使用空間在地平線之下,為增加其通風采光,以獨立院落作為建築原型,每個建築由2層空間/樓梯/花園三個元素構成。雖然有共同的元素,不同的穿插與重組,以及所處的城市設計位置和相鄰關係的差異,每個院落又各有特點,相互作用又相互獨立,可分可合;組合在一起,雖然都置於地下,但是有天有地、有風有水。

高低錯落、迷宮式的路徑讓這個日常場所有了別樣的體驗感。


折房子——南京珍珠泉藝術家工作室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一張很長的“紙”折成的房子——始於一個藝術家與一個建築師的對話。

藝術家:書寫一個模糊的房子——虛擬的使用者的“模糊”。邀請11位與藝術有關的人參加此次建築互動。他們對房子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想象,“模糊”將這些新信息帶給建築師。

建築師:這裡的山與水有著可望不可及的“模糊”的曖昧,想象的房子應像一張二維的很長的“紙”卷折成的四維空間,從山路迂迴著“走進”水中,山水由此形成了“可望又可及”、亦模糊亦清晰的關係。用清晰去實現這個模糊,是一個更加模糊的事。用文字“說”一個房子,再由建築師“做”出來,這房子必將是個有趣的誤差。


桌景——深圳留仙洞萬科雲城設計公社B4地塊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這是一組不同形式的桌面堆在一起。整體而言,它還是一個平面,但有趣的是,如果鑽到桌底看,看到的卻是另一道風景:不同形式的桌子,由不同形式的結構組成,之間可能會形成意想不到的空間,也就形成了空間之間的對話,而且桌子之間的縫隙有了自然採光和自然通風的可能。

可以想象,每一個地下建築單體都是一張抽象意義上的桌子:桌面是城市綠地,桌底就是地下層,建築實際的使用空間就是在結構基礎上設計組合的。一個個獨立、簡單、不一樣的“桌子”共同組成了地上與地下的雙重景觀。

以羅馬Nolli Map的城市灰空間和嶺南地域應對氣候的建築灰空間、公共街道與建築之間的虛實肌理關係為靈感,將籃球場、森林廣場、看臺、咖啡廳等公共功能穿插於辦公空間之間,形成了層次豐富的體驗空間及路徑。

舊地新改所煥發的生命力


北京大半截衚衕7號設計改造展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用常規的建材“腳手架”勾勒出原四合院落已拆除的輪廓線,再與上布素麻的原材料“麻繩”,非常規的建構組合去填充彌補歷史形成的地面高差,以期在搖曳中行走出一種即時感的彈性體驗。

腳手架的框架勾勒出院落中已拆房間的輪廓,用“空”的方式還原院落“實”的狀態。背對背的一面磨砂鏡面不鏽鋼和另一面可供張貼的鋅板的移動組合,分隔出給予建築改造和服裝展示的靈活多樣的空間,同時也讓公眾在行走中體驗到空間似是而非的曖昧和錯位,人影晃動,亦真亦幻。


廣州恩寧路永慶坊建築改造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建築被改造成“雲”、“塾”、“社”三大部分。

雲:片區中所有辦公、接待和會議空間的主入口。建築本身是片區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清末建築。由於建築的屋面腐朽坍塌嚴重,而牆體較為完整,設計選擇完全保留四面磚牆,清理恢復舊磚牆的質感,置入全新的鋼結構體系,構建全新的屋面系統,形成新舊脫離且融合的公共活動空間。

塾:片區中供小朋友培養業餘愛好的教學空間。原本建築由三棟紅磚房組成。其中兩棟現狀較為完整,設計對其進行功能性改造。另外一棟,原空間低矮陰暗,嘗試置入全新的鋼結構構築物,形成明亮通透的接待空間,並在新舊之間通過垂直外掛的樓梯巧妙轉換。

社:片區中唯一的開放戶外活動場地。場地內原有三棟紅磚舊建築,但在設計之前已被拆除,因此需要進行全新的建築設計。對原有的建築肌理給予充分的尊重,保留原有建築的多元性,嘗試用三個小玻璃個體組合,在削弱新建築的體量感的同時,重新利用原建築的舊紅磚還原對舊場所的記憶。儘可能保留珍貴的戶外活動空間,通過公共大臺階承載豐富的公共活動,並利用大臺階在室內外空間之間形成連接和轉換。


蛇口大成麵粉廠建築改造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在改造理念上,強調“因地制宜,順勢而為,物盡其用”的原則,對於本身特色鮮明的工業建築,保留和強化其空間原汁原味的特質,置換新功能;對於看似普通的標準化廠房,挖掘和激發原有空間的潛力與活力,以較強勢的方式介入,使其特質最大化,實現建築空間的豐富性和層次性。設計上力求保留和還原工業遺址的原貌,並在其中創建獨特的公眾參觀流線,為城市中的每一個人提供近距離接觸工業繁榮印記的機會,在這個經過蛇口快速發展所遺留下來的工業廢墟上,實現“天人合一”思想的迴歸,重新審度人、社會、自然三者的關係。


蛇口浮法玻璃廠改造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在主入口改造中,原本被指定拆除的舊倉庫被保留,新的入口形式希望能與這棟舊倉庫有機的結合起來,於是新的輕型鋼結構柱從框架混凝土老建築中“生長”出來,而新體量則被新結構系統所支撐。新舊建築在體量上相似,上下直接“平移”,以此在兩者間形成有趣的時代及技術反差。


2017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鹽田分展場改造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臨時展館的設計構思源於對這棟需要保留住宅的尺寸的演繹以及由宅基地的面積所帶來的村落肌理空間的思考。對9號樓的設計策略,首先保留了建築原承重結構,在此基礎上拆除一些非承重牆體,由此打通各個封閉的空間,使得整個建築空間變得靈動自由。

10號樓原狀為單層框架結構建築,改造遵循著因地制宜,順勢而為的原則,提出“通”、“融”、“透”的設計理念。


營造更好的公共體驗


廣州時代美術館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合作設計師:方案建築師Rem Koolhaas+Alain Fauraux;項目建築師:劉珩+南沙原創)


設計關注於城市化過程中建築功能的對立因素:單一與多元、簡單與複雜、私密與公共。

美術館希望被製造一個體驗藝術製作過程以及展示藝術作品的雙重場所,同時實驗性地通過公共空間(美術館)主動介入私人領域(居住小區),使對立雙方碰撞產生多種衝突,同時製造更多偶遇的互動。

通過把美術館的公共空間分散並嵌入到居住建築的數個不同層面上,使得當代商業住宅的一種普遍類型得到了儘可能豐富的多樣性。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中國的城市正集體大範圍地建造著一種單一原型(居住建築),並以這種原型向外圍擴張,卻很少配備與之對等的基本公共設施。這些單一的居住項目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加劇了交通幹道持續的擁塞狀態。這種現象在中國的城市中普遍存在。

通過把美術館與一個原本完全作為居住用途的建築進行整合,一個例證被建造出來了:沒有理由在中國的城市外圍僅建造單一的居住項目。居住區能夠吸收商業、文化以及社會性的都市生活相關內容,並與之結合成有機的整體。


虎門梅沙小學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虎門梅沙學校位於東莞市虎門鎮,採用梅沙教育特色的課程設置,主張開放型、複合型教育空間。

項目位於典型嶺南地區,結合本土特色,設計初始引入了經典的嶺南灰空間作為原型,設置豐富的架空區域,採用開敞的通透式空間界面,在遮擋陽光、引入新鮮空氣的同時提供大量的公共活動、遊戲空間。

公共空間系統的整合與疊加是本方案對於學校類建築特色回應,在不同功能分區的基礎上,利用公共性的廊道銜接不同區域,同時結合不同區域的特點,廊道在自身的尺度、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進行延展,從而形成豐富的空間變化,利用垂直交通豎向串聯不同水平層的公共區域,包括首層架空、二、三層斜坡連廊、屋面活動區等,構建出豐富多變的公共空間系統。


關於色彩,出於對南方性的考慮,學校整體採用淺灰色系做為主要基調,結合彩色變化的樓梯提升校園的活潑氛圍,營造輕快活潑的校園環境。


深圳福田婚禮堂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建築空間的迂迴輾轉,產生體驗的多樣化和時間的延長,以此強調婚禮儀式的莊重和美好。

21世紀的人們總是很忙碌,就連原本令人激動的婚姻登記也只是在一間房子裡花大約半小時填表登記的一個簡單過程而已。

而位於香蜜湖公園內的這個新的婚姻登記處,不再僅僅為前來登記的人們提供法律程序上的服務,更是為即將結婚的情侶們創造一個有儀式感和永久記憶的場所。

時間和體驗是這個建築設計的出發點,將各個功能圍繞水池串聯成一個圍合的空間:到達、等候、登記、穿越水池、拾級、頒證、與等候的親朋好友相聚。

有意在離婚登記的流線上設置了路線障礙,需要先走過結婚登記的所有場所後才可到達,這樣的路線安排會產生怎樣的心理感受是讓人期待的。提供能夠迅速穿越場地的流動性公共空間,與山坡、竹林等組成豐富的空間,使得建築成為具備第三使用功能的場所。


深圳洋湧河水基礎設施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水閘,本是城市水系運行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卻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關聯。


洋湧河水閘是一次有益的實驗,設計需要在河中央設置閘門橋控制和調節洋湧河水位,以及連接一河兩岸。設計試圖從兩個方面來回應理念,首先滿足傳統意義上交通連接和水調控的功能需求,同時也充分考慮它可能帶來的公共性的延展,利用橋與閘門雙向間隙和高差,適時地再嵌入一條多維的“Z”路徑,錯落起伏於不同的構築物之間或之上。

水基礎設施不再是一組被貼上“閒人勿進”的標籤,而成為一個可路過可觀摩可體驗的日常公共空間。通過這裡的人群,既可快速通過場地,又可以選擇拾級而上,漫步休息,駐足遠眺洋湧河兩岸。使之顛覆了基礎設施的“一般不對外”性質,能夠被城市,被當地的人們使用,成為社區的日常休閒和教育的公共場所。


在材料和色彩的選擇上,用紅色鋼和素色混凝土的組合,這樣這個水基礎設施就以一種充滿想象力和活力的形象呈現在洋湧河上。


酷山水-地表的記憶:公共觀念景觀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觀念景觀《酷山水-地表的記憶》,設計長度210米,寬度16米,是連接橋廠房主展區及橋頭村展區的必經之道。


方案延續其地表原有河涌和農耕的特點,提出“枯(酷)山水”的概念:狹長的場地貌似一條靜止的河流和地表,由於地表下方的起伏、擠壓,形成高低起伏的山水,而進一步的湧動也終於從撕開的縫隙中釋放出生命的跡象,重生的農作物和未來不可預知的人類活動,暗示了逝去的生命和記憶,此時此刻將以另一種方式迴歸。

河涌觀念景觀是一次有趣的設計嘗試,以“無水”營造“山水”,其抽象的大地景觀特徵是建築師對快速城市化自然和農耕文化快速消失的反思批判和再創作。


“建築在這裡”,不僅是人與建築視覺的接觸,更是人的身體的接觸


通過設計讓一個建築具備滲透感,變換人在空間裡的感受與體驗,使得空間擁有時間的生命,讓建築超越功能的承載,讓人走進去,獲得場所精神的感染。輕鬆,是建築師想追求的一種心態,也是一個建築最後呈現出來的狀態。


本文圖片由南沙原創建築設計工作室提供



十三個體驗性場所,十三次走進建築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