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雲南紅河公務員筆試備考:“文學小常識”

近期疫情嚴重,各位小夥伴最近應該在家待不住了吧!今天咱們接著上期來聊聊行測考試中常識判斷裡的文學小常識,一起來了解各種文學趣事。文學常識在廣義上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在常識判斷中常考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當然也考查天文曆法、地理、官職、科舉禮儀、稱謂名號等。話不多說,咱們一起來細看!


2020雲南紅河公務員筆試備考:“文學小常識”


1、中國流傳最廣的四大神話分別是“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

2、《尚書》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總集,相傳曾經由孔子編選。《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廟樂章共305首。《楚辭》為西漢劉向所輯,收有屈原、宋玉寫的賦,因具楚地方聲,故稱《楚辭》,對後代文學創作有深遠影響。

3、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離騷》中的名句。

4、從中國上古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期間的文學,叫先秦文學。而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類。《左傳》和《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的代表。《論語》、《孟子》、《墨子》、《莊子》是先秦諸子散文的代表。

5、《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歷史著作,《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學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學生寫成,這部儒家經典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都是《論語》裡的名言。

6、漢賦是漢代才出現的一種文學形式。漢代著名文學人物有以下一些:賈誼是西漢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著有散文中的政論文《過秦論》;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辭賦的傑出作家,《子虛賦》、《上林賦》是其代表作;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所著《史記》是紀傳文學的典範。

7、樂府是指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後世人們把樂府機構採集、整理、保存的詩歌稱為樂府詩。《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傑出的長篇敘事詩, 敘述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是漢樂府敘事詩發展的高峰;《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組無名氏的短詩,它是對樂府民歌的發展,標誌著五言詩技巧達到了成熟的階段。

8、漢朝末年建安時期,一些文人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被人們稱為“建安風骨”。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合稱“三曹”。“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是曹操《龜雖壽》中的名句,表現了英雄人物老當益壯的胸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曹植《七步詩》中的名句;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時期的女詩人。其五言《悲憤詩》表現漢末政治動亂所造成的人民的疾苦。

9、陶淵明,東晉(公元317年420年)大詩人。他的詩表現田園恬淡寧靜的生活情景,被人們稱為“田園詩人”。陶淵明較晚時期所寫的《桃花源詩並記》標誌著他思想和藝術的新高度,詩人在這裡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會理想。

10、抒情長詩《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藝術發展上的最高成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詩句,描寫了北方大草原的風光;《木蘭詩》是北朝民歌的傑出代表作,描寫了女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動人故事;南朝詩人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者;幹寶的《搜神記》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代表;劉義慶編寫的《世說新語》是紀錄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動活潑,文筆簡潔。

其實在瞭解常識判斷的考試內容後,我們選擇選項時會更加明確答案,從而有底氣去選擇它。常識判斷並不難,也並不枯燥,只不過需要大家用心積累即可。相信各位小夥伴一定能夠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做好充分準備,瑞雪兆豐年,疫情也阻擋不了咱們學習的步伐,期待今年省考時,大家能夠收穫事業和夏日暖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