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外援和限制薪酬發佈,中超聯賽將徹底向頂級聯賽看齊


收入高自然代表吸引力大,吸引力大代表從業者多,從業者多代表高水平的球員出現的機會增大,這才是正常邏輯。中國的足球問題不是踢球的收入高,而是進入足球的門襤高,踢球的風險高,把一項最草根的運動演變成一項貴族運動,這才是足球不能發展的主要問題。木桶破了,不著眼去修補破洞,卻一個勁的去檢查沒破的地方是不是有問題,這樣下去,中國足球永遠都沒有希望。所以說如果把國家隊比喻成花,那聯賽就是栽花的土壤,離開土壤的鮮花,保質期也就24小時,我是國家隊的球迷,我更明白聯賽對國家隊的意義,我不是世界盃球迷,我更在乎國家隊長遠的發展。

限制外援和限制薪酬發佈,中超聯賽將徹底向頂級聯賽看齊

外援300萬歐是最有爭議的點,我覺得這也會使得中超的俱樂部把眼光放低,外援的質量也會下降,估計南美的外援會更吃香一些。在亞洲,中超若是沒有金錢的吸引力,恐怕真的很難競爭得過揮金如土的沙特和卡塔爾,以及技戰術水平出色環境更好的J聯K聯。珍惜這幾年的中超吧,金元足球的浪潮就要結束了。其他的政策我覺得還好,雖然網上好多人在罵,但如果要是在新政出臺之前沒爆出那麼多違反客觀規律的政策,恐怕今天的輿論不至於如此。限薪、放開外援、去企業化、取消中甲預備隊聯賽真的勢在必行,這也是目前中國足協能夠拿出的最優解了。

限制外援和限制薪酬發佈,中超聯賽將徹底向頂級聯賽看齊

這幾年的溢價更多的是在買外援的名氣,買的都是歐洲中上游球隊的核心球員,溢價有些誇張了。反正一線大牌肯定不要想了,尤其是像保利尼奧奧斯卡這種級別的基本上不可能了。其實就目前的中超而言,去南美應該是有驚喜的,南美球員相對來說個人能力很強,適合中超整體的風格,300萬歐元,但願迴歸理智吧。

限制外援和限制薪酬發佈,中超聯賽將徹底向頂級聯賽看齊

現在想冠名不一定非要在俱樂部名稱里加入自己的足跡。胸前廣告足夠表現出來這個球隊的爸爸是誰。但中性球隊的名字有助於培養球隊本土的足球文化,如果目標是百年俱樂部,那麼一個名字的繼承更是尤為重要。對投資人來說也不會因為頻繁改名而對投資產生影響,比如一個球隊換個老闆就換名字,成了中超常態,得不到政府支持就搬城市,這種投資環境其實不是長久之計。

限制外援和限制薪酬發佈,中超聯賽將徹底向頂級聯賽看齊

本次公佈出來的很多規定,都是再想辦法降低俱樂部負擔,提高投資熱情。所以陣痛肯定是有,但不能因為陣痛而不去謀求改變。所以這一招也是在於讓足球投資迴歸足球本身,而不是其他利益關係。只能說現在確實很困難,畢竟像建業這種因為喜歡而投資這麼多年的企業不多,更多的還是為了其他利益。得不到其他利益就撒手不玩了,留下一地雞毛,這種情況對市場也不好,所以陣痛肯定還是有的,但目的還是明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