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昨天,疫情的重災區武漢已經恢復了部分公交線路,今天的武漢,有了更多的煙火氣,一批批援助武漢的醫療隊紛紛回家。

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而那些重症的新冠肺炎病人,很多被轉入了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劉佳作為軍隊支援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的一名護士,上班的工作量不減反增。


說到小護士劉佳,在她負責的病區裡,大家都伸出大拇指點贊:“那個走路很快、動作麻利的小丫頭,防護服寫著‘劉佳’還有‘川妹子’。她跟同事們說話語速很快,可是對待我們都是柔聲細語、溫柔有耐心。”

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12年前的汶川地震,劉佳在損毀的校舍中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天一夜。


在那暗無天日的時光裡,她跟同學等來了解放軍的救援,他們如一道光照進劉佳的心裡,她想像救她的軍人那樣,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助更多的人。

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12年後,她成為一名軍隊文職護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兩次遞交請戰書,奮戰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紅區”。


轉來武漢泰康同濟醫院的病人,大多是病情比較嚴重的、年齡大、身體基礎病較多,並伴有併發症的老人。


劉佳每天都像踩著風火輪前行,一陣風跑進病房、一陣風來到病人的床前。

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有很多臥床的病人偶爾耍耍小脾氣:不願吃飯、不太配合,劉佳都像“哄孩子”一般親切地叫著:“爺爺,吃點飯哦,吃飽了身體恢復的才比較快,這樣才能早點出院!”


本不太情願的爺爺“好”一聲,劉佳趕緊用勺子把飯喂進老人的口中。一勺子一份溫暖,輕聲細語中她履行自己的承諾和使命。

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正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孤獨無助、甚至有些絕望的時候,解放軍衝進廢墟救出了他們,拼盡全力搶救每一個廢墟中的人……


還是中學生的劉佳,在看到解放軍的那一刻,知道自己得救了、內心中除了劫後餘生的慶幸,還有對軍人的無比感恩。感恩的種子埋藏在了劉佳的心裡,她立志長大以後也要成為一名軍人回報社會。

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重慶醫科大學畢業後,劉佳以文職人員的身份考入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疫情爆發後,她主動報名,成為了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


那一天的工作當中剛剛休息了一會兒,另一個病床上的病人發生了緊急情況,他們又快速趕到病房,病人在半夜出現了心臟驟停。


這件事情讓劉佳觸動很大,面對隨時發生的生死時刻,他們必須拼盡全力搶救患者,就像當年,在汶川大地震時的解放軍,不放棄任何一個可能得生命跡象。而他們,也在盡心盡力地救治每位患者。

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當年出現“80後”、“90後”這些名詞時,它們更多代表的是不成熟、沒有擔當,80、90後被認為是最“靠不住”的一代人。


然而這一次疫情,80、90後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流砥柱,是抗擊疫情一線的“最美身影”。


劉佳是不幸的,她的人生曾遭遇了重大的災難;然而劉佳也是幸運的,她在災難中重生,也在疫情中讓更多人獲得新生。這位簡單的九零後做出了載入史冊的不簡單的事兒,她用感恩回饋愛,儘自己之力與國家“共度時艱”。


大家會記得你的,這位戴著眼鏡的美麗川妹子---劉佳。

12年前她在地震中獲救,12年後她在疫區救人:給我機會讓我報恩!

慕紫茵,自由撰稿人,85後二寶媽。用心寫愛,用愛動人,感謝您的支持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