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近年來,武平縣司法局精心打造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工作機制與格局,推動閩粵贛邊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構建閩粵贛邊平安邊際長廊,同時,不斷探索健全完善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品牌,打造中山“社矯新路徑”司法行政工作亮點。中山鎮位於武平縣西南重鎮,也是千年文化古鎮,縣司法局立足當地獨特民俗風情及歷史文化淵源,為社矯之路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築牢思想防線,營造德治氛圍


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矯正教育,通過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參觀中山百家姓文化園、中山鎮上嶺村上坑暴動革命史蹟展館和開展主題為“傳承良好家風家訓·社區矯正修身正行”、“說古鎮故事,做古鎮好人”的學習活動,以家風家訓、革命事蹟及好人故事引導社區矯正對象修心正行,增強社矯對象的悔罪意識與責任意識,幫助社矯對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早日迴歸社會。同時,針對社區矯正人員文化水平較低、法律知識欠缺的現狀,加強普法宣傳,利用集中教育時間,開辦法治講座、發放《法律寶典讀本》《憲法知識應知應會讀本》、組織觀看《心中有戒》《重生》警示教育片等,促進他們提高法律素質,自覺接受社區矯正教育和管理。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健全管理機制,夯實維穩基礎


制定並完善社區矯正管理教育制度,嚴守“三關”,即嚴守入矯接收關、嚴守檔案管理關、嚴守日常監管關。以轄區11個村為單位,推進“網格化管理”工作,構建鎮村二級聯動格局,發揮村幹部、村民自身優勢,延伸社區矯正監管觸角,落實每日查看定位、每週電話彙報、每月學習教育、外出請假、遷居、考核獎懲等日常管理教育制度。以每月的社區公益服務為抓手,組織社區矯正人員清掃中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參與植樹造林、環境保潔、垃圾分類、河道清理等公益活動,落實勞動教育制度,強化社矯對象勞動服務意識,夯實維穩基礎,築牢平安武平的第一道防線。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完善基地建設,提升幫教能力


為提升社矯對象的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水平,增強其認罪悔過意識,幫助社矯對象重建自尊自信,糾正行為陋習,樹立勤勞致富觀念。武平縣司法局以加強幫教基地建設為載體,與龍巖市一零八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全美精工有限公司、石燎閣養蜂基地、上峰沙田柚種植基地等多家公司溝通對接,並簽定合作協議書,2019年,在中山先後建立了“曙光就業創業基地”“曙光技能培訓基地”“青少年觀護基地”三類基地,對社矯對象開展對應的農林生態技能培訓、現代工業技能培訓、青少年幫扶三個領域的幫扶工作,形成相對完善的幫教體系,不斷提升對特殊人群幫教工作的社會化、市場化、法治化水平,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積極的貢獻。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武平縣司法局:積極探索“社矯新路徑” 助力閩粵贛邊司法行政大協作


供稿:武平縣司法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