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孩子的生長髮育,除了對其心智的開發,對於身體素質的鍛鍊也必不可少。

滿歲前的每次體檢,保健部門也會對孩子的大運動能力發展進行測試,家長要利用測試結果,有針對性的對寶寶進行干預訓練。

但在很多的動作技能中,有個讓家長很頭疼的行為,但對孩子的發展卻非常重要,那就是投擲。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扔東西”是孩子對身體潛力的探索

在2歲前後,多數兒童能學會扔東西,而且孩子有一段時間還特別喜歡一直這樣做。其實家長不必太過阻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兒童對自己身體潛力的探索。

但扔東西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還沒有符合標準的“技術規範”。在3歲前後,父母就需要對孩子進行針對性地練習,讓他們真正掌握投擲的動作要領,而不只是僅僅滿足於把東西扔出去。

在這個訓練過程中,對兒童肌肉群的發展、全身協調性的促進都大有幫助。

投擲訓練讓孩子對身體更有信心,3歲前應基本掌握該技能

投擲運動可促進孩子全身動作協調,它要求孩子使用上臂力量把物體投出,產生運動拋物線。

投擲作為孩子必須掌握的一項運動技能,一般在2-3歲均已掌握。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用來投擲的物體會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塑料球,到沙包、籃球、足球等。

在投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訓練孩子各肌肉群的發展,讓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充滿信心,提高自我認同感,同時也可以促進其手眼協調、平衡能力和感覺統合能力。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3歲前小孩應基本掌握投擲技能

因此,讓孩子學會投擲動作,並在平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加強訓練,對寶寶的身體發育十分有利。

一般來說,兒童投擲能力的發展遵循以下規律:

  • 孩子在3歲之前一般已學會簡單的投擲動作。
  • 經過簡單的指導和較好的練習,4-5歲,投擲能力會有較好的發展。
  • 6歲左右,投擲能力發展迅速。這個時期,多數幼兒已能掌握傳球、接球拍球、肩上投擲等常用動作,動作比較協調,能熟練地掌握蹬腿、轉體、揮臂動作,投擲的遠度和準確性明顯提高。
  • 在整個幼兒期,男孩的投擲能力明顯高於女孩。

2-4歲投擲訓練主要有兩種,不要總是單側手進行練習

對於孩子的投擲動作訓練,父母要按照發展規律,循序漸進地進行。通常來說,先要讓孩子掌握投遠的技能,然後再訓練投準動作。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投遠和投準是練習投擲的主要動作

1、投遠

投遠,顧名思義就是讓孩子使用上臂將物體扔出,以距離遠近來判斷力量的發小和對動作的掌握程度。

在這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揮臂和甩腕的動作。一般而言,投的速度越快,角度更大,扔出去的時間過晚,角度就小,動作不協調都會導致投擲距離較近。

因此調整和控制較好出手時機,才會達到理想的出手角度,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學會讓幼兒注意自己的揮臂動作和轉體動作。

2、擲準

投準就是要求孩子能將物體投到指定的距離和位置。

投準動作不僅要依靠上臂肌肉,同時也依賴於孩子的視覺能力、判斷能力以及力量控制力。所以,投準動作的發展必須以投遠為前提。

很多家長認為投準是一種複合能力,可以同時訓練投遠動作,這種做法非常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

值得注意的是,在訓練孩子做這兩類動作時,父母需引導兒童讓雙手都得到訓練,不能讓慣例手總是在練習

,否則影響孩子的左右肢體均衡發展。

單人練習做這三個動作,讓孩子逐漸學會投遠技能

投擲練習形式有很多,父母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讓孩子掌握基本的動作。讓寶寶練習動作要領的同時,也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強的掌握感。

1、舉手投

舉手投要求兒童將物體抱在胸前,利用手臂力量投擲出去。

  • 做這個訓練時,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分解動作:蹲下-升起-投出。
  • 有的小孩剛開始練習時,可能在蹲下後就把球扔出去了,這是由於孩子還不具備協調性,父母要做好示範,不能太過著急。
  • 舉手投出去的時候,若孩子一直是平拋出去,可以嘗試換成重量更輕一點的物體。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舉手投”動作分解

2、捧手投

捧手投要求小孩將物體捧在肚子前方,使用雙手將物體向前擲出。

  • 這個動作不需要孩子蹲下,動作難度較小,適合女生做練習。
  • 捧球扔出去時,不要讓小孩一直朝下方擲出,要鼓勵兒童使用力量儘量從上方投;
  • 在訓練過程中可畫出一個目標線,鼓勵孩子將球擲得更遠。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捧手投”動作分解

3、單手投

單手投要求兒童使用一隻手臂將球體擲出,更加側重動作的連貫性。

  • 由於單手投對力量、協調性的要求更高,因此需在舉手投等雙手投擲動作掌握後再進行練習。
  • 在單手投練習時,要將動作分解練習:側身-邁腿-轉體-投擲。
  • 在練習這個動作時,家長需根據孩子身體情況,選取質量適中的球體,否則易對孩子造成傷害。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單手投”動作分解

多人投擲競技性強,家庭遊戲促進親子關係

當孩子通過單人練習,對投遠動作練習熟悉後,就可以利用家庭遊戲的方式來練習投準技能了。

1、滾接球

  • 父母首先向孩子介紹動作要領,爸爸和媽媽可以先試玩一次,給孩子進行示範。
  • 滾接時要讓孩子蹲下將球沿地面滑向對方,注意教會孩子用力量球體運動方向。
  • 待兩人一組練習熟練後,就可以讓更多的家長成員參與進來按照圖示進行滾接練習。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滾接球”遊戲示意圖

2、傳接球

  • 父母先和孩子單獨練習傳接球動作,教會孩子如何按照既定方向傳球,並能接住對方來球。
  • 掌握傳接技能後,可以讓孩子站中間,其他家庭成員圍成圈,依次和孩子完成傳接動作
  • 若孩子已滿5歲,掌握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可按照姓名、數字等規律決定傳接順序。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傳接球”遊戲示意圖

3、命中球

  • 命中球主要練習投準動作,父母可以選擇筐子、木質盒作為容器,讓孩子練習。
  • 家庭成員較多時,可以分兩隊,用乒乓球在指定地點投入籃筐,最終以投入框中球數分勝負。
  • 孩子逐漸掌握動作要領後,可增加遊戲難度,如增大投擲距離,縮小容器體積等。
愛扔東西不一定是壞事!3歲後在家做投擲訓練,提高身體協調性

“命中球”遊戲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