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勞碌了大半輩子,為什麼依然窮苦?希望這個答案能讓你滿意

你勞碌了大半輩子,為什麼依然窮苦?希望這個答案能讓你滿意

兒時,長輩教導我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總覺得人要想有出息,就一定要像利劍歷經千錘百煉,像梅花那樣熬過寒冬風雪,受過苦才能等來甜。

但身邊大多數人的經歷都沒能實現“苦盡甘來”,我的表叔就是個很鮮活的例子。

Part 1 勞碌半生,仍為錢犯愁的表叔

表叔是個老好人,起初在村裡被人們熱情地稱為善哥。我很小的時候善哥就跟著父母下地幹活,沒上學後就一直在家務農,面朝黃土背朝天讓他的脊背被曬得黝黑。那會我覺得他勤快,也受了不少農活的罪,特別是跟現在的孩子比起來,哪個不是天天抱著個手機打遊戲。善哥的少年,就過的很苦。

你勞碌了大半輩子,為什麼依然窮苦?希望這個答案能讓你滿意

長到可以外出務工的年齡後,善哥跟著村裡年紀大一點的人去了城裡,先後去過工廠、煤窯、建築工地,一年到頭倒也是掙了點錢,但一個人掙遠不夠一家人花。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如今表叔已經到了被村裡人稱作“善叔”的年紀,可他仍然為生計犯愁。村裡有個別人在去了城裡之後的五六年發了家,可我的表叔還是那個表叔,只是徒經了歲月。

Part 2 苦已盡甘未來,苦白吃了嗎

在金錢至上的年代,手上沒錢那就是體會不到生活的甜。

我們身邊像善叔這樣的人應該是大多數,他們總是堅持著一年又一年的辛苦付出,但他們好像並沒有什麼錢。他們受盡了苦,可日子的甜頭仍然沒有來,那這苦白受了嗎?

是的,白受了!因為吃苦並沒有任何價值。

被克服的困難就是勝利的契機但如果這個困難戰勝不了,那它不但沒有價值反而成為勝利的絆腳石。所以不要相信受苦是值得的,苦就是苦,吃苦並不會直接帶來成功。

你勞碌了大半輩子,為什麼依然窮苦?希望這個答案能讓你滿意

回想我起的善叔,姑且將他這半輩子經歷算作苦難,但如果在這種處境下僅憑著一身體力,年輕時出賣苦力、老年後在田間做著收益甚微的農活,如果年輕時經歷的苦不能讓他真正的成長,那他所遭受的苦是真的沒有價值的。

Part 3 苦並沒有價值,對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說教已被世人詬病的年代,借用柴靜的一句話:

她在長篇自傳集《看見》中寫道:“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當我從課堂上走出來,到社會上去實踐去感悟後,再對身邊的人進行觀察瞭解後,才對這句話深以為然:苦不值得追求或炫耀,要想吃過的苦有用,那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其進行思考。

穆尼爾·納素夫在著作中寫道:人在困難時刻應該多思,多思了就會有辦法。

你勞碌了大半輩子,為什麼依然窮苦?希望這個答案能讓你滿意

大多數吃了苦卻落得平凡的人,都是因為只是為了錢而去吃苦,卻沒有去考慮如何在吃完苦頭後進行思考,並吸取其中的經驗,總結出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路,甚至為自己創造管道收入。

吃過的苦本身沒有任何價值,而對吃過的苦進行思考,並督促自己成長才是它的真正意義。這也是身邊那些善於總結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