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精品盆景,其造型美觀,構思巧妙,讓人歎為觀止。然而在自然界找到自然成形的盆景素材幾率太低,大多樁材都需要進行盆景造型,或捆紮,或修剪,甚至需要刀鑿斧鋸,歷經成年累月,精心養護,才能製作成藝術品。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盆景的造型製作,需要三心:“精心、細心、耐心”,除了精心構思,還要細心養護,耐心照料,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甚至葉枯樹死,暴殄天物,正所謂,“精修細剪十年功,龍騰虎躍花香濃”,在盆景藝術創作上,不少前輩為之探索,也總結了不少經驗教訓,我們看到一些盆景藝人,在製作盆景上揮灑自如,胸有成竹,其實都是積年累月的功夫,作為新手,需要循序漸進,切忌冒進。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就拿盆景造型大樣來說,不過是直幹、斜幹、臥幹、曲幹、枯乾、劈幹、雙幹、多幹、懸崖、鄰水、附石、懸枝式等多種造型,但是實踐中由於植株生長的原因,每個盆景都會有所不同,變化萬千。可是製作盆景的基本技法卻大體相同,我們有時候看到有些介紹用“龍刀法”和“滾刀法”進行造型,對於新手來說,可能還不甚瞭解,今天花木君就給諸位介紹一下關於主幹拿彎的幾種技法,這是前人的經驗,無需粉飾,因此照搬如下:

主幹拿彎的主要方法一般有四種:垂吊法、鋸折法、刺干法和絞絲纏繞法。


一、垂吊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垂吊法】這是最簡便的方法,一般用在小樹幹或者大枝的彎曲加工。就是用繩索或鉛絲栓住一塊重物,這個重物呢,可以是大石頭,也可以是鐵塊子。只取它的份量,不管它是什麼東西。你把這個重物吊縛在欲將彎曲枝幹的拿彎部位,經過一到二年的定型磨合,這個彎就拿出來了。

針對樁材:一般是樁材彈性較好,或者屬於一兩年生的嫩枝,可以採取這種辦法。

注意事項:樹幹和樹枝都是有彈性的。你別以為,我想讓它成個45度角,它就彎成45度。最起碼你得先彎成30度,你放開後,人家會回彈的。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二、鋸折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鋸折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較粗的樹幹或者大枝,因為用垂吊的方法已經無法彎曲了。拿彎時間要掌握好,一般在春天,那時候樹木開始萌芽,樹液也已經正常運轉了。這個時候是最有利於鋸口癒合的。鋸折法包括單鋸口彎折和多鋸口彎折兩種。

1、單鋸口彎折,就是在樹幹彎折處的外側,鋸一道切口,深達樹幹直徑的2/3,再將樹幹向內側彎折,這時候僅僅是以少許木質及皮層連接,用鉛絲、鋁絲或棕絲什麼的綁紮固定,不使動搖。那麼它折彎處會有個很大的缺口,是個V型的,你可以另行鋸削一個形狀與鋸口相吻合的木楔,緊緊塞在這個缺口中,然後外面包上較厚的苔蘚或草泥,必須保持適度潮溼,二、三年之後就癒合定型了。 (如圖)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2、多鋸口彎折。這是將樹幹彎曲處的外鍘,鋸5-10道切口,深度達樹幹直徑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處,然後將樹幹向內側彎曲,用鉛絲或棕繩綁紮固定。這時候,各鋸口也會張開滴,但是比起單鋸口來,張口這小多了。你就可以不加木楔了,直接包上潮溼的苔蘚或草泥就行了。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三、刺干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刺干法】一般在冬末春初,樹液開始活動之前最好。若早了,樹液還處於停滯狀態,刺劈後傷口蒸騰,容易造成乾涸,影響傷口正常癒合和生長;過晚了,因樹液流動旺盛,劈刺後易發生傷流,對傷口癒合和樹木成長也很不利。其方法有刺干、劈幹兩種。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1、刺干:常用的有槽刺和穿刺。

槽刺——顧名思義,就是在樹幹要彎曲的部位,鑿一條較長的縱向深槽強行彎扎。常見的方法是用穿刺——就是用尖利的刺刀(帶尖的),殺豬刀也行,縱刺穿透樹幹,從上到下以劈裂,別一高興就捅到頭那叫切割了。用此方法,使要彎曲的部位,出現一個長條縫,然後再彎扎。有時,你若想讓樹樁扭一下,或讓它扭個360度,你得用轉刺的方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2、劈幹:上面說的刺干,適用於對彎度要求較大的,對彎曲度要求比較小的呢,就常用劈幹彎曲的方法了。劈幹彎曲也是分成龍刀與滾刀兩種方法的。

龍刀法:就是在枝幹兩側交替斜切一或兩刀,由下向上,各刀距離越來越小,刀口的深度要達到樹幹直徑的2/3。樹幹全都切過來,再小心地將每一處刀口處彎折,並利用刀口處裂開的木質部,頂住下面切口的斜面,這樣就不會恢復到原狀了。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龍刀法:1、一刀交錯,2、兩刀交錯

彎好的樹幹哈也要用立竿固定。切口也用苔蘚包紮,或塗溼泥,保持溼潤,一般經過2-3個月就可以逐漸癒合了。

滾刀法:這是一種使主幹折曲呈螺旋上升的一種刀法。操作方法是用刀在樹幹上轉切。轉切方法和要示與扭轉刺干的方法是一樣滴,也要轉一週下來刺上三刀。但是那刀口的深度、形狀及彎折的操作,是和龍刀的刀法相同了。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滾刀法:1是刀口方向;2是刀口的斷面示意;3是彎折狀。


四、絞絲纏繞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絞絲纏繞法】絞絲纏繞一般針對的都是樁材不大的樹木盆景,利用繩索或金屬絲纏繞的辦法,將樹枝進行彎曲造型。這種造型可以對樹枝細節處進行理想固定,尤其是一些中小盆景,非常適合的技法。

技法特點:

① 纏繞主幹時,應將金屬絲的一端緊貼樹幹基部斜向插入盆土,儘量插至底部,然後由下而上纏繞主幹,纏繞結束後進行彎曲造型。

② 纏繞每一根枝條時,必須先固定起始端。固定的方法,一般是將金屬絲一端先彎成鉤狀,鉤在前面較大的枝條上,纏繞第一圈時,要壓住彎鉤的端頭,然後~圈一圈地向前纏繞。纏繞的角度(金屬絲與枝條形成的夾角)大約呈45度,也可根據情況略寬鬆一些。纏繞時,一手捏緊金屬絲和枝條,另一手抓住金屬絲向前纏繞。隨著金屬絲向前繞行,後一手緊隨其後將金屬絲與枝條撳緊,防止金屬絲遊移而損傷樹皮。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③ 纏繞時,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均可,但金屬絲繞行的方向應與枝條扭轉的方向一致。如此纏繞,金屬絲緊貼枝條,有利於彎曲矯型,反之則鬆散無力,影響造型效果,同時亦不美觀。纏繞金屬絲不要太密,也不要太疏,每圈距離、角度大致相等為好,這樣受力比較均勻,也較為美觀。

④ 有時遇到較硬的枝條,纏上~根金屬絲後,發現其強度尚不能有效地使枝條彎曲定型,此時可追加一根金屬絲,緊挨著前一根金屬絲作同方向纏繞,依靠兩根金屬絲的強度達到調整形態的目的。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⑤ 遇到兩根枝條出枝位置靠近時,可用一根金屬絲纏繞兩根枝條。這樣做,既減少了金屬絲端頭的出現,顯得乾淨、漂亮,而且定型效果也好。

⑥ 對於一些樹皮較薄的樹種,為防止損傷樹皮,可在金屬絲上預先捲上紙條或布條,然後再用它纏扎加工。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⑦ 每繞完一根枝條,多餘的金屬絲要留出一小截作回頭彎曲固定。

⑧ 彎曲任何枝條,均應防止折斷,彎曲時要掌握合適的力度。正確的方法是,雙手拇指在彎曲枝條的內側運力抵按,其他手指在外側按壓彎曲。彎曲的弧度不可過大,動作不可過猛,應使被彎曲部位受力均勻,拿彎應由小漸大,往往需要經過多次試彎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⑨ 同一種金屬絲,其粗度與強度成正比,所選金屬絲以能使枝條彎曲定型為準,太細不能滿足定型需要,過粗又有失雅觀。選擇金屬絲時,可用手先試一試枝條的硬度,再試試金屬絲的硬度,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所取金屬絲的長度,一般應為枝條長度的1.5倍以上。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只要看一下枝條長度就可知道該用多長的金屬絲了。

⑩ 在加工過程中,有時會因操作不慎而出現枝條斷裂的情況,如果斷裂嚴重,那只有忍痛割愛截去一段了,剪截後再將造型作相應調整。如果斷裂不嚴重,可立即鬆開已經纏繞的金屬絲,讓傷口復位,然後在斷裂處裹上布條,或在裂口外側墊上棕皮等保護物,重新纏繞金屬絲,小心地調整造型。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樹木盆景定型後,應該及時拆除樹上所有的金屬絲。如果不及時拆除金屬絲,隨著樹木的長大、枝條的變粗,金屬絲會陷入樹皮,嚴重妨礙樹木生長並影響美觀。拆除的方法,可用手或尖嘴鉗,按照纏繞時的相反順序,即先小枝後大枝最後主幹的順序,一圈一圈地將金屬絲反方向松縛,一根一根地拆除。另一種方法是,用專用的斷絲鉗將金屬絲一小截一小截地剪斷、清除。這種方法多用於硬度較小的鋁絲。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以上就是盆景拿彎技法的四種主要形式,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盆景拿彎技法“滾刀法”和“龍刀法”的操作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