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

江蘇初三、高三年級的同學們

將於3月30日,即下週一返校開學。


開學消息一經公佈,

各種提問紛至沓來。

當然最讓老師和家長們“頭禿”的還是

口罩、就餐、上課這些問題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戴不戴口罩?要不要進行課程銜接?針對學生上課、就餐住宿等方面學校有哪些安排?如何保證師生正常的學習工作以及健康安全?


對此,《江蘇教育報》記者專門到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

一探究竟!


01

高三開學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接到開學通知以後,大家就立刻忙碌起來,這兩天我們每天都在開會,按照省裡和市裡的要求細化疫情防控工作,涉及錯峰上下學、食堂用餐、晨午檢等。”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校長史品南說。


“此前,省常中就已經制定了詳細完備的《春學期開學工作實施方案》,”史品南介紹,這份開學方案包括整體工作體系、開學返校前、返校途中及報到當天、開學返校後、校園突發疫情應急預案5個部分,對學校疫情防控方方面面的工作予以明確。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3月22日,在省教育廳發佈明確開學時間的第二天,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舉行了一場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此次演練包括晨檢、午檢、校內發現學生嘔吐、寄宿生晨檢或晚檢發現學生體溫異常、食堂用餐5 個階段,明確了從學生進校到離校期間,一旦發生突發情況,班主任及其他教師的應對措施。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課程銜接


針對家長目前較為關心的如何進行線上線下教學銜接問題,史品南告訴記者,開學後將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詳細的學業診斷,方便教師瞭解不同學生在家的學習效果,確定合理的教學進度,並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償教學,“確保疫情對學生學業影響的最小化”。


食堂用餐

“就目前情況來看,防控相對複雜的是食堂用餐環節。”史品南表示,學校現在已經制定了不同年級錯峰用餐制度


高三、高一年級在食堂用餐,用餐時間分別為11:20和11:50,高二年級則採用送餐制,學生在教室用餐。為了確保用餐安全,食堂為每個班級劃分了固定區域,學生按照指定位置就坐,座位方向一律朝南,間距超過一米。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佩戴口罩


目前,省常中已儲備了充足的疫情防護設備,包括消毒液、消毒粉、醫用酒精、醫用手套、洗手液、一次性醫用口罩、N95口罩、額溫槍和防護服等。除了常州市教育局發放和學校採購外,還有許多家長向學校進行捐贈。


按照要求,開學後所有師生入校都要佩戴口罩。返校途中及報到日當天,學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全程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口罩。學生需自備口罩。


住宿管理


由於高中有相當數量的寄宿生,省常中對宿舍區管理方案如下:

(1)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進入宿舍區必須實名驗證並檢測體溫,疫情防控期間謝絕訪客。

(2)實行宿舍疫情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學生在宿舍區不聚集、不串門。

(3)學校實行宿舍專人管理和檢查。要教育學生勤換洗衣物、勤曬衣被,做好廢棄物等垃圾清理和陽臺清潔,保持環境衛生,定期檢查宿舍衛生狀況,學生宿舍管理人員及時上報學生在生活區內的異常情況。

(4)學生較密集的宿舍,床位間用寢室床帳隔離成相對獨立空間,儘量避免近距離接觸。

(5)宿舍浴室要分時段、分批次開放,每使用一批次就消毒一次。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返校條件

根據當前師生員工所處地域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分為暫不返校、暫緩返校、返校隔離、正常返校四大類。


1.第一類:暫不返校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暫不返校。

(1)診斷為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師生員工,一律暫不返校。

(2)目前仍留在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的師生員工,繼續留在原地,暫不返校,具體返校安排視當地政府的疫情公告和防控指引再定。

學校將為暫不返校的學生學習制訂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具體方案另行通知。


2.第二類:暫緩返校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暫緩返校。

(1)返校前14天內與確診/疑似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師生員工,一律暫緩返校。須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完成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每天檢測體溫,不與外人發生無保護接觸。14天內未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且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者,需提供當地負責隔離觀察單位出具的解除醫學觀察證明,經學校批准後方可返校。

(2)返校前14天在疫情嚴重地區停留的或與從疫情嚴重地區返鄉人員有密切接觸的師生員工,一律暫緩返校。須完成14天的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且14天內未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者,經學校審批同意後方可返校。

(3)返校前14天內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師生員工,一律暫緩返校。經當地醫院就診治療,排除新型冠病毒感染並在身體康復後,經學校審批同意後方可返校。

對暫緩返校的學生,學校要及時與學生本人和家長聯繫,做好溝通工作,並保持聯繫,待條件符合方可返校。


3.第三類:返校隔離

(1)返校路途中乘坐過疫情防控尋人車(班)次,且目前無發熱或呼吸道症狀者。

(2)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咽痛、呼吸困難或腹瀉等,特別是體溫≥37.3(除額溫或耳溫測量外,還需用醫用體溫計進行專業檢測),未能排除診斷但目前無需住院治療的。

(3)其他特殊情況需要隔離醫學觀察的。


4.第四類:正常返校

除上述三類情況外,其餘人員均可正常返校。

經審核符合返校條件的師生員工,由辦公室、學發處以電話、短信、QQ、微信或釘釘等方式通知,並以收到反饋的確認信息為準。辦公室、學發處要提前收集返校師生員工行程,多方式、多途徑向師生員工推送返程途中安全防護提醒信息。


02

初三開學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提前制定了近40頁的師生開學工作方案,僅校園環境管理工作就包括了辦公場所管理、教學場所管理、食堂管理、體育場館管理、隔離醫學觀察場所管理、電梯廳管理、衛生間管理、停車場管理、學校清洗消毒制度9 個方面。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戴不戴口罩?


教職員工、學生進校,需做好個人防護工作,並主動向門衛出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並由安置有紅外體溫測試儀器的專用進校通道進入。如發現體溫異常,必須隔離再進一步檢查確認。建議教師授課時佩戴醫用口罩。學生需自備口罩。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上課怎麼辦?


校長鬍松表示,按照鼓樓區衛健部門要求,鼓樓區所有學校全部實施分時段開學,每批次之間間隔15分鐘。教室內課桌椅排放盡量拉大距離,有條件的學校須間距1米以上,取消課堂“小組討論”環節,保證學生之間的安全距離

開學之後,關於家長最關心的上課、就餐、口罩這些問題……

用餐怎麼辦?

學生用餐統一實行“1+1”制度即一個班級的學生在原教室吃飯,一個班級的學生到備用教室吃飯。胡松介紹,“考慮到三個年級學生全部入學後,備用教室可能不夠,我們將實施部分學生錯峰用餐制度,一半學生用餐時,另外一半學生到室外做午檢(午間體溫檢測)。”


課間怎麼管理?

如何將疫情防控工作落細落實,考驗著學校管理者的智慧。胡松坦言目前相對困難的是如何實施好課間管理。“錯時上課必然導致錯時下課,班級間課間活動的時間也會不一樣。為了保障學生安全,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我們為每個班都安排了課間值班教師,儘量做到班與班之間的學生不交叉。”


是否進行課程銜接?

據介紹,開學後,學校將對學生為期7周的線上學習情況進行梳理並做評估,再根據評估情況調整上課進度。

由於初三學生即將面臨體育中考,如何加強體育鍛煉也成為老師及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在保證體育課正常開展的基礎上,我們還每天給學生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保持健康體魄尤為重要。”胡松說。


返校條件

根據當前師生員工所處地域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分為暫不返校、正常返校兩大類。


1.第一類:暫不返校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暫不返校。

(1)診斷為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的師生員工,一律暫不返校。

(2)目前仍留在疫情嚴重地區的師生員工,繼續留在原地,暫不返校,具體返校安排視當地政府的疫情公告和防控指引再定。

(3)返校前14天內與確診/疑似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有密切接觸的師生員工,一律暫緩返校。須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完成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期間每天檢測體溫,不與外人發生無保護接觸。14天內未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且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者,需提供當地負責隔離觀察單位出具的解除醫學觀察證明,經學校批准後方可返校。

(4)返校前14天在疫情嚴重地區停留的或與從疫情嚴重地區返鄉人員有密切接觸的師生員工,一律暫緩返校。須完成14天的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且14天內未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者,經學校審批同意後方可返校。

(5)返校前14天內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師生員工,一律暫緩返校。經當地醫院就診治療,排除新型冠病毒感染並在身體康復後,經學校審批同意後方可返校。


2.第二類:正常返校

除上述情況外,其餘人員均可正常返校。

經審核符合返校條件的師生員工,由各工作組通知到教師本人或學生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