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每個人都會欣賞簡單而純粹的事物,亦如幼年時,無懼無畏追著球奔跑的日子。沒有繃直的腳面、沒有內外腳背、沒有複雜的站位,只有快人一步的奔跑速度和越來越近的球門。從球場的一端到另一端,為失分而懊悔,而進球而狂喜。人總因年少而純粹,因純粹而熱愛,因熱愛而記憶深刻。

當我們還不明白13億大國在世界盃上進不了一球;不明白為何一場比賽球員裁判都在作假;不明白代表紅色的貝克漢姆卻會轉會皇馬;不明白什麼是“齊達內+帕文”政策;不明白決戰歐洲之巔的兩支俱樂部名字居然之前都沒聽過。剛開始我們唯有從傍晚6點的電視機尋找答案,但卻鮮有進展。終於有一天,時差的也無法阻礙我們對於不明白的探尋,火熱的伊比利亞半島讓我們從懵懂中醒來。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懵懂間的不明白,2004年的歐洲盃便因我們的純粹,而變得更為熱愛,也因熱愛而變得更為記憶深刻。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6月的伊比利亞半島,晴空依舊,天氣卻比往年顯得更為熱烈。葡萄牙的各處城鎮,各處紅綠相間的主色調顯得格外整齊。伊比利亞的微風吹過整個半島,卻在波爾圖的火龍球場外停了下來。葡萄牙人已經放下了手上一切的工作,他們要集體休一個長長的假,這個假期只有足球和美酒。

葡萄牙球迷的熱情不僅只是來源於本屆歐洲盃在本土舉辦,同樣來源於葡萄牙的堅強實力。曾經兩奪世青賽桂冠的葡萄牙黃金一代已經迎來了收穫的季節。菲戈和魯伊科斯塔為首的黃金一代,面對他們的最後一屆大賽,肯定會拼盡全力,這也讓葡萄牙隊內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另一方面,德科、馬尼切、費雷拉等這些晚一輩的球員,剛剛幫助波爾多隊奪取歐洲冠軍盃。葡萄牙另一隻豪門本菲卡,雙子星努諾戈麥斯和西芒同樣閃耀。如果說黃金一代是精神領袖,那這兩支葡萄牙俱樂部的球員便是葡萄牙場上的中流砥柱。

葡萄牙最大牌的球星菲戈,做出了一項出人意料的抉擇。為了提升球隊的整體實力,他將從熟悉的右路換到左路。這些年葡萄牙隊始終兩個邊路不均衡,菲戈所在的右路一直是頂級水準,而左路則是羸弱不堪。而讓他做出這一改變的是一位19歲的年輕人,一個被媒體稱為“小小羅”的球員,葡萄牙未來右路的接班人。17歲便以1200萬英鎊的高額轉會費加盟英超豪門曼聯,第1年便坐穩主力位置,剛剛結束的這個賽季還入選了歐洲最佳陣容,可謂風頭正盛。但這個後輩與菲戈相比看上去確實有些不夠穩重,修長但並不健壯的身材,清秀稚嫩臉龐,耳邊時常掛著一對痞氣十足的大耳釘,再加上張揚的金色球靴,像極了電影明星。不僅如此,眼花繚亂的盤帶技術,更像是電影里加速的鏡頭,所以英國的足球評論員們對於“小小羅”花哨的踢球方式常常頗有微詞。

但那時可能也沒人會想到,這個當時被稱為“小小羅”,後來被稱為“C羅”的足球小將,砍瓜切菜般拿下英超、西甲和意甲各數次聯賽冠軍和3次歐洲冠軍盃,並且榮膺5次金球獎,3次世界足球先生,更是在2016年幫助葡萄牙首奪歐洲盃。歷史地位不僅超越了葡萄牙的前輩菲戈和尤西比奧,甚至能與世界球王貝利、馬拉多納比肩。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C羅與菲戈的傳承

伊比利亞半島的另一隻球隊——西班牙隊與葡萄牙隊同在一個小組。雖然西班牙隊宣稱自己正在進行新老交替,但西甲的繁榮讓西班牙所展現出來的賬面實力一點也不弱。雖然平均年齡只有25歲,但西班牙隊中的天賦肉眼可見。20出頭的維森特、華金和阿隆索,都是這個賽季轉會市場上的香餑餑。來自巴塞羅那的普約爾和哈維,出於拉瑪西亞青訓,已經成為了巴塞羅那隊內的核心人物,在國家隊同樣承擔著極重要的職責。與巴塞羅那在聯賽上勢同水火的皇馬同樣也不會落後,23歲的卡西利亞斯已經牢牢佔據了西班牙首發門將的位置,由他鎮守的球門,在預選賽只丟了4球。而被皇馬租借在外的莫倫斯,帶著歐冠亞軍和歐冠金靴再次回到了西班牙隊。

02年世界盃之後,前任隊長耶羅將皇馬隊長和西班牙國家隊隊長袖標交到了的勞爾手上。26歲的勞爾,已經是西班牙隊進球記錄的領跑者,也是西班牙隊當之無愧的代言人。但這屆賽季上,勞爾發揮低迷,未進一球,最終西班牙也未能小組出線。

勞爾曾經被稱為“金童”,但現在這個稱謂屬於替補席上的金髮少年——費爾南多·託雷斯。20歲的年紀已經成為馬德里競技史上最年輕的隊長,35場聯賽攻入高效的19個進球,效率甚至超過勞爾。但首次參加國家隊大賽的他,並沒有亮眼的發揮,2場替補1場首發,沒有進球。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金童託雷斯

齊達內92分鐘直接任意球破門,93分鐘又打進一記點球。衛冕冠軍法國隊和齊達內,彷彿小組賽第一場就用這不可思議的逆轉好戲宣告自己已經從韓日世界盃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世界最佳中場齊達內領銜,再加上皮雷、維埃拉和馬克萊萊的豪華中場組合。鋒線雙槍亨利和特雷澤蓋,單拿一人已經讓對手聞風喪膽。後衛線上德塞利、利扎拉祖皆是當時能力出眾且經驗豐富的名將。

但這屆比賽並不屬於法國隊,他們從小組出線後便停下了腳步。給予法國隊致命一擊的,是一件寫著法國球員“米庫”名字的球衣。黑馬希臘可謂是殺人誅心,不僅淘汰了強大的法國隊,而且還諷刺法國隊不招入米庫的爭議事件。

而米庫以中場核心身份率領雲達不萊梅奪取德甲冠軍,以成績和表現來看完全具備入選國家隊的一切條件。唯一的理由是,有著“齊達內二世”之稱的米庫,在位置、踢法和功能性上與齊達內格外相似,最終被拒之門外。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查理斯特亞斯胸前的“米庫”

與法國同組的英格蘭隊,賬面實力算是爆表。即使曼聯中衛費迪南德因藥檢被禁賽,英格蘭的中衛線上依然人才濟濟,坎貝爾、特里和卡拉格都是各自豪門俱樂部的中流砥柱。再加上內維爾兄弟和阿什利科爾坐鎮邊路,英格蘭的後防線的確豪華。

更為豪華的還得是中場,貝克漢姆、蘭帕德、傑拉德、斯科爾斯這樣日後的傳奇人物領銜首發,替補席上喬科爾、巴特和哈格里夫斯也是聲名遠揚的大將。但中場也因此成為了主教練埃裡克森幸福的煩惱,蘭帕德和傑拉德不得不同時首發,而雙德組合一直存在兼容性的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反而絆住了英格蘭的腳步。中場巨星擁擠,再加上左路無人可用,斯科爾斯不得不充當左邊前衛。但斯科爾斯顯然更適合在中路,每每此時,英格蘭的球迷便會想起吉格斯,如果這位威爾士球星當年入的是英格蘭籍,那有可能世界盃都奪冠了。

貝克漢姆坐鎮他最為熟悉的右前衛,在皇馬站穩腳跟且入選歐足聯最佳陣容的他只能說表現的中規中矩。作為隊長的他,更是因為罰丟兩粒點球,被球迷所詬病。

鋒線上,一個叫做魯尼的18歲小將出盡了風頭,甚至讓身旁的歐文顯得頗為暗淡。第二場比賽,魯尼梅開二度,成為了歐洲盃歷史上最年輕的進球者。小組賽三場比賽打入4球,成了歐洲盃上最炙熱的明星。而這樣的表現也註定成為英格蘭日後的領軍人物。

雄心壯志的英格蘭最終倒在了東道主葡萄牙身下,止步8強。在那場經典戰役中,幸運女神顯然沒站在英格蘭這一邊,開場不久,魯尼的受傷讓歐文在鋒線獨木難支;加時賽上,坎貝爾的進球被爭議地吹掉;點球大戰,草皮的問題讓第一個主罰點球的貝克漢姆罰失了至關重要的點球。而葡萄牙隊在尤西比奧場邊的咆哮BUFF加成下,點球淘汰了英格蘭。而這場戰役之後,葡萄牙似乎成為了英格蘭的剋星。2年後的世界盃,類似的劇情再次上演,英格蘭又一次被葡萄牙、點球大戰和幸運女神擋在了四強之外。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魯尼受傷離場

開賽之前,所有人都說意大利隊抽到了上上籤,但誰曾想到意大利會以5分這樣的高分慘淡出局。小組賽最後一輪比賽,來自北歐的兩支球隊,瑞典和丹麥以一場極富爭議的2比2攜手出線,同時將意大利送上了回國的班機。這屆歐洲盃似乎是年輕人成名的舞臺,意大利隊裡一個叫卡薩諾的男孩,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後兩輪的比賽中,這個年輕人都在最關鍵的時候挺身而出,攻破對手的大門。而年輕的卡薩諾也深刻的體會到意大利的悲情。最後一輪比賽結束前,卡薩諾打入一粒漂亮的進球,幫助球隊反超比分。而幾分鐘後,便得知瑞典和丹麥打成2比2,將意大利淘汰出局的消息。一瞬間的悲喜兩重天,讓卡薩諾坐在了地上,雙手掩面,留下了歐洲盃上令人心痛的淚水。正如天才與瘋子只有一線之隔,卡薩諾天賦異稟的同時,囂張怪異的脾氣同樣為人所熱議。從羅馬到皇馬,卡薩諾與教練、管理層甚至球迷鬧翻的場面屢見不鮮。最終,因為這樣的驕橫古怪表現,卡薩諾不僅錯過了06年意大利奪得世界盃,而且在負面聲音中泯然眾人。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卡薩諾的眼淚

瑞典同樣有天賦出眾的年輕人。伊布拉希莫維奇,一個名字拗口的22歲年輕人,用一個蠍子擺尾式的進球,逼平了強大的意大利。這個強悍的年輕人,從荷蘭到意大利,再到西班牙、法國以及後來的美利堅,贏下來一個個榮譽,建立了不世功勳。與絕大多數球員不同,他從來都是單槍匹馬,也不想屬於任何一個俱樂部。後來,球迷們親切的稱他為伊布。而無論是名字還是人物風格,中國球迷似乎都能從他身上看到三國戰神呂布的影子。

這屆比賽上瑞典不僅有小將發光,更有老將閃耀。瑞典老將拉爾森,小組賽獨進三球,幫助瑞典拿下小組第一的。而大器晚成的拉爾森,也因為在歐洲盃的優異表現,在職業生涯末端,收到了豪門巴塞羅那的橄欖枝。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伊布的蠍子擺尾

如果西班牙可以說成是新老交替,那世界盃亞軍德國隊可以真正用青黃不接來形容。在本屆歐洲盃的死亡之組,德意志戰車後防守不住,前鋒踢不進,頹勢一覽無遺。巴拉克始終是場上唯一有威脅的那個人,但僅靠巴拉克一人,顯然無法為德國隊帶來勝利。最終德國隊2平1負,淘汰出局。雖然德國隊表現糟糕,但隊內3位年輕人還是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20歲的拉姆以首發邊後衛的角色打滿了全部三場小組賽;19歲的施魏因施泰格在最後一場比賽中首發出場,並貢獻一個助攻;同樣19歲的波多爾斯基雖然僅僅替補上場45分鐘,但這足以讓德國球迷寄予厚望。而這三人,在今後的10年裡舉起了德國隊的大旗,並且為德國隊奪得2016年世界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小豬和波爾蒂

與2年前世界盃一樣,光看荷蘭隊的大名單,你就會覺得這是支能走到最後的球隊。但荷蘭隊歐洲盃預選賽與2年前的世界盃一樣跌跌撞撞,最終通過附加賽的逆轉才勉強進入歐洲盃。范尼斯特魯伊、馬凱和克魯伊維特這樣的鋒線厚度沒有任何一支球隊可以比擬。中後場方面,西多夫、戴維斯、範德梅德、斯塔姆、範布倫霍斯特和范德薩這些大牌球星都是當打之年。更有科庫和德波爾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將坐鎮。而荷蘭隊的改變還是在於新人的啟用。預選賽附加賽,正是主教練艾德沃卡特堅決啟用斯內德、範德法特和羅本這樣的年輕小將,才得以進入歐洲盃。

荷蘭小將羅本可謂一戰成名。小組賽第二場,荷蘭與捷克上演了一場歐洲盃上的經典戰役,但這場經典大戰的決定者居然是年僅20歲的羅本。羅本在邊路的速度和技術讓捷克隊防不勝防,上半場他便用2個精彩的助攻幫助荷蘭隊領先。但隨著下半場55分鐘羅本被替換下場,場面發生了逆轉。缺少了羅本的荷蘭隊再難組織起有威脅的進攻,後防穩定的捷克隊則趁機起勢,不多久便扳平了比分。隨後,海廷加的紅牌讓荷蘭隊雪上加霜。最終,捷克人越過多次獻上神奇撲救的門將范德薩,上演了經典的逆轉好戲。賽後,就連捷克隊也承認,如果不是羅本早早下場,可能這場比賽他們根本沒有獲勝的機會。

之後的荷蘭隊現在也明白了羅本的重要性。淘汰賽第一場,雙方互交白卷進入點球大戰,教練把羅本排在最關鍵的第五順位。而羅本也不負眾望,一蹴而就,幫助荷蘭隊晉級4強。但在半決賽上,荷蘭隊還是倒在了葡萄牙隊和東道主球迷的吶喊聲中,在c羅精彩的頭球和馬尼切的世界波面前,荷蘭再次飲恨歐洲盃。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髮量濃密的羅本

捷克隊在歐洲盃之前就被稱之為黑馬,而這匹黑馬也不負眾望。在死亡之組三戰全勝,連克德國和荷蘭這樣的球隊。內德維德、波博斯基、斯米切爾和揚科勒這4位30歲的大將似乎把這屆比賽當做最後的大賽舞臺,爆發出了強大的意志力量。再加上中場天才羅西基和最終獲得金靴的巴羅什,捷克隊打出了一場場精彩的比賽。淘汰賽上,一場酣暢淋漓的3比0,捷克隊打出了統治級的比賽,殺進4強。但在半決賽上,核心兼精神領袖內德維德意外受傷下場,讓捷克隊失了先機。最終加時賽上被希臘人打進一球,淘汰出局。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內德維德和巴羅什

與世界盃不同,歐洲盃的冠軍似乎更為神奇,所以我們經常用“歐洲無弱旅”來闡述這些神奇故事。76年的捷克斯洛伐克,92年的丹麥,而04年,神奇的力量屬於希臘。你很難單一的解釋為何希臘隊奪取了最後的桂冠,是主教練雷哈格爾治軍有方且戰術得力;還是希臘隊員身體條件出眾且意志堅強;還是希臘隊一路幸運,對手的狀態都差強人意。所以,唯有神奇能解釋這一切。90分鐘的決賽之後,伴隨著c羅痛哭的淚水和菲戈與獎盃擦肩而過的畫面,里斯本光明球場陷入了沉默。

憶2004年歐洲盃,懵懂又純粹的時光

希臘神話

伊比利亞的微風繼續吹著,熱烈的天氣漸漸平靜,擁擠的人群漸漸退散,只留下時光裡的一個個鏡頭。我們因這些記憶深刻鏡頭變得熱愛,也因這樣的熱愛變得純粹,而因這般純粹在心裡住進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