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績差,可能是孩子的"執行功能"有問題!家長要這樣做

文丨Q媽學堂

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家長會認為是孩子學習不夠努力。但其實孩子平時做題的正確率挺高,並沒有試卷上表現出來的這麼差勁,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樣的情況讓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孩子平時學習沒什麼問題,怎麼到了考試的時候就掉鏈子呢?自己也不好責怪孩子,只能幫助孩子找找原因。

考試成績差,可能是孩子的

案例

曉玲的兒子今年上小學四年級,孩子剛剛考完期末考,成績卻不太理想。在這次考試前,曉玲還專門給孩子輔導了一段時間,幫助孩子查漏補缺。

曉玲認為,孩子對知識點的把握已經很全面了,在模擬考的時候表現也不錯,按說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怎麼到了正式考試的時候,孩子的成績依然不佳呢?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曉玲這樣的苦惱。孩子平時表現還可以,但是一到考試就考砸,讓家長覺得特別失望。

考試成績差,可能是孩子的

分析

孩子的考試成績,除了取決於孩子的真實水平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決定因素。比如孩子的心理素質問題,如果孩子的心理素質不佳,考試時就容易發揮失常。

有的孩子在面對考試的時候過於緊張,甚至會出現拉肚子、尿頻的情況。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孩子很難發揮出應該有的水平,成績不好也就情有可原了。

孩子對考試節奏把握不好,也是個重要的原因。孩子平時在做練習題的時候,並沒有特別在意時間的問題,然而考試的時候時間短題量大,就很容易做不出來。

考試成績差,可能是孩子的

最後一點,就是孩子的"執行功能"不強。什麼是執行功能呢?就是孩子對自己進行有意識的控制的過程,這一點貫穿孩子學習生活的始終。

孩子參加考試的時候,如果能夠對試題進行預判,自己用多長時間完成一道題,整張試卷需要怎麼分配時間,那麼孩子的執行功能還是很強大的。

如果孩子不能做到這些,在考試的時候依然還是按照平時做題的速度來,沒能對考試的情況作出預判,最後導致發揮失常,那麼說明孩子的執行功能不夠強。

考試成績差,可能是孩子的

作為家長,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提升孩子的執行功能呢?

1) 培養孩子愛思考的習慣。

家長們要清楚的是,執行能力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提升的,需要家長從日常生活著手,來培養孩子愛思考的習慣,讓孩子在思考和學習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家長們可以通過日常的小事來提升孩子的執行能力,比如主動和孩子討論一些熱點的話題,讓孩子對不同的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等等。

考試成績差,可能是孩子的

2) 均衡孩子的飲食。

均衡孩子的飲食,讓孩子得到更加充足的營養,也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執行功能。因此家長在平時一定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早餐、不挑食。

很多孩子有一些不太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忽視午休,不喜歡喝水等等。如果孩子總是想不起來喝水的話,家長也要及時加以提醒和引導。

3) 讓孩子多做有氧運動。

孩子在學習上的壓力太大,也會導致執行能力不足。改善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可以鼓勵孩子多做有氧運動,在學習之餘,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有氧運動。

做運動也有著很好的治癒效果。當運動出現的時候,可以增強多巴胺的分泌,讓孩子感覺到更加快樂。簡單的運動也是很好實現的,比如帶著孩子打打羽毛球。

考試成績差,可能是孩子的

4) 尊重孩子的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是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時候,孩子要用到不同的情緒,從不同層次的思考出發,來處理不同的問題。

因此家長不要限制孩子的活動空間,而是要尊重孩子的交際,讓孩子自由地交朋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

媽媽寄語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成功與否,並不是一場考試可以決定的。一次考試不算什麼,即使是高考,也不能夠決定孩子的整個人生。

不過通過孩子在考試中的表現,家長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一些問題。如果孩子平時學習狀態還不錯,但是考試掉鏈子,就有可能是孩子執行能力不足的問題了。

考試成績差,可能是孩子的

發現了孩子這個問題,家長要耐心地對孩子進行引導,從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來提升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不管是睡眠、飲食還是交際,都可能給孩子產生影響。

孩子在平時學習的時候並沒有那麼多的外在條件限制,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就會受到這樣的限制了。如何突破這樣的限制,是家長要幫助孩子完成的。

今日話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有發現他有類似的學習問題嗎?孩子考試成績不佳,你是怎麼做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