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真沒錢了”,面對女兒索要“3000元”生活費,媽媽無力哭訴

大部分父母都不會嫌棄自己的孩子,從孩子出生那一刻,父母肩上就扛起了重要的責任,但是有不少孩子卻會嫌棄自己的父母,父母滿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就會出現各種刁難,孩子氣哭父母也是經常的事。


案例


孩子考上好的大學最高興的是父母,不管有錢沒錢都要想辦法給孩子湊齊學費,張女士雖然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但是看到女兒如此的優秀心裡還是很高興的,沒想到的是女兒自從上大學以後,花錢開始大手大腳,不再像以前那個懂得心疼父母的好孩子了,而是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媽真沒錢了”,面對女兒索要“3000元”生活費,媽媽無力哭訴


很多孩子唸了大學之後都會選擇自己打工賺錢,大部分是因為家裡條件有限,不希望父母太辛苦了,然而張女士的女兒正好相反,大學以前還挺懂事,大學之後接觸了周圍的同學,很多觀念都發生了變化,尤其是看到其他同學買的新衣服化妝品,自己也想擁有的時候就想起了父母。

假期回到家裡看到女兒的包裡多了好多衣服和化妝品,母親心裡也覺得特別無奈,本來自己的工資就不高,但是最近女兒又提出無理的要求,讓張女士給自己3000元的生活費,張女士哪裡有那麼多錢,每個月的工資根本都不夠女兒花的,而且現在還有一部分錢是從親戚那裡借來的。

“媽真沒錢了”,面對女兒索要“3000元”生活費,媽媽無力哭訴


張女士對女兒哭訴的說道:“媽真沒錢了,你一個月的開銷比媽的工資都高了。”女兒聽完媽媽的話,提到同學們都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人家的家長怎麼就沒你們這麼小氣呢,面對女兒索要的生活費,張女士心裡有說不出的苦。


“媽真沒錢了”,面對女兒索要“3000元”生活費,媽媽無力哭訴


那麼,孩子為什麼出現如此的行為?


1、家長的溺愛


父母對孩子總是溺愛的,對於孩子的要求也會滿足答應他們,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不希望孩子受苦,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感受到極度的舒適,如果家長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會出現叛逆,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家長的感受。


2、同學的攀比


學校的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很多,看到別的同學擁有的彼此會羨慕,希望自己也可以得到滿足,這時學生的攀比心就會出現

,從而開始要求父母來給自己購買,這種典型的攀比心會讓孩子內心發生變化,變得虛榮無法控制。


“媽真沒錢了”,面對女兒索要“3000元”生活費,媽媽無力哭訴


父母該如何防止孩子虛榮心過大?


1、先苦後甜


從小鍛鍊孩子吃苦的能力,讓孩子感受到辛苦的付出才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適當的家務和勞動,也可以讓孩子體驗不同的生活,家長可以多些這方面的培養和教育,讓孩子感受到吃苦帶來的快樂,先苦後甜防止孩子的虛榮心過大。


“媽真沒錢了”,面對女兒索要“3000元”生活費,媽媽無力哭訴


2、多和孩子交流


多溝通多交流可以瞭解孩子的心裡,多一些陪伴給孩子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讓孩子多替父母考慮,不要把他們當作孩子,在父母的眼裡必要的時候把他們當作大人,可以替父母分擔些事情,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


3、培養孩子要自信


孩子自信就不會在乎外在的物質,也不會出現攀比的心裡,從而避免出現虛榮的心理,父母要多鼓勵孩子讓他們多做一些幫助他人的事情,得到表揚和鼓勵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做一個幫助他人自信的人。

“媽真沒錢了”,面對女兒索要“3000元”生活費,媽媽無力哭訴


家長們有什麼好的辦法可以避免孩子出現虛榮心和攀比心嗎?

育兒問題姜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姜媽育兒記,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