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再提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存款降息會來嗎?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在近年的金融政策表述中,“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幾乎是固定出場。央行3月27日公佈的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一季度例會也指出,下大力氣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實際利率的潛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推動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

作為貸款市場利率風向標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月20日最新一次報價中,1年期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均較上次報價保持不變;2月時,1年期、5年期以上LPR已“雙降”過一次。

不過在這一個月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超過20個國家接連祭出降息政策,不少國家央行兩度降息,給我國降息打開了政策空間。加上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對是否該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的觀點也呈膠著。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在銀行負債中,企業和居民部門存款佔60%以上,如果想降低實體融資成本,那麼要銀行負債成本降低,降低存款基準利率是首選,通過銀行負債成本下降,可以通過LPR新機制繼續引導LPR下行。4月中上旬或成下調政策利率及存款基準利率時間窗口。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孟祥娟表示,考慮到金融機構的負債端剛性較強,為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降存款利率仍有可能。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陶金認為,從長期看,LPR持續降低的基礎是代表更大規模負債成本的存款基準利率調降,同時未來存款方面的市場化改革也將持續推進,存款利率的調降也應在市場化改革框架下通過市場手段開展。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存款基準利率調整是貨幣政策的後手牌。國金證券指出,商業銀行在貨幣政策傳導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分析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成本變化的基礎上,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概率較低。主要是考慮到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存款利率對銀行息差的負面影響相對有限,以及居民存款實際利率已為負值。

那麼如果不調存款基準利率,後續政策如何做?

國金證券認為,將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預計後續逆回購、MLF利率將再度下調;二是降準降低商業銀行機會成本,改善信用擴張條件,預計今年再降準2次;三是商業銀行讓利通過加點下調LPR;四是貨幣政策的重點是量的擴張,量增後,商業銀行盈利也會上升。今年信貸與社融新增量仍將相當可觀。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編輯 陳莉 校對 劉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